湘工信建议函〔2021〕191号
黄钊雄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高质量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四年对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做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能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湖南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面临工业互联网人才紧缺、人才外流等问题,加快完善人才共建培育体系,优化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生态已成为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针对您的建议事项,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关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省工信厅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紧扣工业互联网发展特点,坚持引进与培育并举,着力打造既懂工业又懂信息技术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队伍。一是持续开展全省企业工业互联网从业人员专题培训,搭建新理念学习平台、新技术交流平台、新模式合作平台,宣贯国家、省工业互联网政策,更新发展理念。二是落实加快集聚产业领军人才政策,推进引资引技引智,用好各类引才平台,引进工业互联网高水平研究型科学家和具备产业经验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建立工业互联网高端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三是加强产业学院建设,引导支持推动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机构依照产业转型升级和工业互联网发展需求,形成全日制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在职教育等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围绕ICT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多类学科相结合的跨领域复合型人才。
二、关于“引导普通高等院校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相关专业建设”。我省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华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23所高校开设了物联网工程专业。南华大学“物联网与智慧医疗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获批立项为湖南省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省教育厅立项一批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支持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科技攻关。每年组织举办湖南省大学生物联网应用创新设计竞赛,2020年共有21所高校、330名大学生参加比赛,通过比赛提高了大学生物联网应用和设计开发水平,推动相关专业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创新,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三、关于“建立健全政策保障体系,激励工业互联网人才创新创业”。全省尚未出台专门的工业互联网人才发展规划,但在促进全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相关政策体系中,工业互联网人才培育一直是重要抓手。我省第一部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政策措施,2018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加强工业互联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要素保障。2020年,省工信厅出台《湖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要加强工业互联网融合型、实用型人才培养。当前,省工信厅正抓紧起草《湖南省工业互联网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将工业互联网人才引进培养作为重要篇幅,并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完善工业互联网人才引进培养政策体系,
四、关于“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人才引进、培训、服务体系”。省工信厅每年专门组织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互联网”专题培训班,加强对政府主管人员、园区负责人、企业领导人的轮训,增强领导干部和企业家的互联网思维与创新意识;大力发挥服务商积极性,鼓励华为、用友、金蝶、竞网、湖南电信等云服务商通过举办高峰论坛、经验交流会、试点示范推广会、产品与服务展示推介会、专题论坛等形式,组织开展各类工业互联网体验和认识活动,着力营造工业互联网发展良好氛围。
五、关于“创新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合作机制”。省教育厅立足我省高校有关工业互联网的优势特色学科,前瞻性部署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推动高校集中攻克一批“卡脖子”问题。引导高校将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需求作为工程技术研究选题的重要来源。鼓励校企合作共建服务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技术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联合开展项目攻关和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项目孵化等工作,共享研究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高校服务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能力。省科技厅加大对工业互联网领域科技人才支持力度,支持高校自主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具备领军才能和团队组织能力的工业互联网领域人才;鼓励高校工业互联网领域申报各类科技人才计划,择优予以支持。在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外籍高端人才服务“一卡通”试点,完善外籍高端人才住房、就医、社保及配偶随迁、子女入学等服务政策;探索建设“芙蓉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基地”,努力营造开放创新环境,吸引集聚更多工业互联网领域外国专家来湘创新创业。
省工信厅将坚持以人才为支撑,统筹各方资源、凝聚强大合力,持之以恒推动我省工业互联网发展。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年5月31日
联系单位:省工信厅人事教育处
联系电话:0731—889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