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工信建议函〔2021〕193号
王茂卿、杨晓琴等二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对我省中小民营企业人才引进支持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小企业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城乡就业、增加财政收入、保障市场供给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不足、人才缺乏等原因,在市场竞争中常处于弱势地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和动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人才引进工作,近年来相继出台支持中小企业人才引进培养政策法规,在中小企业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近年来出台了一批支持中小企业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的政策法规。
1、2020年11月省人大审议通过新修订的《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应当拓宽渠道,采取补贴、培训、实习、推送就业政策和岗位信息、举办校企招聘活动等措施,引导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鼓励中小企业引进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申报各类人才计划。中小企业从省外引进我省紧缺职业(工种)的技师和高级技师,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引才补助。省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应当畅通申报渠道、突出能力实绩导向、下放评审权限,创新中小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机制,拓宽中小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空间。”第二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服务机制,分层分类为中小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居留落户、租购住房、社保医保、子女入学、配偶就业、项目孵化、资金支持、职称评聘等高效便捷服务。”第二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应当安排资金,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中小企业人才培训。”
2、中共湖南省委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支持培育中小微企业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探索研发能力强、产学研结合成效显著的企业独立招收博士后。大力实施“省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支持计划”“引进100个科技创新人才项目”,对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企业人才进行支持。连续7年实施湖湘英才支持计划,共支持企业青年人才数百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制定《湖南省农村基层一线柔性引才试点工作方案》和《促进人才向基层流动实施方案》,支持探索双向兼职、联合聘用、顾问咨询、技术入股、挂职锻炼、远程指导、退休返聘等引才用才模式,吸引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基层一线创办企业、转化成果。
3、省工信厅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委人才办等部门,制定《关于加强湖南省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湖南省工程、经济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申报评价办法》《关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程产业链人才引进和培育的若干措施》等文件,推动构建“一链一才”的产业链人才工作体系。提出加强中小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多项具体举措,加大支持奖励力度,畅通成长通道,强化服务保障,鼓励面向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企业开展人才引进培育,为产业链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4、2019年省人社厅出台《创新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10条措施》,畅通申报评审渠道,放宽年龄等3个条件,解除“一票否决”等3个限制,下放专业调整等3个权限,让“穿鞋”的人“造鞋”,用人才实绩做评价砝码。2020年省人社厅出台《民营企业高级职称专场评审工作方案》,紧扣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部署,聚焦数字产业、工业新兴优势产业、地方传统特色产业等5大领域10个专业,集中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开设一系列职称专场评审,更好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精准人才评价服务,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选拔一批合“胃口”、叫得响的专业人才。
二、相关部门在中小企业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1、提升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素质。省工信厅始终将培训作为精准服务中小企业、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加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2009年以来,省工信厅组织实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工程,开办“中小企业领军人才研修班”“中小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研修班”,引导中小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培育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服务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需要。12年来,累计培训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000余人次、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00余家,飞沃高科、星邦重工、创一电子、华纳大药厂等20余家学员企业成长为国家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飞鹿科技、宏大高分子材料等10余家企业成功上市。我省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的做法被工信部作为典型服务案例在全国推广,并纳入《湖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2021-2025)》。另一方面,持续提升培训质量,优化服务供给。突出培训重点。聚焦制造强省建设和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征集发布《2020年全省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重点项目》,组织实施150项培训重点项目,累计线下培训企业5.5万家以上。丰富培训内容。聚焦中小企业发展的中的难点痛点问题,确定10家专业机构分别承担跨境电商、创业创新、融资能力提升、工业互联网等10个专题培训,直接培训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超1700人,提升培训的实效性。创新培训方式。结合中小企业线上培训需求,疫情期间推出“精品培训课程”,为中小企业送政策、送技术、送管理,确保培训的连续性。加强培训保障。对培训人数多,投入费用高、实施效果好的培训项目,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专项经费给予补助。
2、高度重视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省科技厅所有科技人才计划向企业包括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倾斜,对来自企业的科技人才放宽职称、学历和年龄等要求,对企业技术人才分开评审,分类评价。同时,为充分发挥企业创新创业主体作用,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产业前景好的企业创新创业团队,省科技厅重点支持来自我省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卡脖子领域的创新创业团队。近5年共支持近100个企业创新创业团队,充分调动了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积极性。省科技厅将以“芙蓉人才行动计划”为指引,继续加大对企业包括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支持力度。重点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帮助中小企业从海内外优先引进我省“十四五”规划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优势产业、军民融合重点支持领域以及科技服务领域紧缺急需人才。对我省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及经营管理方面急需紧缺,但不能全职来湘的国内外创新人才(团队),鼓励和支持通过采取阶段性工作、国际合作交流等方式来湘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和成果落地转化。省科技厅将主动从项目支持、产学研对接等方面为企业包括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创新创业服务。同时,加大对湘西州等欠发达地区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推进实施湖湘科技创新人才计划,鼓励湘西州结合地方实际引进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加大柔性引进支持力度,支持湘西培养一批具备领军才能和团队组织能力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团队,助推湘西州经济社会发展。
3、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人才评价服务。省人社厅确定2021年为产业人才评价服务年,出台《湖南省“湘产专场”产业人才高级职称评审工作方案》,针对视频文创(马栏山)、种业、数字等产业,开展一系列专场职称评审,激励人才创新创造,助推我省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职称政策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方法,搞好职称政策解读,做到及时公开、化繁为简、通俗易懂。加强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人事)管理部门的职称业务培训,及时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专技人才提供职称评审服务,确保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职称优惠政策落实落地。
4、培养技能人才。省发改委鼓励有条件的公共实训基地与中小企业签订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协议,支持中小企业开展职业技能人才鉴定和技能实训等。支持11个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公共实训基础设施体系,提升我省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人才支撑。出台线上职业技能培训支持政策。推动返乡创业高质量发展,19个试点县吸纳返乡入乡创业人员19.97万人。
下一步,我们将和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科技厅共同研究做好相关工作,帮助我省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感谢你们对全省中小企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年5月18日
联系单位:省工信厅人事教育处
联系电话:0731-889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