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工信建议函〔2021〕112号
省委政策研究室:
夏文斌代表提出的《关于对接国家战略,组建长株潭产业联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会办意见函告如下,请一并答复代表:
夏文斌代表提出的对接国家战略,组建长株潭产业联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对进一步推进长株潭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近年来,我厅围绕推动长株潭产业协同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持续推进长株潭地区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建设。出台产业链政策升级版,落实省领导联系产业链制度,加强分链协调服务,促进创新平台开放共享、开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推动产业互补互助、成链成群。二是加快推动长株潭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体系。坚持高位统筹,多次召开长株潭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座谈会,推动成立了一批集群促进机构,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先进产业集群。以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制定《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规划》,支持三市联合打造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航空动力三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信创产业、先进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三个国家级产业集群。组织长株潭优势产业集群参加国家和省内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长沙工程机械、株洲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成为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航空发动机、先进储能材料、安全可靠计算机及创新应用等长株潭联合打造的产业集群纳入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发展对象。三是充分发挥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示范引领作用。截至目前,全省18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有12家在长株潭地区,长沙经开区、株洲高新区、宁乡高新区等园区多次获评工信部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基地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显著。四是打造产业协同创新体系。株洲国家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新增10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形成“1+10”创新中心发展格局。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等3个产业链技术创新路线图,组织开展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引导创新资源聚集共享,补齐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技术短板。五是加快长株潭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一体化发展。出台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移动互联网政策3.0、全国首个区块链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加速推进长株潭数字互联、移动互联。长株潭地区成为全省100个“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38个人工智能和“5G+制造业”应用场景最主要承载区。六是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统筹协调中联重科中联智慧产业城项目、三一智联重卡零部件及工程机械扩产项目、长沙蓝思消费电子基地和湘潭生产基地等重大产业一体化建设项目建设。长株潭首个“飞地园区”——长沙雨花经开区(韶山)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项目企业已经入驻。
下一步,我厅将结合自身职能,充分采纳提案所提建议,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推进长株潭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发布《湖南省“十四五”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规划(2021—2025)》,支持三市协同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明确长株潭地区按产业协同一体化的要求,重点打造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信创产业、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三大国家级集群,加快培育发展生物医药、5G+工业互联网应用、装配式建筑等传统经典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集群。创新集群治理机制,探索更高效的集群培育发展模式和路径,探索建立长株潭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推进三市加快形成集群网络化发展新路径,提升集群核心竞争力,助力我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二是积极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立足长株潭三市产业发展基础,编制三市产业协同发展指导目录,统筹优化三市产业结构和布局,做好产业差异化发展,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进一步打造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体系现代化的三市协同发展产业体系,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三是建立深度融合的产业协同创新联盟。以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和重点产业集群为主要领域,加速打造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领头羊、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跟跑的多层次、网络化制造业创新体系。组织长株潭重点产业和龙头骨干企业,梳理发布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产品)目录,采取目标指引、揭榜挂帅方式,建立龙头骨干企业牵头、高等院校、创新团队协同的攻关联合体,实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产品)研发攻关项目。推动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推动展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三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强合作共享,支持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等创新平台加强经验交流。充分利用世界计算机大会、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以及各种产业合作对接会,积极搭建“企企合作、校企合作、区域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协同创新。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年4月25日
联系单位:省工信厅产业集聚推进处
联系电话:0731—88955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