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工信建议函〔2020〕125号
程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我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汽车制造业是湖南装备制造业中规模最大的产业。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全省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湖南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从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为支柱产业。目前,湖南省列入工信部《公告》的企业81家,其中制造类生产企业18家,改装类企业63家,2017年,省内12家重点制造类整车企业生产汽车突破100万辆。2018年以来,国内长期高速发展的汽车行业首次出现负增长,我省汽车产业也受到严重影响,在此时间节点,您所提建议为进一步优化我省汽车产业结构、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很好的参考意见,各办理单位高度重视,并根据建议内容,结合各自职能和实际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具体意见。
1、关于支持现有整车和专用车企业做大,形成自己的特色和规模的建议
湖南汽车产业一直是以兼容并包、百花齐放为发展特色。整车方面,上汽、广汽、北汽、吉利、长丰、比亚迪、众泰等多家国内主要汽车生产企业齐聚,国有、民营、合资共存,并均成为了各集团在国内的主要基地之一;专用车方面,以三一、中联等企业出品的泵车、汽车起重机已成为湖南制造的闪亮名片,以中联环境为代表的环卫车在国内也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为推动相关企业继续做大做强,省内汽车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好现有财政政策争取支持。省财政主要是采取普惠性的减税降费政策给予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还可以申报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税收增量奖补和企业研发投入财政奖补、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等财政支持。在支持做大做强重点企业方面,省级将年纳税1亿元以上企业纳入骨干税源企业库,每年发布“湖南省企业税收贡献百强”榜单,授予“湖南省税收贡献百强企业”称号,表彰其社会贡献;对年纳税10亿元以上企业提供专业对口服务,协调相关部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根据企业研发投入、税收贡献等指标,每年发布“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榜单,授予“湖南省高新技术百强企业”称号。对进入“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榜单的企业和首次进入“湖南省企业税收贡献百强”榜单的企业,根据其税收贡献情况,分别给予1000万元、500万元、100万元奖励。
此外,在当前汽车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省商务厅正在研究出台和落实促消费相关政策措施,把汽车消费作为疫情后消费重启、大力刺激和促进消费的重点领域。鼓励开展汽车促销活动,积极发展共享型、节约型、社会化的汽车流通体系,大力推广线上销售等新模式。推进政府采购省产汽车,引导扩大省产车消费。持续打造长沙国际车展等展会品牌,助力我省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
2、关于继续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有发展前景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来湘投资、发展的建议
省商务厅已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拟以省政府名义下发,将在招大引强、创新招商方式、保障项目用地、奖金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加大力度,吸引境内外优质企业来湘投资,促进我省关联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搭建招商合作平台,鼓励开展网上招商,加速推进服务招商引资全流程的“湖南招商云”平台建设进程,开发、包装并发布一批优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项目。线下,沪洽周预计五月底在上海举行,我厅将积极组织开展包括汽车及零部件在内的我省优势产业专题招商对接活动,搭建产业投资合作平台,加强交流合作,助力我省汽车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推动我省汽车行业创新发展。2019我省汽车及零部件进出口总额接近18亿美元,同比增长16.3%;2018-2019两年内新引进小鹏汽车湖南总部项目、博世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项目、大陆中央电子工厂项目、比亚迪20Gwh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等汽车及零部件“三类500强”产业项目 20个。
省财政支持市县借助产业重整契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也可深入开展二次招商,引导已在我省设立分厂的汽车企业扩大对我省的投入,促进企业引入畅销的品牌和车型。支持围绕产业链进行补链、延链、强链,引进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提升配套能力。对于重大企业和项目引进,将按省委省政府决策给予支持。
3、关于继续支持湖南专用汽车产业的集群发展,巩固和发展湖南专用汽车的特色优势的建议
以工程机械为代表的专用汽车是我省特色优势细分产业,我厅高度重视并正在积极推动其集群式发展,湖南现已形成长沙经开区、长沙高新区、湘潭经开区、常德经开区等标志性产业集聚区。2019年,在我厅的具体指导和协调下,我省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标中顺利通过初赛,现正在积极筹备第二轮复赛。随着占地5000亩、投资220亿元的三一智联重卡产业园,占地9000亩、投资1000亿的中联智慧产业城相继开工建设,湖南专用汽车集群式发展态势更加凸显。
4、关于重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逐步形成湖南的特色的建议
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是我省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已被列入我省优先发展的20条新兴优势产业链。在新能源车方面,我省设立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包括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交通厅等多个省直部门及各市州政府,办公室设省工信厅。我省在抓好中央有关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落实的同时,出台并实施了《湖南省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奖补政策》(湘财企〔2016〕44号),从购置、销售、运营、产品创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成体系的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9年湖南省产新能源汽车占全国产量的14.5%,在电机、电控、动力电池材料及动力电池领域均具有比较强的技术与产业优势,长沙已成为国内体系最完善、发展最全面、配套最充分、龙头企业高度聚集的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聚区。智能网联汽车方面,在我厅的指导和协调下,国家智能网联(长沙)测试区落户湘江新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及传感器等关联产业快速发展,合作交流步伐加快,产业生态正在形成。省发改委为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推选了湘江新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系统检测实验室项目申请2020年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为贯彻落实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省委设立省预算内投资“园区新动能培育”专项,对衡山经开区汽车及电子新材料产业链研发试验协作平台项目等3个汽车工业相关项目进行了支持。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落实好现行中央财政新能源汽车应用补贴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奖补政策,研究出台省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调整升级政策,进一步加快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汽车产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转型升级。
5、关于继续大力支持湖南省内零部件配套体系的完善,出台政策支持湖南整车企业优先使用生产零部件的建议
省商务厅已经完成对境内外优质汽车零部件企业分布情况及最新投资动态的全面摸底,正在着手分类制定对接方案,及时做好跟踪调度,努力推动更多中高端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落户湖南,不断提升湖南汽车产业化水平。同时,拟积极扩大汽车及零部件贸易,建设国家及省级汽车及零部件贸易转型升级基地,打造国家及省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品牌。组织省内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参加境内外知名展会,利用对非经贸合作机遇,大力拓展以非洲为重点的国际市场。鼓励扩大平行车进口,满足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鼓励扩大关键零部件进口,逐步推进进口替代,提升本土化配套能力。
6、关于建立专家库和健全重大项目认证制度的建议
我厅现已建立湖南省汽车行业专家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和标准制定相关的专家库,专家来自省内部分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主要为我省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咨询、为项目评审验收提供专家意见。2020年4月18日,省工信厅、湘江新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在长沙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在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研究、应用场景打造、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检验中心建设、标准规范制定、行业影响力提升六大方面开展合作,进一步完善长沙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测试、检测认证体系,共同构建汽车产业生态圈,拓展产品技术场景应用、创新商业模式与机制,推进湖南省汽车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充实我省汽车行业专家队伍,为进一步提升科学决策、精准施策能力提供保障。
7、关于职能部门、园区倾斜支持汽车工业的建议
《湖南省“十三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提出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以大型企业为骨干,培育有色、钢铁、石化、建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为引导园区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2018年省发改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湖南省特色产业园区管理办法》,鼓励支持园区创建特色优势明显、产业链条完整、功能配套完善、管理科学规范、创新能力突出的产业集聚区,省发改委将积极指导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创建汽车产业特色园区。
省商务厅将督导各园区进一步强化对入驻园区企业的服务,加快兑现符合条件的项目奖励,引导和鼓励各地出台相关惠企政策,充分发挥长沙经开区、湘潭经开区、株洲高新区、浏阳高新区等产业集聚优势,吸引更多的优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集聚落户湖南,从而形成以整车为龙头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实现湖南汽车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2020年,省财政厅加大了省级财政对市县、园区的支持力度,按市县上划省级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当年增量的30%对市县给予奖励,奖励资金由市县统筹安排用于产业项目建设和园区发展。对将汽车工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市县和园区,可统筹省级奖励资金对汽车产业给予进一步的支持。
省工信厅作为汽车行业管理部门,将继续加大协调力度,从加快推动长丰与吉利合作落地、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生态“十四五”规划编制、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编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调整、产业集群建设等具体工作上,为我省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感谢您对省工信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0年5月9日
联系单位:省工信厅装备工业处
联 系 人:夏立斌
联系电话:0731-88955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