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8号建议的答复

  • 索引号:430S00720/2016-34558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发文日期:2016-08-15 00:00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对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8号建议的答复

  湘经信办函〔2016〕124号(A类)

  对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8号建议的答复

周海兵代表:

  您所提《关于支持衡阳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园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施军民融合发展工程,打造一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2016年3月25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将推进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深化改革,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创新发展模式,提升融合水平,加强基础、产业、科技、教育、社会服务等重点领域统筹,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我委作为工业领域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省直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军民融合的战略部署,对衡阳市建设以核产业为特色的军民融合产业园予以大力支持,在园区规划、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做好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

  二、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衡阳核产业的发展。2002年,通过原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积极协调,国家国防科工委与湖南省政府达成协议共建南华大学,重点支持该校核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2013年6月,时任省政协主席、省军民融合领导小组组长陈求发带队考察了中核二七二铀业公司、南华大学等核工业重点单位,研究解决了一系列具体问题。2015年10月26日,在省经信委与省国防科工局职能整合后不久,我委谢超英主任即带队赴衡阳专题调研核产业发展情况,与衡阳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研讨如何加快衡阳核产业发展、推进核产业园区建设等重大问题。并明确表示我委将加大支持力度,自2016年起连续3年,每年从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可安排2000万元用于支持衡阳核产业项目。今年,将重点支持中核二七二铀业公司核级海绵锆(铪)制备技术中试验证、湖南核三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多功能应急处置工程抢险车产业化、衡阳镭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核辐射安全监测成套系统研发、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高钢级核电站用无缝钢管研发、衡阳恒飞电缆有限责任公司军民两用特种耐低温高强度馈电电缆的开发与研制、衡阳合力工业车辆有限公司大功率军用逆变器研发等7个项目。

  三、我委正在编制的《湖南省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十三五”规划》已将衡阳军民融合核产业园列为省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为此,我委与衡阳市经信委、南华大学、中核二七二铀业公司等部门和单位就衡阳军民融合核产业园建设方案进行了多次对接。目前,衡阳市经信委已将园区建设方案上报市政府审批。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动园区建设,对重点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并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园区建设过程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我委将积极推动衡阳核产业集群与军工央企、省内外企业的对接合作,引导重点单位参与国家核领域的重大专项。发挥衡阳在核燃料生产和核能辅助装备制造上的优势,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核电和核电“走出去”战略的契机,并积极探索核技术在医疗卫生、环保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充分利用园区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强化衡阳在全国核工业布局中的作用与地位。

  四、加强湖南核产业专题调研。今年,我委已和南华大学合作开展了“十三五”湖南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通过深入分析我省核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制约问题,论证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和实现途径,将向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五、根据会办意见,各会办部门对园区建设均表示大力支持。在土地使用方面,园区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土地制度,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优化土地开发利用格局,尽量使用存量建设用地,强化用地开发强度、土地投资强度等用地指标的整体控制,促进土地利用模式创新。

  感谢您对省经信委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6年4月26日

 

  联系单位:省经信委军民结合推进处

  联系电话:0731-84666005

  抄送:省人大联工委(2)

  省政府办公厅(2)

  衡阳市人大联工委(2)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对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8号建议的答复

7819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