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省工信厅副厅长张治平发布新闻
9月28日,省工信厅、省应急管理厅联合召开湖南省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新闻通气会,省工信厅副厅长张治平出席会议并发布新闻。
一、我省提前全面完成2020年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任务
2017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77号)。2018年4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实施方案》(湘政办发〔2018〕22号),全面部署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搬迁改造工作,明确提出了工作目标,即:“中小型企业和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大型企业2018年底前全部启动搬迁改造,2020年底前完成;其他大型企业和特大型企业2020年底前全部启动搬迁改造,2025年底前完成。”实施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是适应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降低城镇人口密集区安全和环境风险的重要手段。推动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工作既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务实举措,关系到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认同,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一项必须完成好的政治任务。
在工信部的正确指导和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应急管理厅等省直有关部门和市州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工信系统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把扎实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省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截止到2020年9月15日,我省2020年底前应完成搬迁改造的42家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已提前全面完成搬迁改造任务并通过验收。其中,长沙市完成3家、株洲市完成8家、衡阳市完成20家、岳阳市完成5家、永州市完成5家、湘西自治州完成1家。在这次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过程中,我省涌现了一批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讲担当的企业,主动克服困难,按期停产关闭,积极开展搬迁改造,确保了我省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二、我省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开展情况
(一)领导重视,靠前指挥。省领导高度重视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工作,达哲省长亲自过问,陈飞副省长亲自部署,并将该项工作列入2020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工作任务。陈飞副省长高度重视,多次批示,要求“要加大力度推进,落实工作责任,按计划高质量完成任务,有效化解重大风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要落到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工作中。”今年7月,陈飞副省长亲自召开全省化工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高位推动化工企业搬迁改造工作。省工信厅厅长曹慧泉亲自致电有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请他们按照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履行政治责任,亲自部署,高位推动,坚决完成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工作任务。2019年8月全国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协调推进会在长沙召开,今年8月国家重点工业行业综合督查检查组在我省督查检查,均对我省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多措并举,全力推进。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和工信部关于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的工作要求,制定出台了《湖南省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实施方案》(湘政办发〔2018〕22号)和《湖南省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验收工作方案》(湘工信原材料〔2020〕185号),明确全省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工作任务、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二是建立工作机制。会同省应急管理厅建立省直部门协调机制,协调解决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建立全省“一月一调度、一季一总结”的调度机制,完善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台账,每年召开一次专题调度会,督促市州工信局加快搬迁改造推进工作力度。建立工作情况通报机制,定期向各市州人民政府发函通报搬迁改造工作进展情况,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三是加强调研督促。分管厅领导带队不定期开展现场调研,了解企业搬迁改造工作进度,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尤其是今年以来,对衡阳等重点市州开展五次督促调研,传导压力,落实责任。四是加大政策支持。配合省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制定《湖南省危险化学品产业(园区)布局规划》(湘发改工〔2019〕543号),明确我省已批复的专业化工园区7个,备选园区14个。积极向工信部请示汇报,协调解决巴陵石化己内酰胺搬迁与转型发展项目等重点项目的问题困难。充分发挥牵头部门的统筹协调职责,主动协调省直有关部门,支持省内专业化工园区开展调区扩区和规划环评工作。
(三)市州发力,狠抓落实。我省危化品搬迁改造工作任务共涉及7个市州,自工作开展以来,相关市州高度重视、压实责任、措施有力、成效显著。长沙市政府两次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牵头成立了攻坚任务专班,建立了“一周一调度”、“一天一督办”、“一周一通报”的工作机制。宁乡经开区管委会协调免除相关滞纳金,保障搬迁所需水、电等要素,先行垫付拆除设备、原料处理等相关费用,做好相关维稳工作。株洲市提前谋划、有序推进,2013年就启动了清水塘老工业区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列入我省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名单的8家企业,于2018年底率先完成异地迁建和关闭退出工作。衡阳市搬迁改造任务最重,搬迁改造企业20家,占全省任务近一半。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亲自调度,工作成效显著。耒阳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现场调研,落实淇元气体公司用地问题;衡东县政府积极协调处理裕华化工债务纠纷、职工安置、化解周边矛盾等问题。岳阳市分管副市长两次召开专题会议,调度搬迁改造进展情况。成立了由市工信局局长任组长的任务工作专班,建立了“日调度”工作机制。岳阳恒鑫气体拆除现场,30多名工作人员分组协作,相关部门现场指导,确保设备安全拆除到位。永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分管副市长刘卫华召开工作推进会二次、约谈会一次、现场督查三次,成立了由市工信局局长任组长的攻坚任务工作专班,建立了“日调度”工作机制,由分管领导带队开展现场督导,每个企业派驻工作人员现场督促。双牌县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常务副组长的危化品企业关闭退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多方筹资4000万,其中县政府提前垫资360万元用于企业评估和设备拆除。湘西自治州积极落实文件要求,在全省率先完成搬迁改造企业验收工作。
三、我省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通过推动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工作,14家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的散、小危化品生产企业关闭退出或转产,28家市场前景好、产品技术含量高的危化品企业搬迁进入合规化工园区。不仅从根源上消除了危化品生产企业给城镇人口密集区带来的安全风险隐患,也有力地推进了我省石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壮士断腕,落实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优化了全省石化产业布局。有序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和沿江化工企业向具备资源条件和环境安全容纳能力的地区转移,优化了产业链布局,进一步拓展了石化产业的发展空间。比如,松本林业从株洲市区搬迁至株洲攸州工业园,新建了全国首家全产业链的林产化工生产基地,布局了松脂深加工全产业链,实现了产品的提档升级和产业链的延伸,生产效益和企业竞争力大幅提升。二是破旧立新,落实了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的要求,促进了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配套的土地、税收等政策支持效应,引导异地迁建企业抢抓行业调结构、促转型的发展机会,通过理顺发展定位、调整产品结构与规模、提升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在搬迁的同时,实现了企业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很多企业搬迁改造前处于亏损和微利的状态,设施设备、环保措施、安全管控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需要,经过搬迁改造实现设备、工艺、管理、产品“四个升级”。如君山兴达化工厂转产后,年产值过亿元,上交税收超1300万元,共安排就业560人;联营化工厂搬迁前产品单一,搬迁后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技术提升了芳烃油产品产量和质量,同时增加了产品种类,产能由以前2万吨扩能到12万吨。三是化危为机,落实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动了全省石化产业走上集群化绿色发展之路。通过搬迁发展一批、就地改造一批、关闭退出一批,我省化工企业入园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其中,衡阳市13家企业搬迁进入衡阳松木经开区等专业化工园区,促进了化工产业入园发展、集聚发展、高质量发展,提升了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最后,省工信厅原材料工业处、省应急管理厅危化处、衡阳市工信局、岳阳市工信局、双牌县工信局现场回答了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