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有多远 路就能走多远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11年03月31日 08:52 【字体:
  

 ——在衡阳市委学习中心组学习上的讲课(节选)
  省经信委主任、党组书记 谢超英
  
  ——湖南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历程及成绩
  
  经常听到很多人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有多远,路就能走多远。探寻湖南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每一份收获,每一步跨越,每一个辉煌,都离不开文化的厚重土壤,离不开思路的完善提升,离不开战略的创新突破。
  首先,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看,可以充分印证敢为人先、创新图强是湖湘工业的不懈追求。 作为湖湘子孙,我们都熟晓传承千年的湖湘文脉,尤其是到了近代,湖湘文化发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以曾国藩、左宗棠、毛泽东等为代表的湘军驰骋中华大地的各个领域,有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向前发展。湖湘文化的这种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精神,在工业领域也得到了充分展现,一大批湖湘儿女走上实业救国、创新图强的道路,促使湖湘工业茁壮成长,迈开大步。可以说,百年湖湘工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图强的奋斗史。
  早在 1895 年,湖南巡抚陈宝箴就创立了锡矿山矿务局、水口山矿务局等一批百年企业,设立了小型发电厂,使长沙最早有了电灯照明;设立了电报局,架设湘鄂电线,使湖南最早有了电信业。此后有了熊希龄组建的醴陵瓷业等著名公司,采矿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锑矿产量为世界之冠。 1949 年 8 月湖南和平解放后,湖南工业从此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国家 156 项重点工程中有 4 项落户湖南,全国 694 个限额以上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中有 38 项在湖南生根。
  秉承湖湘文化的这种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经世致用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湖南工业文明在不断的向前演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数千万勤劳智慧的湖南儿女,致力开拓创新,奋发图强,使湖南工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春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全国 39 个工业行业大类除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业外,其余 38 个大类在我省均有分布。最近,页岩气的开发引起国内外的重视。我省探明的页岩气储量占全国的 1/10 ,主要分布在张家界、湘中地区和环洞庭湖区三大片区。机械、石化、食品、有色、轻工、冶金、建材等 7 个行业的产值超过 1000 亿元人民币。特别是工程机械在全球拥有较高地位,总量规模居全国第 2 位,利润总额居全国第 1 位;轨道交通设备生产和研发能力在同行业独树一帜;电工电器在超、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软件、生物医药、先进电池材料等高新产业独具特色,拥有中部六省唯一的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和生物医药园区。电力机车、工程机械、越野汽车、铅锌及硬质合金、卷烟等在国内外占有的市场份额都相当可观。
  其次,从思路和战略的角度看,湖南工业发展的速度植根于认识和实践的深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中央精神与湖南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探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切合湖南省情的发展战略。
  ( 1 ) 特别是在 1992 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提出了 “ 放开南北两口,拓宽三条通道,建设五区一廊,加快西线开放 ” 的区域发展战略。
  ( 2 ) 1995 年,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以 “ 呼应 ‘ 两东 ’( 浦东、广东 ) 、开放带动、科教先导、兴工强农 ” 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 “ 一点一线 ” 优先发展战略,旨在通过扩大开放和优势地区率先发展,振兴工业、加强农业。在农业大省比较鲜明地提出兴工这个战略。
  ( 3 ) 2001 年,省第八次党代会作出了 “ 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 ” 的战略决策 ( 简称 “ 三化 ” 战略 ) ,把工业化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
  ( 4 ) 2006 年,省第九次党代会在总结和继承以往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根据加快富民强省的要求,提出 “ 一化三基 ” 决策部署,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并强调坚持基础先行,发挥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基础工作的保障作用。其重大意义就在于,把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加快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进而带动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摆在了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切中了湖南发展的关键,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作为一个整体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得到了更好的统一。
  ( 5 ) 2010 年 8 月 17 日 ,省委召开工作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 “ 两型社会 ” 建设的决定》,首次提出 “ 四化两型 ” 的发展战略。 “ 四化两型 ” 与此前的 “ 一化三基 ” 相比,是 “ 一脉相承 ” ,有继承也有创新。继承是继续坚持把 “ 新型工业化 ” 作为第一推动力,而创新之处,是把 “ 信息化 ” 提高到了同其他三化相提并举的位置。
  可以说,湖南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战略,从 “ 兴工强农 ” 到 “ 三化 ” 、然后是 “ 一化三基 ” ,再到 “ 四化两型 ” ,工业始终处在首要位置,而且战略内涵不断丰富。重视层面非同一般,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正如周强书记多次强调的:新型工业化是富民强省、科学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守盛省长在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上指出的:抓新型工业化,就是抓科学发展;抓工业,就牵住了发展的 “ 牛鼻子 ” 。
  再次,从举措和效果的角度看,可以充分印证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决定成败。 近几年,我们坚持把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省、科学跨越的第一推动力,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成功战胜了历史罕见的冰冻灾害、全球金融危机等外界 “ 寒流 ” ,湖南工业创造了 5 年翻大番的重大成就。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一些主要指标,大家应该比较了解。在这里,我想先举几个例子来感受一下湖南工业和信息化的勃勃生机。
  案例 1 :世界最高臂架泵车是 “ 湖南制造 ” 。(略)
  案例 2 :世界最快列车 “ 心脏 ” 是 “ 湖南制造 ” 。(略)
  案例 3 :世界最快运算速度计算机是 “ 湖南制造 ” 。(略)
  案例 4 :我国最大功率海上风力发电机是 “ 湖南制造 ” 。(略)
  有关湖南工业和信息化的具体特点、主要举措以及重大成就,我想用 3 个 “ 三 ” 来做个简单说明。
  (1)工作成就上,比较明显的体现在“三个突破” 。大家都知道,湖南工业不是 “ 大而不强 ” ,而是 “ 不大不强 ” ,经过这几年的奋力作为,攻坚克难,应该说有了一些突破。比如,
  在总量规模方面的突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 3900 亿元的 “ 十一五 ” 目标在 2008 年就提前两年实现。 2010 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完成 6275 亿元、 5890 亿元,在 2005 年基础上均实现了成倍增长。全省千亿产业达到 7 个,千亿园区增至 2 个,千亿集群实现零的突破。信息网络实现跨越发展,全省电话用户数、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在 2005 年基础实现了大幅增加,电子政务网络建设以及人口基础信息、法人单位信息、企业信用信息等基础数据库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在质量效益方面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工业结构明显优化, “ 十一五 ” 规模工业能耗下降 25% 的目标在 2009 年提前一年实现;高耗能行业比重下降 7.4 个百分点;机械、石化、食品、有色、轻工、冶金、建材等 7 大优势产业先后迈上千亿台阶。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010年达39.5%,比2005年提高6.2个百分点。 在信息化领域,先后实施“ 金太阳 ” 示范工程以及两化融合 “ 登高计划 ” 、 “ 倍增计划 ” 等,推进电子政务及企业信息化重点项目建设,支持 200 家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试点,引导 8.6 万个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外包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工业信息化水平,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效益也凸显出来了,比如,三一集团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可以使产品制造成本下降 8% ,每年可节约采购资金 8000 万元。
  在经济贡献方面的突破,概括地说是三个“半壁江山”:经济增长贡献率是“半壁江山”,2005年是37.2%,2010年是56.1%,创改革开放以来新高,支撑全省经济总量跻身全国“十强”;财政收入是“半壁江山”,2007年全省工业企业缴纳的税收就占到全省财政总收入的50%,2008年占比达到51.7%,很明显财政收入一半以上来自工业, 工业在富民强省中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显现。非公经济比重是“半壁江山”,2005年非公经济的增加值是3230.9亿元,占GDP的49.9%,2010年增加值是8936亿,占GDP的比重达到56.2%。
  (2)工作举措上,比较有特色的体现在“三个对接”。第一个对接是产需对接 。近几年来,为应对金融危机,组织开展 “ 企业服务年 ” 活动,举办了 20 多场产需对接活动,确保了经济平稳运行。比如2010年10月,由我们经信委和省商务厅在广西南宁共同主办的中国湖南—东盟产业合作对接活动,现场签约合作项目28个,现场签约金额达2.6亿美元。其中,泰国华昇集团与湖南邵东城北经济区签署的建立邵东华侨工贸园项目,合同金额达9000万美元;北汽福田长沙汽车厂与越南THACO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的1万台套汽车散件购销合同,合同金额达6500万美元。
  第二个对接是央企对接。从全省来看,目前已与23户央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68户央企实施对接项目323个,投资总额超过7000亿元,到位资金1564亿元。如中国五矿重组湖南有色,中国纸业重组泰格林纸,湘钢集团与中船集团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有力提升了湖南工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衡阳这几年在央企对接方面也取得很好的成绩。
  第三个对接是外企对接。从引进来这一块来看,这几年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有9家,比如美国的戴尔公司、德国的利勃海尔公司、日本的三菱集团、台湾的富士康集团等,累计总数达到70家。从“走出去”这一块来看,华菱集团收购全球第四大铁矿石企业FMG17.34%的股权项目,优质铁矿石资源得到有力保障;中联重科整体并购意大利CIFA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混凝土工程机械制造供应商;三一重工在美国、德国、巴西、印度等1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基地。
  (3)工作氛围上,比较突出的体现在“三个前所未有”。第一个前所未有,是领导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周强书记今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就到湘潭调研工业企业。 成立由克保副书记任组长的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由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省级领导重点产业联系制度,每个省级领导均联系1-2 个重点产业或企业。省四大家领导经常深入基层和企业,通过专题调研、现场办公会等形式,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省人大连续两年开展 “ 一法一条例 ” 执法检查。
  第二个前所未有 ,是政策扶持力度前所未有。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30 多个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性文件,财政投入力度前所未有,目前资金总量达到 15 个亿。比如,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有 3 个亿,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从 07 年的 8000 万元增加到 3 亿元,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 06 年的 4000 万元增加到 9700 万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从 2011 年开始每年安排 5 亿元专项资金。政策出台密度前所未有,资金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第三个前所未有 ,是国际舆论影响前所未有。周强书记在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的讲话中,脱稿点出了最近一年多来增强湖南影响力的11 件大事,其中 10 件大事发生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比如,华尔街日报报道 “ 远大六天盖一栋楼 ” 、 “ 天河一号 ” 千万亿次级超级计算机的问世、三一重工在智利铜矿救灾、三菱重新布局湖南、菲亚特在长沙增资扩产、戴尔公司全国服务中心落户长沙、富士康布局湖南、盖茨和巴非特出席比亚迪电动大巴下线仪式、中联重科的詹纯新在 “ 中意企业家座谈会 ” 上精彩发言(作为两国唯一的企业家代表,向温家宝总理及意大利贝卢斯科尼总理作情况汇报),都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反响。
  第四个前所未有,是全省抓工业的信心前所未有。上世纪 90 年,湖南到底主要是抓工业,还是抓农业,有争论,认识不统一。近年来,全省上下思想高度统一,齐心协力抓工业的氛围浓厚。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思想有多远 路就能走多远

33327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