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湘生物——引全球技术 聚国际人才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25年09月01日 08:30 【字体:
  

  实现营业收入8.69亿元,同比增长21.15%;

  收获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3.84%;扣非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12.19%。

  与此同时,研发投入总额增加至1.54亿元,同比增长6.3%; 产品和方案已服务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是8月29日晚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交出的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关键经营指标持续向好。

  驭时代浪潮,乘势革新、聚能增效,今年以来,圣湘生物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战略并购为关键抓手,数智赋能诊疗一体化生态布局,以强劲发展韧性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同增效。

  横向扩张、纵向深耕

  全力构建诊疗一体新生态

  1月,打破 “诊断企业只做诊断” 思维定式关键一跃,宣布以 8.08 亿元全资收购中山海济,切入健康消费新赛道,正式开启“诊疗一体化”战略步伐;

  2月,投资7560万元控股红岸基元,将其AI图像法血球POCT设备与公司现有感染诊断业务协同,完成公司感染性疾病诊断全场景布局最后一块拼图,并赋能基层医疗检测业务和宠物医疗智能化诊断方案;

  3月,加码真迈生物,不仅将持股比例提升至15.55%,更领投其C+轮2.8亿元融资,联合产业伙伴加速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国产化替代与国际化突破,强化在基因科技上游领域的话语权,并牢牢占据未来数字健康领域的数据流量入口;

  ……

  创新从来不只是一个单点的突破,而是产业链、生态链的洗牌重构。在医疗健康产业的版图中,诊断与治疗曾长期处于“各自为战”的割裂状态——患者在检测机构与治疗机构间奔波,数据难以互通,方案难以协同。

  圣湘生物战略发展部总监张可亚说,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圣湘生物敏锐洞察这一行业痛点,以并购入股为画笔,以链条延伸、技术协同为颜料,在产业画布上勾勒出“从筛查诊断到治疗”的诊疗一体化新图景。

  把时间线往前拉至2021年,彼时圣湘生物投资基因测序企业真迈生物,补齐了NGS技术短板;2022年,投资First Light,进军快速药敏检测领域。

  负责First Light项目投后管理的圣湘国际金融事务经理戴小宁介绍,进军快速药敏检测领域符合公司整体战略方向。欧美还有许多像First Light这样小而美的公司,它们的技术平台非常扎实,但由于国际经济压力持续,区域市场规模有限,技术落地转化困难重重。圣湘与这些公司牵手合作,双方都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这几年,圣湘生物围绕打造诊疗一体新生态持续开疆拓土:通过并购引进了一系列全球领先、并具有极大社会意义和临床需求的技术和产品,如与加拿大脓毒症检测企业Sepset成立合资公司圣维斯睿,布局急危重症蓝海市场,更重要的是为快速识别急危重症病人早期危险信号提供了有效手段,大大降低了病人死亡率和医疗成本;增资控股化学发光企业深圳安赛,切入免疫诊断赛道,打造多组学疾病和健康管理模型;控股英国POCT领域创新公司QuantuMDx并基于其技术平台成立圣维鲲腾,加速新一代便携式分子POCT系统的研发与开发,实现复杂疾病的快速、标准化诊断。

  在投资完成后,圣湘生物进一步加码产品研发,通过持续孵化让上述创新平台之间彼此形成协同生态,如围绕重症感染患者打造的风险识别、病原体诊断及快速抗生素药敏检测一体化诊断方案,或是结合基因突变、甲基化和蛋白标志物的癌症早诊方案,都是圣湘生物将自身多年技术积累和各投资、并购公司创新产品充分整合后的累累硕果。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通过一系列的战略布局,圣湘生物逐步构建了从疾病早期筛查、精准诊断到药物治疗的一体化产业生态,强化了其在分子诊断、基因测序、POCT、治疗协同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展现出向全球领先的生命科技创新型平台企业迈进的良好态势。

  全球织网,人才汇聚

  共建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眼下,长沙正奋力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一座城市的崛起,需要龙头企业的引领;一家企业的壮大,需要人才的支撑。

  近年来,圣湘生物持续强化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平台建设,已拥有研发技术人员1000多名,全球优秀人才200多名,国际领军人才10余名;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立生命科学研究院,聚集了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牛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沃顿商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大批名校毕业生。

  公司以长沙为核心,在全球布局“1个总部 + N个海外分中心”的研发网络,形成了“全球人才为我所用”的格局。

  戴小宁,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学与消费心理学双学位毕业,同时在MBA全球排名第一的沃顿商学院辅修金融,2023年加入圣湘。“虽出生在美国,但从小就听父母讲家乡和祖国”,小宁说她名中的“宁”即指宁乡,是她父亲的故乡,也是她的根,一个“宁”字也寄情她未来可以为家乡和祖国作出更多贡献。

  她回忆起参与公司First Light项目时提到,当时双方虽然合作意愿较强,但过程的谈判因为文化差异、团队配合等原因也充满艰辛。她认为,First Light项目的落地,关键在于平衡国际技术的“原汁原味”与中国临床需求的“本土化适配”,这需要团队既懂分子诊断技术细节,又熟悉中国的产业转化路径,同时又对中西方文化都非常熟悉。

  市场上普遍认为,生命科学领域的跨境并购,核心是判断技术的“临床价值”与“商业化潜力”,既有深耕生命科学领域的技术专家,也有具备深厚资本经验、懂产业投资的跨界人才,凭借学术积累与跨文化沟通优势,更擅长从数据模型中找到两者的平衡点。

  像戴小宁这样的国际青年人才,在圣湘生物国际并购项目的谈判与后期技术转化中,发挥出了无可比拟的优势。据了解,上半年,受让了圣湘生物所持First Light股份的圣微速敏等战略板块,新增投入超1亿元,同比增长超40%,核心技术研发、产品开发与临床验证取得实质性进展。

  “我曾经的梦想是当一名医生,治病救人,而现在我可以凭借自己所学与文化优势为更多的顶尖技术搭建起中西方交流的桥梁,助力生命科技人人可及,我的梦想有了更广阔的舞台。”谈及加入圣湘的原因,戴小宁说当自己的职业理想与公司的宏伟蓝图同频共振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

  创新成果诠释了圣湘的实力,更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底气,这些又增强了圣湘生物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形成“投入-创新-人才”的良性循环。

  与此同时,长沙市政府为圣湘生物等创新企业提供了有力支持,来了都是“新长沙人”的人才政策,通过住房补贴、子女教育等配套措施,消除人才后顾之忧。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城市与企业的双向奔赴,使圣湘生物能够汇聚全球智慧,持续提升在生命科技新兴领域核心竞争力。

  国际布局、本土深耕

  致力为全球健康贡献中国力量

  圣湘生物的人才战略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征。这些人才不仅带来先进技术,更构建起连接全球创新网络的桥梁,与圣湘生物“全球化拓展+生态链整合”的战略方向高度契合。

  细研圣湘生物国际化布局发现,当全球公共卫生挑战日益严峻,当“健康中国 2030” 与 “联合国全民健康覆盖” 战略交汇,圣湘生物的全球化实践,早已超越了“卖产品”的传统思维,而是以“平台一体化、诊疗一体化”为核心引擎,深度链接全球产业链伙伴、当地医疗体系与公共卫生机构,构建起“技术共享、能力共建、价值共生”的全球健康生态。

  像戴小宁这般国际青年人才愿意归国回乡,也正是基于对圣湘生物使命愿景的高度认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不应是单向输出,而应是双向共赢;只有将中国技术与当地需求结合,才能真正为全球健康贡献中国力量。

  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60%。

  报告期内,为应对欧洲市场对高标准化、高专业化的需求,公司以“平台一体化”为战略锚点,以“生态本地化”为合作路径,构建起适配欧洲医疗体系的“高端诊断+定制服务+伙伴协同”生态模式,不断扩大法国、意大利等国私立医院市场的渗透率。

  围绕深耕美国市场的战略目标,公司深度挖掘客户需求,高效推进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目前已形成呼吸道、尿路感染等系列产品方案,产品的性能及服务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

  与此同时,圣湘生物依托“诊断+治疗指导+能力建设”全链条服务,推动“圣湘方案”深度融入各国当地医疗体系。

  在印尼雅加达,公司打造辐射东盟国家的区域培训中心,覆盖菲律宾、泰国等东盟国家百余名基层医生。在马来西亚,与当地顶尖学术机构马来亚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热带病检测方案的研发、注册与商业化进程。在蒙古,携手国家公共卫生中心和国家传染病中心开展PCR技术系列培训,打造中蒙公共卫生合作标杆案例。在塞拉利昂,启动国家级宫颈癌HPV筛查项目,目前已完成超1万名女性筛查,并获联合国人口基金会(UNFPA)、世界卫生组织(WHO)、塞拉利昂卫生部的高度认可,被授予“国家公共卫生贡献奖”。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圣湘生物——引全球技术 聚国际人才

3378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