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红辉
“致力于新能源智能发展,成为中国一流新能源装备企业”的巨幅标语下,不同口径的风电塔筒似横卧长龙、焊花闪闪,各类现代化装备组成流水线作业……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衡山县的湖南恒岳重钢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深为其智能制造所折服。
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起步较晚。如何在强手如林的风电塔筒领域崛起?公司管理层决定,高起点打造中南区域规模最大、配套能力最强的风电塔筒装备制造领军企业。
“早从2012年10月起,公司就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专家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共有78人。”公司负责人曹应斌介绍,中心自主联合多家知名高校,就实施各种类型陆海风力发电塔架智能制造、和风电塔筒行业高效智能成套装备制造相关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针对行业大尺寸塔筒的高效高质量焊接技术、自动化喷涂防腐技术、直径5米以上法兰平面度智能检测技术、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等痛点、难点进行重点攻关,先后获得发明专利12件、实用新型专利34件,计算机软件著作12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各1项,建立起“湖南省企业技术中心”“湖南省工业设计中心”“兆瓦级海上风电塔架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三个省级创新研发平台。其中,“3.0 兆瓦风电塔筒智能制造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被列入省“5个100”重大产品创新项目,并在第九届“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新能源行业赛第1名及总决赛前10名;创新产品——“风电机组大型部件平面度智能检测装备”突破了行业“卡脖子”技术,参加“首届智能制造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得优秀奖;“基于机器视觉的大数据焊缝质量管理典型应用场景”成果入选工信部2022年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典型场景优秀案例。总裁罗文斌获评“湖南省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在该公司繁忙的生产线旁,工作人员指着一套自动对焊机组介绍,以前,钢柱长方体都是由人工将4边逐一焊接,耗时费力,现在由机器把4块钢板拼成长方体后一次性全程焊接,直接提高4倍工效,且能杜绝焊缝气泡,保证焊接质量。仅此一项,多年来,该公司就在成昆高铁峨米段双线简支钢桁梁高铁桥、成昆线西昌段80m双线简支钢桁架桥梁、冷水江市万盛锑都广场人行天桥等项目中接连中标。
近年来,凭借着类似“高精特新”技术及产品,企业先后在广西兴安殿堂风电、江西新余风电等项目中“中标中到手软”,产品主要覆盖中南六省,在省内市场占有率已达 40%以上。主导产品“风力发电机组塔筒”被认定为“湖南名牌”、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先后获评工信部支持的第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中车风电”“三一重能”“中国电建”等国内主流整机厂重点合作方及长期战略伙伴;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群重点企业、“湖湘精品”中小企业品牌能力提升标杆企业、上市后备企业等。其中,“恒岳重钢牌风力发电机组塔筒”获评“湖南名牌”产品、知名商标,产品市场占有率多年稳居省内第一;被授予市第一届“兴衡贡献奖”、重点优势产业链“头雁”企业。
尝到了科技的甜头后,该公司正上下一心继续在智能化、绿色能源的道路上“狂奔”。目前,公司正持续开展与湖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南华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深度的产学研合作,重点打造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为企业智能发展和行业智能制造助力;全力推动“恒岳三期”100亩千吨级码头物流总装建设项目,全力攻关“海上超大型高可靠性风电塔架成套装备关键技术”,不断做大海上风电塔架市场份额,加强风电产业链延伸和拓展,扩大风电塔架行业高效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的业务规模,抢占技术和市场制高点。公司力争2024年产值、税收再翻番,营业收入破10亿元,2025年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