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28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卫安接受专访,介绍湖南省上半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畅谈下半年工作思路。
今年上半年,湖南全省经济运行展现出强劲韧性与蓬勃活力,主要指标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一幅稳中有进、动能集聚的经济发展画卷徐徐展开。
“湖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按照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工作部署,围绕‘科技的项目化、项目的成果化、成果的产品化、产品的产业化、产业的链群化、链群的园区化、园区的生态化’工作主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构建工业经济增长‘第二曲线’,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卫安在接受中国工信新闻网、中国制造记者采访时表示,湖南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五个方面特点。
一是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坚决扛牢工业大省责任担当,省委主要领导谋划推动“链长到一线”活动,13名省领导担任13条省级重点产业链“链长”。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大走访大服务,28个处室及厅属单位对口联系服务28个工业大县。推进“万千百”工程,建立起省、市州、县三级贯通的万千百亿产业、千百十亿企业、百十亿项目清单。连续6年实施十大产业项目,2025年计划投资368.58亿元,目前已完成年计划53.7%。上半年,湖南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2%,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0、经济十强省第3。
二是改革开放激发活力。坚持以改革激活力、开放增动力,持续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改革方面,推进工程机械再制造体系改革,加快构建有标准、有平台、有产业、有服务、有政策的再制造体系。目前已联合海南省发布2项工程机械再制造及维修地方标准,开出了全国首张工程机械再制造及维修产品认证证书,下一步将推动再制造向轨道交通装备、航空、农机装备、汽车等领域拓展,并逐步实现原厂品牌、再制造品牌和区域品牌相互扶持。探索战略性资源有效开发利用改革,力争推进战略性矿产资源从上游勘探采选到下游开发利用的系统集成,努力将湖南省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胜势。开放方面,今年3月成功举办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活动征集项目543个,意向投资总额4481亿元(其中省外转移项目337个、投资额3086亿元),现场签约重大项目超70个。
三是“三大标志性工程”取得进展。湖南省委、省政府以先进制造业高地“三大标志性工程”为主抓手,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10个千亿级企业方面,推荐千亿企业和千亿培育企业共82个项目纳入前三批国家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再贷款项目清单,正在抓紧出台千亿企业专项支持政策。打造“5+5”先进制造业集群方面,实施产业育新培强攻坚,印发《湖南省产业集群监测办法》,发布全国首个产业集群AI供需平台,研究制定《关于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引领县域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新能源汽车、自主安全计算、输变电装备产值分别增长15.0%、14.5%、8.4%。建设北斗规模应用引领区方面,累计推广北斗终端119.8万台套。株洲、长沙、岳阳三市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39个试点城市培育第六期工作动态中排名第1、16、17位。
四是“四个融合”不断深化。树牢融合理念,统筹做好“四个融合”文章,构建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对接落实“百园百校万企”创新合作行动,开展校企合作“双进双转”活动,与部属高校建立线上对接渠道,57家企业与50个专家团队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深化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纵深推进“人工智能+”“智赋万企”行动,省级财政在原有5千万元基础上今年再新增3亿元专项资金,人工智能加速赋能新型工业化,全省产品数字化普及率达76.1%,高于全国6.3个百分点,新建成智能制造企业615家、智能制造车间(生产线)900个(条)、智能工位6369个。株洲市入选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衡阳市、湘潭市入选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绿色智能计算产业规划和政策相继出台,今年1至5月,营收增长7.4%,全年有望突破万亿元。深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举办“工业设计进园区”“工业设计助力乡村振兴”等活动。加快工业软件发展,布局建设株洲工业仿真联合创新实验室,上半年,全省工业软件同比增长11.2%。深化军民融合。推进大飞机产业协作配套。
五是“五个支撑”不断筑牢。强化基础做实理念,围绕产业所需、企业所盼,构建功能完善、体系完备的“热带雨林”式发展生态,以环境“吸引力”提升发展“支撑力”。优化服务供给,织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一张网”,常态长效开展“一起益企”行动,服务企业9.87万家,培训人才3.69万人,促成交易订单1.61亿元,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问题1088件;引进金融“活水”,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一月一链”投融资活动,推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属信用贷款“工信e贷”,为259户中小企业投放788笔信用贷款,融资17.29亿元;育强产业人才,抓好国家高层次人才、芙蓉人才、博士后引才等计划实施,支持在湘高校优化计量检测等学科设置,培育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基地,出台《大学生初创企业服务指引》,构建“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的创业服务体系;提升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湖南省人大开展中小企业促进“一法一办法”和《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持续抓好工信领域法律法规宣贯实施,制定清欠方案和配套措施,切实保障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守牢安全底线,加强民机、民船、民爆等行业安全监管,联合湖南省应急管理厅等印发《湖南省应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下一步,湖南将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上持续用力,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奋勇争先。”王卫安表示,湖南接下来将做好五项重点工作:一是稳定工业增长。发挥工业大省挑大梁作用,力争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突出“4×4”现代化产业体系主战场。支持食品、纺织、建材、石化等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优势产业向农业机械、应急装备等领域拓展,向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延伸。三是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创建工程机械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未来产业、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实施等。四是加快数字化转型。继续抓好“人工智能+”行动、“智赋万企”行动,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打造绿色智能计算万亿级产业,在音视频、北斗、先进计算、新型显示等领域取得新突破。五是切实抓好“十五五”规划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