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迈上新台阶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实录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25年01月07日 17:48 【字体:
  

2025年1月7日上午,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岁末年初话发展 奋楫扬帆谱新篇”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此次发布会聚焦制造强省,向社会介绍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迈上新台阶有关情况,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卫安出席发布会并发布新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卫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晖,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雪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以下是答记者问实录:

红网记者: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湖南是制造大省,也是科教大省,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方面,湖南有何新举措?

图片

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卫东:

我们坚持“大校、大院、大企业”协同创新,深入实施校企合作“双进双转”活动,积极探索科技成果产业化“变现”的湖南路径。活动开展以来,共对接企业1683家,促成校企合作项目415个、合同金额4.8亿元,未来三年将实现196项技术创新,研发175个新产品,新增产值超160亿元。

具体来讲,我们梳理“三个清单”,着力解决校企供需信息不对称难题。专门开发了线上征集平台(网页版和微信小程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征集发布 “企业技术需求”清单2011项、“高校科技成果”清单1137项、“校企合作专家团队”清单2324个。

组织“三类活动”,着力打通校企精准对接“最后一公里”。组织500多家企业走进高校、300多个专家团队走进园区及企业,有针对性地向企业推介科技成果,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定制化咨询,在全国范围内匹配专家团队解决问题,引导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在市州建立一批区域分中心、产业创新联合体和联合创新实验室。

推动“三大协同”,着力推进制造业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以实施湖南省制造业关键产品“揭榜挂帅”项目为抓手,采取“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推动“产学研”“一条龙”“大中小”三大协同攻关,加快培育和发展富有湖南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已实施关键产品“揭榜挂帅”项目69个,完成攻关投入55.8亿元,授权专利299项,取得了大型民机车架式起落架、碳化硅晶圆双面抛光设备等一批“首台首套首创”标志性成果。

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继续实施好校企合作“双进双转”活动,促成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和校企联合攻关项目实施落地;落实好“五首”创新产品奖励政策,着力营造创新应用良好生态,让创新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让创新成果从“能用”变为“好用”,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香港大公文汇报记者:“智赋万企”行动已经成为湖南的一张名片,请问行动开展以来,我省取得哪些成就?

图片

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晖:

《省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将“智赋万企”行动作为重点任务进行部署,并列入大抓落实督查激励。全省工信系统全力支持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是高水平完善数字基础设施。组织实施湖南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累计建成5G基站17万个,长沙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优化运营,省际出口带宽提升26%,着力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全省总算力超7000PFlops,湖南省算力调度和综合管理平台试运行,实现全省算力资源优化配置和用户需求高效对接。

二是高质量健全平台服务体系。建成2个国家级“双跨”平台和121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工业机理模型超4.1万个,连接工业设备超过1200万台(套),建设数字化转型生态供给资源池,为中小企业提供“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湖南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产品数字化普及率分别达到83.8%、74.2%。

三是高标准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发布21个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应用项目建设计划,天幕、砭石等4个大模型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语言大模型)备案。湖南大学等单位完成的“超算与智算融合计算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四是高效应打造试点示范标杆。长沙、株洲、娄底成功入选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培育了3个全球“灯塔工厂”、9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4个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98个企业项目获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等试点示范,累计带动79.84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建设1901家智能制造企业、3271条智能制造生产线、2.1万个智能工位。

下阶段,湖南将纵深推进“智赋万企”行动,培育壮大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步伐。一是深化数字设备更新,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鼓励支持企业围绕典型工业应用场景,加快智能化设备和软件更新。

二是“点线面”推进融合应用,“点”上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线”上打造数字化供应链产业链,“面”上推进重点集群和园区数字化转型。

三是健全数字化服务体系,持续更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生态供给资源池,组织优秀服务商为数字化转型意向企业开展咨询诊断,全面提升数字化转型供给能力。

四是加快“人工智能+”发展,培育一批垂直行业大模型,打造一批“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深度融合。

央广网记者: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中小企业也容易遇到资金政策等方面的问题。护航、服务中小企业发展,湖南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图片

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雪:

作为全省中小企业服务的“总枢纽”“总平台”,我们重点围绕建好用好中小企业线上线下公共服务“一张网”、政策服务“政企通”平台、融资服务“湘企融”平台等方面,为中小企业做好服务。

第一,建好用好“一张网”,打造资源聚集“洼地”。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企业、企业受益发展。一方面,建强全省“一张网”。充分发挥省中小企业服务“总枢纽”作用,统筹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智赋万企”、“两重”“两新”、“一起益企”等线上线下服务活动2063场,线上服务企业400万家次,线下服务企业77624家次,其中省级层面150场,线上服务企业170万家次,线下服务企业10050家次。不断完善省中小企业服务“总平台”功能,着力提升1+14+122三级线上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质效。完成了省平台的迭代升级、智能化改造,聚集服务机构9917家,上线服务产品3万余个,累计访问量突破5亿次。

另一方面,融入全国“一张网”。我省被工信部列为全国“一张网”建设的主要支撑单位,全国“一张网”首批试点联通单位。率先实现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四级平台互联互通。在工信部开通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大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全国共3个省市)。工信部在我省召开现场会推介了湖南“一张网”经验。

第二,建好用好“政企通”,释放惠企政策“红利”。“政企通”专栏累计发布1.6万余条政策信息。日浏览量最高超过80万人次。全网年访问量近2亿人次。累计发布政策1.6万条,推出视频访谈《“厅”说政策》3季、30期,20多家省直单位负责人在线送政策,助力政策红利从“纸上”落到企业“账上”。“政企通”年浏览量达2亿次,是国办电政办“助企惠企服务专区”湖南版块涉企政策数据供给平台、“湘易办”超级服务端全量涉企政策数据供给平台,被评为全国中小企业创新服务项目、全国中小企业优秀公共服务案例、全省服务企业群众十大典型案例。

第三,建好用好“湘企融”,搭建对接融资“桥梁”。“湘企融”平台获得7个软件著作权,1个发明专利和4个商标权。共归集省直16个部门涉企数据6.2亿条,全省757.64万家市场主体全部入库,其中中小企业209万家。入驻金融机构30家,上线金融产品70款。2024年,促进中小企业与金额机构对接融资1024亿元,累计达3460亿元,帮助企业融资成本降低15%。新上线的“工信e贷”专项信用贷款产品,将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审批时间由45天缩至7个工作日。

同时,我们注重人才服务,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合作办学,开设“中小企业领军企业家研修班”等,累计为1000余家中小企业培训高层次人才3000余人次。开展直播带岗活动为万余名大学生就业牵线搭桥。

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下一步,将聚焦中小企业的发展难点堵点痛点,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丰富服务产品、健全服务生态,让企业“找得到”“看得懂”“用得好”,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助力全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迈上新台阶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实录

33557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