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计算大会新闻发布会现在开始。
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的有: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徐文立、省工信副厅长彭涛、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康镇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小燕 。他们将介绍2022世界计算大会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徐文立发布新闻。
徐文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相聚长沙,召开2022世界计算大会新闻发布会。首先,我谨代表2022世界计算大会组委会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向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媒体朋友、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谢意!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国计算产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地感谢!
计算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成为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社会文明的加速器。算盘、算筹的出现繁荣了商贸流通,计算机的出现开辟了信息时代,计算的出现使算力成为商品,无处不在,量子计算的出现又将开启新的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我们高度重视计算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发展,从基础研究、应用发展等多维度展开布局。先进计算正成为满足海量信息处理需求、重塑计算产业体系和重构全球竞争格局的重要支撑,孕育着突破发展的新变化。计算技术与产业持续演进、突破、革新、脉动,先进的计算软硬件供给体系、高效的算力算法服务平台、多元的计算赋能应用,渐趋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前沿科技解弦更张的突破变量,传统生产模式变革的强力驱动,为打造经济社会数字血脉枢纽添薪蓄能、为持续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增量,为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提供有力支撑。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我国计算产业体系愈加健全,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计算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关键软硬件取得突破,高性能通用计算芯片、加速计算芯片性能持续提升;2020、2021年计算机产量和出口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服务器销售额持续领涨全球;算力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我国超级计算机数量在全球TOP500中蝉联第一,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逐步构建;计算赋能千行百业的动能加速释放,云服务、车联网、工业互联网、能源电子、智慧城市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对产业数字化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我国计算产业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开辟发展新空间,持续释放发展新动力,为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先进计算产业发展,按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我国先进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社会智能化发展、数字经济持续壮大提供坚实保障。一是抓住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牛鼻子”。不断强化计算芯片、基础软件、人工智能等领域核心技术创新攻关,高水平持续深入推进算力供给能力建设。二是把好应用牵引的“方向盘”。加速推动赋能实体经济,瞄准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重点行业应用场景,加快先进计算基础设施和系统部署。三是激活国际合作的“融通能”。鼓励标准、技术和应用等多个层面的国际合作,积极搭建先进计算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着力打造安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和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
2022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立足百年党史新起点展望未来,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已然夯实,开拓创新的态势业已形成,融合开放的环境不断强化,计算产业即将迈入奋进新征程、开创新未来的重要节点。
值此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应迎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持续推动我国先进计算产业发展。在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世界计算(机)大会”的基础上,我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定于2022年9月16日至17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共同举办“2022世界计算大会”。大会以“计算万物·湘约未来——计算产业新征程”为主题,进一步突出高端规格、专业品质、前沿内容、赋能行业、开放合作,着力打造世界计算产业的高端盛会,搭建专业化交流、高端化对接、共赢共享的合作平台,以会促变,以会促新,以会促产,合力驱动计算产业加速发展:一是推动计算技术创新发展。当前,全球计算技术正在酝酿大变革,新的产业体系加速构建,新的计算应用蓬勃发展,这正是我国计算产业实现高质量跃升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通过大会搭建产业创新平台,汇聚国内外先进计算领域的领军人物、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以及国内外重点企业等,着力强化高性能计算芯片、高端服务器等产业链上下游交流,深化人机协作、车载计算等应用技术合作,强化量子计算、类脑计算等前沿领域创新,凝聚各方力量,聚焦“计算”本质,共同探索计算技术新风向,共启计算产业创新体系发展新征程。二是加快打造计算产业新生态。通过大会的持续举办“加火添柴”,继续推动先进计算的系统有序部署,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瞄准人工智能、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重点应用场景需求,推进传统数据中心智能化升级,加速赋能各类行业应用,持续深化动能培育、促进融合创新,助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打造,补齐配套支撑能力,不断优化“计算系统-应用-服务”的产业生态体系。三是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充分发挥大会集聚作用,突破空间阻碍,汇聚全球重点企业和行业组织,合力推进先进计算领域标准研制、技术验证、应用探索等方面国际交流合作,连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拓宽国际视野,融入全球格局,构建更为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先进计算产业发展开创合作共赢发展的新格局。
同志们、朋友们,2022世界计算大会正紧锣密鼓、有力有序地开展筹备。在部省联动、各承办单位通力协作以及与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办出面向世界、引领前沿、放眼未来的高端盛会,打造汇聚全球高端资源的高水平开放平台。
朋友们,热诚欢迎大家在炎炎暑退、清风习习的九月相聚湖南长沙,相约2022世界计算大会!我们相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2022世界计算大会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接下来,由省工信厅副厅长彭涛介绍2022世界计算大会的相关情况。
彭涛: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对湖南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关心和关注。经国务院批准,2022世界计算大会将于9月16日-17日在湖南长沙举办。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数字经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指出“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要求“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计算是数字经济的核心。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论断为我们筹划世界计算大会、推动计算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们将准确把握“三新一高”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坚持初心使命,精心筹划大会,坚持推动技术创新,夯实产业发展之根,坚持拓展融合应用,促进产业枝繁叶茂。2022世界计算大会秉持“计算万物 湘约未来”总主题,以“计算产业新征程”为主线,通过序篇、开篇、前沿篇、创新篇、应用篇五个篇章,以1场开幕式暨开幕论坛、10场专题论坛、2场创新大赛和1场成果展示呈现大会精彩内容,努力把大会办成水平更高、特色更明、影响更大、成效更好的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顶级盛会,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聚焦计算源头创新。当今世界,以先进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创新最活跃、渗透性最强、影响力最广的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历届大会始终突出把推动计算源头创新作为根本出发点,广泛汇聚各方力量,强化计算前沿技术领域合作交流。本次大会围绕数学基础与计算技术,精心设计“应用数学与计算科学”名家讲堂,“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创新专场和“算法创新与算据融通”“新型计算与绿色算力”主题峰会,邀请国内外院士、2021年图灵奖获得者等专家学者,解析技术发展趋势,发布最新智力成果。聚焦源头创新,湖南发挥超算技术策源地优势,借助大会的汇聚作用,链接国内外产学研用各方资源,不断推进计算源头创新。通过组织实施省级十大技术攻关,遴选关键产品开展“揭榜挂帅”,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持续突破高性能GPU、超高清视频算法等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了以CPU、GPU、DSP、IGBT、SSD主控、北斗导航芯片和麒麟操作系统等为代表的高端优势产品。面向先进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成立湘江实验室、北京大学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湖南分院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开展基础与应用研究,推动相关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二是聚焦计算产业培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要突出先导性和支柱性,优先培育和大力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产业体系新支柱。”计算产业是信息产业的基础。历届大会在“计算万物 湘约未来”的总主题下,始终坚持把培育计算产业作为关键着力点,从激发“计算产业新动能”到打造“计算产业新格局”再到奋进“计算产业新征程”,一脉相承、逐层递进,紧盯产业发展的热点、焦点和亟待解决的难题,加速培育计算产业新生态。本次大会围绕融合发展与数字产业化,精心设计“算网融合与数字经济”“数据赋能与北斗应用”主题峰会和“共建数字长株潭”产业对接会,邀请计算领域领军企业及企业家,共商计算产业发展未来。聚焦产业培育,湖南立足自身基础优势,加强顶层设计,出台全国首个省级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先后发布数字经济、算力支撑、计算产业等专项规划,从硬件与终端、软件与服务、新型计算与前沿计算、算力基础设施等多个维度引导和推动计算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全国计算产业重要集聚区。发挥大会的溢出效应,抓住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四个着力点”,围绕产业发展所需的“阳光、土壤、水分、空气”,推动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一批国家级园区落户湖南,吸引中国电科、中国电子、中车集团等央企和华为、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加大在湘布局,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基本形成了涵盖硬件、软件、系统、整机的产业生态。
三是聚焦“四算”一体发展。数字时代,算力、算网是基础,算法、算据是关键,互为一体、相互支撑,共同构成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本次大会强调“四算”一体发展,既突出“四算”在数字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将其贯穿于大会的各项活动和各个环节,又精心设计“产业数字化转型”应用专场,“数字治理与智慧政务”“数字驱动与先进制造”主题峰会、“马栏山杯”国际音视频算法大赛、“芯创杯”高校未来汽车人机交互设计大赛总决赛和主题展览,生动展现“四算”的发展成果和赋能成效。聚焦“四算”一体,湖南将算力作为高质量发展“三大支撑”之一,重点部署、系统推进,加快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升级改造、长沙人工智能中心、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云服务商和三大运营商资源,打造全国先进绿色算力枢纽和国际领先的算法创新中心。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完善数据治理体系,推动计算在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等方面的融合应用。锚定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新方向,加快建设以“3+3+2”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运用“大智移云”巩固提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老三样”优势产业,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现代石化“新三样”新兴产业,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打造湖南高质量发展新名片。
朋友们!世界计算大会是湖南对外开放的“新名片”,是国内外计算领域合作交流的“大舞台”,更是加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助推器”。为高质量筹办好2022世界计算大会,部省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高规格的大会组委会,目前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国内外院士专家、2021年图灵奖获得者、知名企业家等80余位重要嘉宾确认参会,中国电科、中国电子、华为、腾讯、百度、天数智芯、中科曙光、科大讯飞、奇安信、大疆、三大运营商等一批龙头企业将参加专题展览。会务组织、宣传预热等其他工作正在有序展开。
我们期盼全球计算产业及其相关领域的精英在中秋佳节之后,相聚美丽的湘江之滨、浏阳河畔,共同探索产业技术前沿,研究拓展产业发展新领域,携手共创计算及相关产业的美好明天。也恳请广大媒体朋友继续关心、推介2022世界计算大会,对大会及各项筹备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为大会盛况、为湖南乃至全国计算产业发展贡献强大舆论力量。
谢谢大家!
接下来是记者提问时间。
长沙晚报记者提问:请问前三届大会在实现“以会兴业”、推动长沙计算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成效?
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康镇麟回答: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世界计算大会是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工信部联合举办的一场专注于计算领域的世界级盛会,于2019年永久落户长沙。大会是面向全球计算产业开展的专业化交流、高端化对接、深层次合作国际平台,通过深度研讨计算产业核心技术与应用的创新发展、分享先进计算产业科技创新技术,搭建湖南先进计算产业对接合作的桥梁。总的来讲,大会在充分发挥长沙在计算产业的特色优势,进而带动产城融合新发展,形成经济增长新引擎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品牌效应逐步彰显。世界计算大会连续三届与会企业超2000家,线上线下人数达数百万人,诺贝尔奖获得者芬恩·基德兰德、图灵奖获得者艾伦凯等顶级大咖参会,30多位中外院士、100多位专家学者共同交流。目前,世界计算大会已经成为长沙先进计算产业的一张名片,能够吸引计算产业高端产业人才,形成集聚效应,助推长沙成为中部地区先进计算产业核心集聚区、计算多场景融合应用创新先导区、算力赋能辐射中心区和自主计算生态引领区。
二是以会兴业成效显著。以大会为“媒”,以论坛为“介”,务实办会,全面加强与全国各地先进计算企业对接合作,形成了一批成果。自2019年以来,由于世界计算大会持续扩大的影响力,累计吸引了国内300多家计算及相关产业企业来长沙投资布局,如世界计算·长沙智谷、中国电信“天翼云”中南基地、惠科光电、三安光电、光环新网、深信服、麒麟软件、CSDN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400亿元,有效支撑长沙市先进计算产业发展。围绕先进计算及相关产业生态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引进了湘江实验室、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湖南分院、北京大学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等高端智库,吸引了一大批高端人才来长沙创业就业。目前,全市先进计算产业拥有骨干企业1200余家,涌现了中国电子、中国电科、华为、国科微、景嘉微、奇安信、深信服等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了以央企龙头为引领、中小企业为支撑的发展格局。
三是产业基础持续夯实。长沙市成功获批国家首批“千兆城市”、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节点城市,计算产业的基础不断夯实和优化。产业布局方面,世界计算·长沙智谷项目第一区88万平米已全面动工,高新数字科研中心计划今年10月建成交付,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中科曙光硅立方已完成封顶,初步形成了“1谷+2中心+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即以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为核心打造的世界计算·长沙智谷,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人工智能创新中心2个中心,以及开福区、岳麓区、天心经开区在先进计算产业领域重点布局的多点支撑。技术创新方面,飞腾CPU、景嘉微GPU、国科微SSD固态硬盘全国市场排名第一,麒麟操作系统荣获操作系统领域唯一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载体建设方面,长沙成功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湘江实验室、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国家车联网先导区等国家级战略平台功能叠加,构成长沙先进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底座。
湖南日报记者提问:请问本届大会有哪些亮点和创新点?国内外计算产业发展趋势如何?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小燕回答:
关于本次大会的亮点和创新点,我想从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是大会内容策划方面,脉络与谋篇布局更清晰精准,专题设置更突出、更聚焦。五个篇章涵盖基础前沿领域、计算前沿技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一步提升大会的前沿性与专业性。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计算产业领军企业家和学术界权威人士,将在开幕式和专题活动上发表主旨演讲,洞察计算技术发展大势,行业关注度高、专业性强,具有计算行业发展风向标的作用。
二是大会定位方面,秉承“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的办会宗旨,赋予大会“计算风向标、产业培育地、高地加速器、成果展示台、人才引培池”五大定位。2022年,通过对大会的结构布局与内容定位进行重新梳理与布局,组委会围绕“计算风向标、产业培育地、高地加速器、成果展示台、人才引培池”五大关键词,策划名家讲堂、主题峰会、创新专场、产业对接、成果展示、创新大赛等多样化、高规格的同期活动,并将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方式来呈现。高端化方面:加大业内领军人物与权威专家的参与力度,已邀请计算领域领军人物卢锡城、陈左宁、潘建伟、张平文等两院院士,以及2021年度图灵奖获得者杰克·唐加拉(Jack Dongarra)等国内外权威专家出席大会并演讲,凸显大会“计算风向标”的特有定位。国际化方面:已邀请希捷、爱立信、诺基亚等计算产业重点的国际头部企业嘉宾出席并发言;邀请国际性奖项获得者以及国外院士参与大会各专题活动,营造良好的开放合作氛围。专业化方面:首先是技术专业化,围绕算力、算法、算据三要素,呈现计算产业新型技术、基础架构、底层技术的创新突破,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其次是应用专业化,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融合产业应用创新示范、典型场景,打造计算产业创新示范标杆;最后是成果专业化,集合各研究机构等组织力量,发布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打造计算产业先导性成果平台。
关于国内外计算产业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国内外计算产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及疫情的持续冲击,全球服务器市场凭借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强劲需求和企业市场复苏,实现高速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及中国市场服务器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9.3%和34.2%。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达到520万架,近4年年均增速达33%,在用数据中心服务器规模达1900万台,存储容量达800EB,算力总规模超过140 EFlops。在“东数西算”工程牵引下,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新开工项目达25个,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由东向西转移的良好趋势。预计“十四五”期间数据中心投资增速将超过20%,带动信息技术研发制造、通信网络、能源、数字化转型升级等各方面投资累计超过3万亿。根据我院电子信息研究所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国通用算力和AI算力将以30%和70%的年均增速实现算力规模的历史性跨越。
二是计算技术演进已步入创新变革期。当前,全球计算产业开启了新一轮的技术迭代、应用加速、以及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调整。计算硬件、软件、算法、架构等多维度技术创新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x86、ARM、RISC-V等计算体系正多路径发力;异构计算、存算一体等新型计算模式加速兴起;E级超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加快形成,算力体系向高速泛在、集约高效、智能敏捷的方向加速演进;液冷、余热利用、AI能效管理等绿色计算技术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添砖加瓦;量子计算、类脑计算等颠覆性计算技术成为酝酿发力、创新突破的前沿新阵地,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支撑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三是计算产业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先进计算技术从基础理论、底层架构到系统设计、软件算法呈现全链条集群式突破,技术演进迭代释放的巨大能量,将驱动城市大脑、智慧交通、智慧电网、自动驾驶、智能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新应用的蓄势待发,同时将进一步激活计算赋能应用,驱动计算技术在制造、交通、教育、航空航天、金融、传媒等融合型场景舞台上大展拳脚,发挥计算技术对经济社会智能化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果,为我国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添薪蓄力。
谢谢大家。
三湘都市报记者提问:下阶段湖南省如何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计算产业发展?
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彭涛回答: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湖南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进入全国前10、总量突破25000亿元。计算是数字经济的技术基础,计算产业是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为强化计算产业支撑作用,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我省发布了计算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力争到2025年,全省计算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把湖南建设成为国际领先的算法创新中心、全国计算产业重要集聚区和应用示范区。下阶段,湖南将积极拥抱“数智时代”,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咬定青山不放松,全面抓好计算产业“十四五”规划落实,推动湖南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计算产业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具体从三个方面发力:
一、聚焦3大发展重点
一是硬件与终端产业。加快迭代升级高性能CPU、GPU、DSP、SSD主控芯片,加快发展工业级、车规级微处理器、AI加速芯片、新兴存储体系等关键器件发展,大力发展计算机整机、工业计算终端、消费类终端、信息安全设备、金融电子及能源电子等行业终端产品。二是软件与服务。实施湖南省软件产业“振兴计划”,大力发展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平台软件、工业软件,不断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与供给能力,打造“高端软件自主供给+核心平台高效服务+应用场景高度开放”的软件产业发展生态。三是新型计算与前沿计算。支持下一代天河超级计算机系统的研发,发展多元异构新型计算平台,推动中小城市IP城域网与云数据中心网络、中心云与边缘云的深度融合,推进对大数据中心建设模式、IT设备、供电制冷等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搭建基于隐私计算的安全计算平台,开发面向重点行业应用需求的安全计算解决方案。加大类脑计算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布局,开展通用量子计算原型机、实用化量子模拟机等全栈产品开发。
二、组织实施6大专项计划
一是产业布局指引计划。重点支持长株潭城市群集中布局一批计算技术研发创新机构、平台,做大做强以“两芯一生态”为核心的先进计算产业;鼓励各市州提升产业协同配套水平,构建形成“一核、两级、多点”的区域发展格局。二是创新平台建设计划。聚焦先进计算原创理论、“卡脖子”关键技术、计算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高水平建设湘江实验室、北京大学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湖南先进传感与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等一批创新平台。三是重点领域突破计划。聚焦算力、算法、算据等重点领域,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发展关键环节,按照“急用先行、重点突破”的原则,滚动梳理一批卡脖子技术、颠覆性技术清单,部署一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模式开展攻关,取得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产业化科技成果,形成一批核心算法、关键软硬件产品。四是产业集群培育计划。立足我省相关与计算技术紧密关联的产业优势基础,加大央企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按照“1核心+3应用”的思路,加快打造4个具有湖南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1”是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为代表的计算核心产业集群,“3”是指超高清视频、智能网联汽车、北斗规模应用三个计算应用产业集群。五是服务能力提升计划。重点推动大数据交易平台建设,探索形成“前端有数据存储、中间有数据交易开发、后端有产业发展”的运营与服务模式。加快省级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建设,强化协同适配中心、网络安全测试认证中心和工业互联网安全应用推广中心能力建设。支持长沙昇腾生态创新中心、湖南欧拉创新中心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搭建信息/技术咨询、设计仿真、检验检测、投融资服务、人员培训、运营维保等公共服务体系。六是应用场景赋能计划。在视频文创、智能网联汽车、北斗创新应用等优势领域打造一批高通量实时算力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在智能制造、城市大脑、医药研发、种业科技等湖南省重点发展领域加速推进计算融合创新。
三、强化政策支撑保障
实施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推动出台《湖南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统筹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改革开放高地财政专项政策,从技术创新、补链强链、平台建设、重大项目、人才引育、示范应用等关键环节加大对计算产业的支持,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市州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构建省市联动的政策支撑体系。谢谢大家。
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