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要多措并举,破解经济下行压力,实现工业稳增长、提质效,促进郴州工业转型发展。
抓企业帮扶,共克时艰渡难关。一是扎实推进郴州工业企业帮扶意见实施。对于企业的困难,要尽快梳理,及时跟踪,抓紧解决,实现脱困增效。二是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强银政企合作力度,密切银政企业合作关系,金融机构要提高对工业企业的放贷比重。三是抓政策落地,切实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要对中央和省里出台的涉企优惠和支持政策进行一次全面梳理,狠抓稳增长各项优惠政策落地,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抓大项目推进,着力培育增长点。一是加强重大项目引进对接。着力引进先进制造业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和生产性服务业项目。突出加强大型企业集团对接合作,引进更多的高端制造、战略研发、总装集成项目落户郴州。二是推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继续实行市级领导联系重大工业项目,建立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推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投资规模大的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张发展、创新发展、提速发展。三是加强重大项目跟踪协调服务。认真梳理和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切实做好要素保障和服务工作,分类指导、重点推进,确保如期竣工投产。
抓方式转变,奋力激发新动力。一是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建立自主产业创新体系,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二是帮助企业创新管理模式。利用互联网模式重建企业管理流程,推动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三是支持企业质量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信誉度,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抓结构调整,加快形成新格局。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专业化、集群化发展,实施优势产业培育“5+4+3”工程,大力实施技术改造,提升有色金属、能源、化工、建筑材料、消费品工业等5大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高技术服务等3大生产性服务业,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二是加快区域结构协调。坚持工业区域功能化、差异化发展,建立产业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推动全市产业区域布局有序调整,加快形成与地区资源、能源及环境容量相适应、主导产业特色优势突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三是加快企业结构优化。既要高度重视大企业对产业发展支撑和拉动作用,继续加大整合重组力度,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骨干龙头企业;也要鼓励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着力扶持小微企业茁壮成长。
抓两化融合,强力打造升级版。一是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着力提升“两化”融合的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按照“需求牵引、多业联合、协同攻关、重点突破”的思路,以增强工业电子、工业软件和信息服务能力为重点,提升支撑“两化”融合的水平。二是深化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体系中的全面渗透、广泛应用和深度集成,建立更具竞争力的新型生产模式、组织体系和产业形态,加快建立新型工业化体系。三是不断完善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政策和引导体系。营造“两化”融合的良好发展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不断创新信息化推进机制,创新工作手段,努力开创“两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郴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首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