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3日,全球迎来了第四个世界无线电日(World Radio Day)。国家无线电办公室把今年世界无线电日的宣传主题定为:“无线电与创新”。
1946年的2月13日,联合国电台成立并通过无线电波向世界播音。为纪念这一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2年将每年的2月13日定为世界无线电日,旨在提高人们对无线电重要性的认识。
无线电波是实现信息化无所不在的唯一载体,其发展历程记载着人类信息通信技术进步的历史。借助无线电报人类实现了最早的远距离实时通信;无线广播、电视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娱乐习惯;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的出现使天涯变为咫尺;移动电话的普及将人类随时随地自由通话的梦想变成现实;无线电技术在广电、铁路、民航、交通、航天、气象、渔业等行业的应用推动了相关产业的信息化进程。无线电技术应用正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无线电是当前最具活力的领域,正处在创新发展的朝阳期,已成为推动人类信息化进程的动力之一。今天,无线电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移动通信以十年一代的速度更新,4G刚进入商用,5G已开始研究;无线电广播业务向宽带化、数字化、网络化迈进;无线电与互联网的融合展现出广阔的新天地,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车联网、移动支付、无线充电、智能穿戴设备……无线电技术与应用的创新,推动下一代信息技术演进发展,正在创造崭新的战略新兴产业,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
正如建造高楼大厦需要土地资源,无线电频谱资源是支撑无线电技术应用创新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无线电管理机构通过科学规划配置无线电频率,有效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频谱资源支撑和保障。
在第四个世界无线电日到来之际,我们呼吁全社会认识频谱资源,珍惜频谱资源,共同参与和推动无线电技术应用创新。
【创新管理 服务高铁运行】
武广高铁开通运行,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高铁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在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和保证行车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自开通以来,其专用无线电频率多次受到干扰,导致列车降速,危及铁路运行安全。为此,湖南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经过协商,决定在武广高铁(湖南段)沿线共同实施GSM—R频率网格化实时监测系统建设项目。
武广高铁GSM-R专用频率保护项目作为湖南省无线电管理“十二五”创新项目,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建设经验将向全国推广。系统建设投资总概算为1.2亿元,计划3年完成。项目建设完成后,能够实现对武广高铁(湖南段)沿线区域(600公里)GSM-R频率的实时监测,主动发现潜在或事实干扰,预防或快速消除干扰,有效减少因无线电干扰而导致的列车速度降级等情况发生,保障高铁安全平稳运行。
2012年,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在长沙举行武广高铁GSM-R专用频率保护项目签约仪式。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肇雄出席签约仪式。
【电磁环境测试 服务民航和气象】
电磁环境测试,是民航、气象等重要业务无线电频率和台站审批的依据。为了完成测试,无线电管理技术人员需要上高山、登高楼、爬高塔,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工作。他们在“三高”等艰苦环境下,辛勤工作,默默奉献,诠释着无线电管理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建设、服务党政机关的无私情怀。
【专项行动】
打击伪基站、非法广播电台
根据国家无线电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统一部署,2014年,我省无线电管理机构开展了打击伪基站和非法广播电台专项行动。
2014年上半年,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9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坚决依法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伪基站”设备违法犯罪活动,坚决依法整治影响公共通讯秩序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全省无线电管理机构共出动车辆200余台次,人员600多人次,查处“伪基站”案件34起(其中移交公安处理1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缴获“伪基站”设备38套。10月17日,我省首例“伪基站”犯罪公诉案件刑事判决在邵阳市大祥区人民法院宣判,被告人夏某犯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专项行动有效地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4年下半年,我省开展了打击非法设置无线电台(站)专项治理活动。7月,省经信委联合省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召开了全省打击非法设台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全省各市州无线电管理处在当地广电部门的协助配合下,采取上门查看设备和全面监测信号的方式,对全省广播电视频率台站进行了大范围普查,基本掌握了全省广电台站情况。全省无线电管理机构共出动车辆400余台次,人员1000多人次,查处非法无线电台站案件26起,缴获非法无线电台站设备54套,有效地打击了非法设置无线电台站的行为。长沙、常德等市州查处多起大功率非法调频电台。11月3日,在省无线电监测站支持下,长沙市无线电管理处联合公安、文化执法等部门,成功将隐藏在望城区黑糜峰以播放性药品广告为主的大功率黑广播窝点予以捣毁。
科普知识
■ 什么是无线电通信?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
无线电通信就是利用无线电波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声音、数据、文字和图像等信息的传输。无线电通信是一种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广播电视、公众通信、交通、公安、气象、防火防汛、电力、铁路调度、航海、港口、采矿、国防装备等领域。无线电通信在促进经济发展、服务公众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营运广度、深度和技术水平,已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 什么是无线电管理?
为实现合理、有效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和卫星轨道资源,国家通过专门机构,对研究、开发、使用这些资源的活动所实施的行为及其全过程称为无线电管理。它是一种国家行为,由国家授权和特许的机关来实施。具体体现在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对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的审批、频率的指配、电波的监测、设备的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以及监督检查等。
■ 无线电干扰及危害
无线电干扰是指无线电通信过程中发生的,导致有用信号接收质量下降、损害或者阻碍的状态及事实。引起无线电干扰的主要原因是非法设台。随着无线电事业的迅猛发展,无线电台站数量急剧增加,无线电干扰现象也日趋严重,特别是对航空通信、铁路通信、公众移动通信、广播电视等重要业务的干扰,直接威胁到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 2014年我省无线电干扰查处情况
2014年全省共组织无线电干扰排查128次。其中,排查公众通信网受干扰事件48起,排查广播电台、卫星电视受干扰事件43起,排查航空通信及导航受干扰事件8起,排查列车调度通信受干扰事件6起。
■ 2014年我省打击考试无线电作弊情况
2014年,全省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参加各类重要考试无线电安全保障活动233场次,共派出人员1700人次,车辆449台次,启用技术设备880套次,发现作弊信号347起,实施无线电阻断320起,协助查处作弊案件50起,涉案人员62名,查获涉案无线电设备60套,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 什么是伪基站?有何危害?
“伪基站”即假基站。设备是一种高科技仪器,一般由主机和笔记本电脑组成,通过短信群发器、短信发信机等相关设备能够搜取以其为中心、一定半径范围内的手机卡信息,通过伪装成运营商的基站,任意冒用他人手机号码强行向用户手机发送诈骗、广告推销等短信息。危害是多方面的:一是手机无法正常通信;二是发送垃圾短信;三是发送诈骗信息等。
■ 如何防范考试中利用无线电作弊?
目前,主流的作弊设备都是隐藏性高的小型无线电收发设备,用于试题获取、答案传送,如针孔摄像机、微波视频传送设备、对讲机、手机、短信接收装置、隐性耳机等。作弊设备功率小,范围有限,作弊分子一般选择考点附近的出租房、宾馆或轿车内开展作弊活动。主要防范措施:考前对考场周边的空中电波进行频谱监测,并做好记录。考试期间对各频段进行监测,发现可疑信号并跟踪,采用多点交叉定位或者信号源查找模式开展查找工作,必要时采用干扰压制方式。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