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上午,湖南有色金属(郴州)指数网站上线暨指数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郴州隆重举行,这标志着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平台建设更加完善,为提高今后郴州有色金属产品交易的话语权、定价权,扩大其影响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郴州是以有色金属而著称的资源型城市,享有“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银都”的美誉。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112种,探明有资源储量的33种;在被纳入国家矿产资源储量平衡表的35矿种中,居湖南省第一位的有17种,居前三位的有30种,其中钨、钼、铋保有资源储量均居全国首位,锡、锌保有资源储量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和第四位。在全国乃至世界有色金属特别是小金属的生产和市场需求链中,“郴州因素”举足轻重。但由于产业集中度低、产品附加值低、品牌效应低等原因,郴州有色金属产业虽有资源优势,但未形成经济优势;虽有生产优势,但未形成市场优势;虽有产品优势,但未形成价格优势。
指数研究中心筹备和研发始于2009年5月。2009年5月,在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的支持下,人民银行郴州市中心支行联合郴州市经信委创新建立了“湖南有色金属监测分析制度”,通过监测全省33家有色金属龙头企业的月度财务数据和季度景气数据,结合实地调研,获取有色金属行业运行状况。2012年6月28日,在前三年监测的基础上,选取钨、铋、锑、钼、白银、黄金、铅、锡和锌等9种在全国具有突出影响力的有色金属品种,成功编制并通过省政府、市政府门户网站平台发布了“湖南有色金属(郴州)指数”。“指数”主要由“现货价格体系“、”价格指数体系”和“景气指数体系”三大类35项指标组成,品种包括锡、铅、锌、钨、钼、锑、铋、银、金等9种,指数采样来自株冶集团、辰州矿业、宇腾有色、金贵银业等21家湖南省有色龙头企业,累计报价金属品种达45种,辐射、影响国内大型证券、期货公司等窗口部分有色金属价格指数变动。已成为郴州有色行业运行的风向标之一,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了有益参考,同时,为银行信贷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对湖南乃至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截至2014年8月上旬,指数研究中心编制发布指数周报110期,发布季度景气指数10期,专题分析报告50余篇,《金融时报》从2014年7月开始,每周开设专栏刊登湖南有色金属(郴州)价格指数为政府提供产业政策参考,帮助银行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企业生产经营信息,帮助上级人民银行把握微观经济运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湖南有色金属(郴州)指数网和研发中心的成立,只是我市将“中国有色金属之乡”提升为“中国有色金属之都”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下一步,重点要将加强指数网站和研发中心的成果运用,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日积月累的影响,在全市和全省有色金属行业形成统一的定价权,进而影响全国的有色金属特别是小金属市场,逐步掌握在全国甚至在全球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会议由郴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评主持,省经信委总经济师熊琛、郴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瞿海、郴州市政协主席陈社招、郴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张爱国、郴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向阳出席。
[来源:郴州市经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