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湖南,让百姓智慧生活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12年10月30日 10:21 【字体:
  

    在桑植县陈家河镇大棚蔬菜基地,田间全是青油油的蔬菜,“村里的远教平台帮了大忙,让我们晓得菜怎么种、如何销。去年我种的5亩菜地纯收入达到1万多块!”村民老刘提到村里的“空中课堂”,感叹不已。

    如今每天,湖南省地方海事局随时可以通过水上交通安全监控中心督查全省800多个日渡运量300人次以上的渡口及所有学生渡口的安全监管情况。

    这些都是“数字湖南”建设给百姓生活、产业发展、政府管理等领域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实惠和高效。本报记者谢功梅 通讯员彭雪枫 李如东 长沙报道

    【案例】 桑植小镇村民在家能看长沙专家教农技

    桑植县陈家河镇村民老刘告诉记者,他们村不用出门就能从湖南农大的专家那里学到烟叶、蔬菜、畜牧水产、油茶、茶叶、柑橘等农村实用技术。

    原来,桑植县与湖南农大等院校联姻联合开设了“空中课堂”,采取“统一制定菜谱、集中供应套餐、自主选修订餐”的“点菜式”学习方式,组织了200多次远程培训视频课,观看人数达8000多人次。

    同样,桑植县利福塔镇苦竹河村党支部书记、远教站点操作员覃基雄也运用远教网络平台学习技术,先后承包50亩地种植西瓜优质品种麒麟瓜,一年下来亩均纯收入达到了6000元。在他的带动下,全镇发展种植大户30多户,西瓜种植面积达300余亩。

    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被写入了《数字湖南建设纲要》,桑植县两个小镇的例子可以看作是“数字湖南”建设进程的缩影。

    【远景】 运用新技术,短信就能控制家中电器

    买了一块猪肉,却又不确定是不是“放心肉”,很多居民都有这样的感受。如今,湖南正在建立可回溯的食品药品信息系统。从去年起,省质监部门启动了食品安全溯源信息自动采集技术研究。“我们对种植、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关键环节进行标识,将各个质量关键点的数据信息实时上传到溯源平台。”湖南省质监局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龚贺说。目前,在长沙株洲等地的一些市场,可以买到有条形码的蔬菜肉类,轻轻一扫便能知道其来源。

    “当数字湖南规划蓝图实现时,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日益智慧和便捷,不仅能够通过远程教育让农村的孩子也有机会听名校老师的讲课,也能够通过电子政务网络,在家实现在线办事,获取政务服务支持和专家的指导,还能通过食品药品质量追溯信息系统,让大家吃得更加安心,用得更加放心。”省经信委主任、新闻发言人谢超英接受采访时表示。

    就在10月22日,省政府与中国电信就“数字湖南·智慧城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3年,中国电信将在湘投入280亿元与我省携手共建智慧城市。中国电信集团董事长王晓初在签协仪式上表示,目前,湖南的城市居民已逐步享受到刷手机支付水电煤气费、购物,下一步,中国电信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进一步升级智慧城市所带来的智能服务。“出门时忘了关火炉,你的手机马上会收到短信报警。同样,你只需要发一条短信,就可以远程控制家里的电视机、空调、电饭煲等电器进行开关调节……未来几年内,这一切都会逐步在智慧城市中成为现实。”

    来自省经信委的数据,目前,全省已有近300家企业完成企业信息化试点计划,与湖南电信合作,完成了3000余家“数字企业”创建任务。近5年来,全省共有200多家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提高效率:近200天的工作运用新技术只需10天

    10月27日,位于湖南大学校区内的国家超级计算机长沙中心建设工地一片紧张繁忙的场景。作为科技部批准的信息化建设重大项目,同时也是湖南信息化建设标杆项目,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将采用目前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天河一号计算设备,建成后运算能力将达每秒300万亿次。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吴泉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数字湖南建设的“龙头”,超级计算中心在数字湖南建设中的作用明显。吴泉源举例说,在动漫制作过程中,使用传统的工作平台,全部渲染完一部时长2个多小时的动漫需要28周,但如果调用超级计算中心的计算资源,整个过程只需要10天。  

    智能管理:小小芯片能避免水管煤气管被挖断

    其实,不仅仅是对百姓个人、企业发展,数字湖南建设对政府实现社会智能管理的作用也开始突显和大幅提升。

    今年4月,湖南省800多个日渡运量300人次以上的渡口及所有学生渡口视频监控系统全部安装到位,现在每天,通过湖南省水上交通安全监控中心,湖南省地方海事局随时可以督查渡口一线的安全监管情况。“监控数字化平台建设,使管理效能更高,效果更好。”省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在媒体上看到诸如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被施工挖断的消息。目前,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刚刚初步建成的“数字湖南”地理信息基础工程,正日益成为政府部门在园林绿化、地下管网、地灾防治等方面的“得力助手”。省国土资源厅总工程师彭悦介绍,未来甚至可以在开挖机配上一个小小的数字芯片,准确接收到城市地下管网的安装数据,从而及时避开地下管网。假如长沙市某处燃气管线泄漏,利用“数字湖南”地理信息共享机制相关部门可迅速查到就近阀门并予以关闭。

湖南软件业务收入增速中部第一 

    记者从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了解到,近年来湖南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2011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310亿元,增长63.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44.7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湖南工业继机械、石化、食品、有色、轻工、冶金、建材之后的第8个千亿产业。

    湖南省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相关人士介绍,湖南正在抢抓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信息化建设被湖南省决策层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湖南信息产业发展速度前所未有。今年上半年,我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速居全国第3位、中部第1位,软件业务收入增速排名全国第5位、中部第1位。

    而在“十一五”期间,湖南信息产业发展同样取得了快速发展。信息产业年均增长23.8%,其中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居全国第一,电池片产能居全国第四,软件产业连续7年居中部第一。取得了湖南“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北斗卫星导航关键设备等一批标志性信息技术科研成果;形成了省、市、县三级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入选了“国家移动电子商务试点示范省”、“农业农村信息化试点示范省”,长株潭成为国家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和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       

“十二五”末 湖南信息产业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

    根据《数字湖南建设纲要》和《数字湖南规划(2011-2015年)》,到“十二五”末,湖南要建成覆盖城乡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产业成为先导性支柱产业,信息技术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化发展水平总指数达到0.8以上,数字湖南基本建成,对全省经济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明显增强。

    根据《数字湖南建设纲要》,到2015年,湖南将建成全省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体系;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发展,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化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向纵深领域推进;电子政务体系完备和应用普及,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形成并不断向基层延伸;数字文化实现繁荣发展,建成数字文化资源共享平台,传统文化产业得到改造提升,新兴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
                                                                         [来源:10月28日潇湘晨报 责编:杨兰娟]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数字湖南,让百姓智慧生活

767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