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经信委发布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报告(2012年)显示,全省现有29个国家级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4633.5亿元,同比增长25.1%。其中,9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实现销售收入2902.9亿元,20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实现销售收入1730.6亿元,示范基地的聚集效应显现。
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省经信委自2009年开始,组织开展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截至目前,已有长沙经开区、株洲高新区等9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湘潭经开区、衡阳松木工业园等20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涵盖装备制造、原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军民融合产业等多个领域。
经过培育发展,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主导产业优势突出。每个示范基地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支柱产业,部分示范基地主导产业规模和水平处于国内行业前列。如,长沙经开区工程机械产业产值占全省该产业3/5,株洲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技术研发中心,长沙雨花工业园节能汽车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株洲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的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占国内90%市场份额、工业燃气轮机组占国内50%市场份额、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占国产转向器的70%以上。
示范基地两化融合稳步推进。9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规模以上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主要环节的信息化应用,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其中,长沙经开区、衡阳高新区、株洲高新区、长沙雨花工业园4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业普及率达到100%。2011年,9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178.53亿元,同比增长47%。
另外,29个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在创新能力、节能减排、产业聚集、发展环境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喻茂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