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文化发展新引擎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12年01月04日 08:08 【字体:
  

    【《纲要》摘登】

    大力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推动数字文化繁荣发展。深化信息技术普及应用,促进传统文化产业改造提升,加快发展创意设计、数字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进信息技术与湖湘文化的融合发展。大力支持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数字博物馆、数字艺术馆、数字科技馆和数字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强互联网管理,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导向,营造和谐网络文化发展环境。

    【嘉宾解读】

    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南大学中国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柏定国

    信息技术为文化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数字湖南建设纲要》提出,要深化信息技术普及应用,促进传统文化产业改造提升,推进信息技术与湖湘文化的融合发展。要实现传统文化产业向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变,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

    以湖南的传统产业浏阳花炮为例。在国际市场上,单独销售一颗浏阳花炮,只能卖上几美元。但加入先进的数字化信息技术,配上音乐、旁白等光、影、色的“共同作用”,一场专业的烟火燃放主题表演的价格可以达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美元,这两者的价格相差具有天壤之别。

    谁能想到,一颗颗小小的烟花能产生这么大的效益?这就是将数字信息技术注入传统文化产业后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时代,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谁的文化产品就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未来几年,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湖南将依靠数字技术建成文化创意支持平台,提供数据分析、创意开发和管理监测,为文化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数字化让老百姓生活更“有意境”

    农民想找本书看,农家书屋的4000余册书中却没有需要的;镇上的学生想看刚上映的大片,县电影院却买不起胶片版权……当前,我省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在资源配置、总量建设等诸多方面均有待加强。

    《数字湖南建设纲要》中提到,要建设一批数字内容素材库,推进文化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推动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成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覆盖城乡、传播快捷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现有铺设到村(社区)的远教中心平台,为每个村(社区)打造一个海量存储的“信息港”。

    这样一来,湘西大山里的中学生用鼠标轻轻一点,就能360度地观看省博物馆内西汉金缕玉衣展品的全部细节及背景说明;永州市民坐在家中打开电脑,就能欣赏到湖南大剧院正在上演的话剧表演……当公益性数字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后,老百姓的日子会更“有意境”。

    管理网络就是建立“规则”

    “伤不起”、“有木有”、“卖萌”……2011年,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的流行语诞生。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网络语言,已然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语言。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我们与世界沟通的主要渠道。在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网络文化日趋朝着多元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

    《数字湖南建设纲要》提出加强互联网管理,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倡导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重点就是完善“规则”建设。

    这种“规则”首先体现在对网站的监管上。要尽快建立适应各类群体需要的网站,根据不同群众的特点,创造多种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服务网民,覆盖社会。

    其次,要牢牢掌握宏观导向的主动权,通过正确的导向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要切实加强对输出、输入信息的管理和监控,规范网络行为,惩治网络犯罪,使网络成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抵御低俗不健康内容的窗口。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喻茂宁)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信息技术,文化发展新引擎

76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