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关键之年。抓好项目建设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各级各部门应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切实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为推动科学发展和“四化两型”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切实增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项目建设力度决定经济发展速度,项目建设水平决定经济发展质量。我们必须从全局的高度,将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坚持不懈加以推进。
这是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载体。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仍然十分复杂,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还很脆弱、很不平衡,国内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增速明显放缓。湖南工业经济受制于能源保障等多重困难增速回落,规模工业增幅在全国排位下滑。我们只有通过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才能扩内需、保增长,在各地竞相发展的大潮中争先进位。
这是贯彻中央和省委新要求,转方式、调结构的有力抓手。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四千工程”,有力支撑和带动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践证明,抓好项目建设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有力抓手。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中央和省委作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部署。贯彻中央精神,我们必须紧紧扭住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不放,通过增量投资改变存量结构,在全省上下形成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的共识共为。
这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盼,促就业、惠民生的基础工作。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既是加快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我省人口多,只有加大投资,多上好项目,才能缓解就业矛盾,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同时,可以有效促进节能减排,防止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由此可见,只有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才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更充分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把握规律、突出重点,着力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攻坚战
今年以来,由于生产要素供应紧张、建设成本大幅增加等原因,年初确定的战略性产业100个重点项目建设进展不太理想。各级各部门各企业务必高度重视,强化措施,积极应对,全力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
加强统筹,千方百计争取项目。着眼于加快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抢占世界经济发展制高点,认真谋划一批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投资强度大、就业容量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能够发挥比较优势、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拓宽项目建设思路,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导向,紧紧围绕国家重点支持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开发储备一批项目,并争取进入国家“笼子”;主动调整招商策略,积极探索“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新途径,有针对性地引进与区域龙头企业、主导产业相关联、相配套的项目;立足本地产业基础、资源优势,激发民间资本活力,因势利导新上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抓好项目跟踪落实,变“纸上项目” 为“落地项目”,变“围墙项目”为“建设项目”,变“空巢项目”为“达产项目”,力求取得最大效益。
综合施策,攻坚克难建设项目。各项目建设单位要根据各地安排部署和项目建设任务,制定详细工作计划,确定合理工期,把握时间节点,加大推进力度,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争取尽早完工、投产达效。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不断改进和完善招投标程序、方法和监管方式,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和工程建设程序,强化管控、规范运作,实施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和把关,确保项目优质安全。各级各部门要把企业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想方设法破解项目建设中的用电、用地、融资、用工等要素供应难题,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完善服务,优化环境推进项目。牢固树立服务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就是服务经济发展的理念,增强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对于已出台的优惠政策、做出的承诺,必须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真心实意为企业“松绑”、“减负”;对影响和阻碍项目建设的人和事,要严厉打击,绝不手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扶持培育好一批产业配套型中小企业,推动产业集群化、模块化发展,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健全配套协作体系,以此吸引更多大企业、大项目的入驻。树立经营园区的理念,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搭建园区融资平台,围绕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发展,用市场化方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项目承载能力。
健全机制、强化保障,全面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任务
近年来,我省在抓重大项目建设方面探索了一些好的做法。后阶段,要继续在健全机制上下功夫,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项目建设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定期听取相关情况汇报,研究出台有关扶持政策;党政主要领导对于重大项目,既要挂帅,也要出征,要亲自参与项目引进,亲自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建立健全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完善牵头领导、责任单位、项目单位“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合力抓好项目推进。
强化部门协同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牵涉众多部门,需要各部门紧密配合协同推进。发改、经信、科技、商务、国土、财政、环保、建设、规划等部门,要强化协同配合,共同抓好项目手续报批、优惠政策落实、区域规划调整、创新平台建设、招商引资指导、土地指标保障等工作。行政执法、司法、监察部门要规范执法行为,整顿经济秩序,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宣传部门要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的跟踪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其他各有关部门都要立足各自职能,强化协同作战,为项目建设多作贡献。
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各级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强化动态管理,加强督促检查,及时通报情况,敦促有关单位加大推进力度。抓紧建立并不断完善考评体系,实行“定期通报、年终考评”,并将其纳入政绩考核和干部年度考核内容,坚持在项目建设中考察、识别和锻炼干部,决不让在项目建设一线埋头苦干、业绩突出的人吃亏。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杨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