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9日,省中小企业信用与担保协会召开“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情况汇报会”,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省政府金融办、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湖南银监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认真听取了省中小企业信用与担保协会关于当前全省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情况的专题汇报。
省中小企业信用与担保协会在对我省7个地市、60多家担保公司的走访和调查,形成了《关于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情况的汇报》(以下简称《汇报》)。《汇报》认为,目前我省融资性担保行业总体形势是好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担保业务增长较快,资本金的放大倍数逐年提高。2010年担保总额325亿元,比2009年翻了一番;今年上半年担保总额达到307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二是风险控制良好,拨备充足。今年上半年,统计的79家担保机构在保余额223亿元,代偿余额1.68亿元,代偿余额占在保余额的比重为0.75%;提取的各项风险准备金总额达10.5亿元,足以覆盖风险。三是多数融资性担保机构运作规范。四是社会贡献突出。今年1——6月份,共为9526户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307亿元,新增贷款担保123亿元,被担保中小企业新增销售收入492亿元,新增利税29.5亿元,新增就业37.88万人。《汇报》也反映了当前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大量冠名“担保”字样但不能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机构存在违规和违法行为,对整个融资性担保行业产生了负面影响。二是担保机构与银行的合作不顺畅。依然存在准入门槛较高,逐笔缴存保证金、放大倍数低、担保贷款利率上浮、风险分担难等问题。三是担保机构盈利水平低,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四是政策的落实及政务环境有待改善,主要体现在反担保物抵押登记难,免税政策到位难,征信信息查询难等等。五是担保行业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建立,人才短缺。六是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就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的规范发展,《汇报》提出了七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协调银行与担保机构建立平等互利的合作机制。二是进一步改善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三是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对担保机构的补助力度。四是引导和鼓励担保机构创新担保业务,实现可持续发展。五是加大培训力度,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六是完善再担保体系,为担保机构增信分险。七是完善管理体系,加强行业管理。
委党组成员、省中小企业局局长黄东红对省担保协会的调查报告给予高度肯定,认为其对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就汇报中提出的建议提了几点意见:
一是充分肯定“十一五”时期,我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所做的贡献。二是建议会同省金融办报请省政府同意,成立融资性担保行业规范发展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加强对行业的监督和管理。三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有关部委《关于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规范发展的意见》尽快制定我省的实施办法。四是开好银保合作洽谈会,协调好银保合作关系。五是要加强融资性担保行业管理和自律,发挥中介的监督作用。出台担保机构信用评级办法,组织开展担保机构的信用评级。六是进一步完善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管理办法,重点扶持规范的、实实在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担保机构。七是建立统一的统计监测平台。
(来源:融资服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