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我省隆重召开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会议一结束,省经信委主任、省非公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谢超英,就促进全省非公经济发展接受了湖南日报记者专访。
“非公经济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湖南中作出了重要贡献。”采访中,谢超英用“速度快、质量高、结构优、贡献大”12个字概括“十一五”时期我省非公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速度快。去年全省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突破9000亿大关,总量是2005年的2.2倍,“十一五”年均增长16%;非公工业增加值“十一五”年均增长22.3%。
质量高。非公企业中,科技企业持续增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名牌大量涌现。
结构优。目前,全省非公经济三次产业构成为6.5∶52.6∶40.9,呈“二三一”的良性结构。
贡献大。去年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6.3%,实缴税金占全社会实缴税金的51.8%,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86.3%。
我省已绘就非公经济“十二五”发展蓝图。2011年至2015年,非公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15年,非公经济增加值总量达到17000亿元以上,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60%以上;非公经济实缴税金年均增长20%以上;非公经济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年均增长3.5%以上。
展望前景,谢超英说,到“十二五”末,全省非公经济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能力将明显增强,信息化水平将大幅提升,产业集群发展也将加快,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谈到“十二五”全省非公经济发展的具体思路,谢超英说,“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全力贯彻落实和完善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发展、调整结构、转型升级为主线,以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以推动全民创业、实施成长工程为重点,以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为基础,实现非公经济科学发展,促进“四化两型”建设。
当前,我省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一些难题。例如,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过快,特别是劳动力成本明显提高和生产要素成本上涨较快;人民币持续升值,对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带来很大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加大,特别是今年货币政策回归常态,信贷投放规模缩减,对中小企业的影响首当其冲。同时,中小企业负担依然较重,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仍很艰巨。
如何帮助非公有制企业破解这些发展难题,谢超英说,省经信委将继续大力支持创办中小企业,提升全省非公经济整体实力。一要继续改善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全面贯彻落实、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措施,加大对非公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社会负担。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条件。二要培育和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突出抓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服务网络和服务设施。搭建质量服务、信息、技术、人才、生产经营、运行监测、信用体系等平台。三要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加大政府协调服务力度,设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落实差别化监管政策,提高对中小企业信贷资金的投放比例。鼓励开展金融创新和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产品,不断创新和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