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株洲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30.93亿元,同比增长30.4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实现78.03亿元,稳居全省第二;税收收入完成98.69亿元,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较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
“在收入规模明显扩大的基础上,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收入质量稳步提升,成为2010年财政总收入的突出特点。”株洲市财政局局长谭可敏表示。
引导财源建设,做大收入“蛋糕”,财政杠杆和资金对财源建设的引导作用十分关键。为推动城市、产业提质,该市财政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重点支持了“5115”工程、轨道交通产业园和电动汽车产业等城市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了新型工业化和园区攻坚。同时,兑付家电、汽摩下乡补贴资金,推动家电、汽摩以旧换新政策,拉动了城乡消费需求。
在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充分引导下,该市各领域资金大量投入到“三大战役”、“两型”社会建设和促进消费需求等领域中,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显着提升,经济发展与财政增收的良性互动日益显现。
与此同时,全市各级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大力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主体税源增长稳健。去年,全市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3个主体税种,分别入库42.17亿元、18.28亿元、10.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9%、25.4%、37.2%,。
去年,株洲市完成税收收入98.69亿元,比上年增加25.39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实现了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的双增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