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以来,面对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要求和历史罕见的冰冻灾害等自然灾害、生产要素和生态环境深度制约、世界金融危机等复杂形势,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一化三基”战略,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省第一推动力,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经济加速发展,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突出表现在:
1、发展速度加快。“十一五”前四年,全部工业、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以年均18.1%、20.8%高速增长,比“十五”时期快5.5个、1.8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年均增速比GDP快4.3个百分点。“十一五”全部工业增加值3900亿元的规划目标提前两年完成(2008年实现增加值4310亿元)。根据对今年的数据预计,2006-2010年,我省规模工业企业以年均递增1300户扩大群体。预计到今年底,全部工业增加值、规模工业增加值、技改完成投资达到6100亿元、5800亿元、3000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7倍、3.5倍、5.2倍。
2、质量效益提高。企业盈利实现“倍增”。2010年,预计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7700亿元、利税2000亿元、利润790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3.9倍、3.7倍和4.2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稳步增强。R&D投入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0.68%上升到2009年的1.18%。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十一五”规模工业能耗下降25%的目标提前一年实现。
3、主导作用增强。全省工业化水平稳步提高。全部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05年的33.3%提高到2009年的36.9%,今年前三季度达到41.7%。工业经济成为富民强省、科学跨越的主力军,今年前三季度,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7.5%,创历史新高。在工业经济强劲增长带动下,全省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有力促进了财政增收、就业增加。“十一五”前四年,工业企业实缴税金占全省财政总收入分别为48.8%、48.4%、47.2%、43.7%(2009年因减税等因素),规模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增加72万人左右。
4、竞争能力提升。通过大力推进“双百工程”和“四千工程”,机械、石化、食品、有色、轻工、冶金、建材等7大产业产值先后过1000亿元,工程机械成为全省第1个产值过千亿元的子产业。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成为第一个过千亿元的产业集群。长沙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过千亿,长沙经开区等产业园区加快向千亿园区迈进。目前全省过百亿工业达到12家,预计今年华菱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00亿元,中联重科、三一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亿元。通过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十一五”期间,先后与70家央企成功对接,引进项目187个;引进世界500强工业企业16家。华菱集团、湖南有色、中联重科、三一集团等企业走出国门开展并购或投资办厂。企业自主创新活跃,2006-2009年,全省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累计达到7353件,授权量达到8947件,连续4年居全国前14名。品牌创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居中西部地区前列。
5、结构调整优化。优势产业优势更加明显,装备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22.36%。其中,装备工业中68.02%的增加值集中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电工电器、汽车及零部件等优势领域。产业集聚发展步伐加快,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集聚的载体和平台作用不断增强。2006-2009年,园区规模工业生产年均增长25.0%,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占当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2005年的17.8%、4.5%提高到2009年的36.6%、11.9%。产品创新提速,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由2006年989.3亿元上升至2009年的1858亿元。全省新型干法水泥所占比例由2005年的13%提高到65.1%。高耗能行业比重稳步下降,2009年,全省规模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34.9%,比重比2005年下降6.1个百分点。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加大。“十一五”期间,对洞庭湖造纸企业进行关停整治。今年,按照国家和省里下达的任务,完成92家企业和落后生产线的关停。所有制结构继续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GDP的比例、非公有制规模工业企业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例由2005年的50.2%、45.2%分别提高到2009年的54.9%、57.7%。
6、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数字湖南”建设稳步推进,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全国唯一的移动电子商务全网手机支付平台建成,用户规模达2300万,预计今年将超过3000万。信息网络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长株潭通信一体化成功升位并网。到今年10月,全省电话用户总数4286.2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380.7万户,分别是2005年的1.7倍、2.9倍。两化融合工作深入推进,重点企业信息化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由2005年的0.8%提高到2009年的1.5%。
“十二五”时期,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确立的“四化两型”战略部署,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数字湖南”为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信息化,增强新型工业化带动能力和信息化支撑能力,推动全省工业经济和信息化长期又好又快发展。为确保“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在2011年开好局、起好步,我们将紧扣发展形势,把握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强化发展举措,突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四千工程”、加快“数字湖南”建设等三大重点,着力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大力抓好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全力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努力改善要素保障和协调服务,为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全省科学发展新局面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