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长沙重大项目投资超5000亿 政府资金倾向民生
11月30日,长沙正式发布2009年重大建设项目:算上中央在长项目,长沙明年将安排重大建设项目322项,涉及安居、产业结构调整、交通等十大工程,总投资5636亿元,其中政府预计投资1425亿元,是2008年168.15亿元计划的近十倍。
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表示,项目的尽早实施和竣工,对于长沙增强发展后劲,全面提升水平将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占十大工程最大比例
“这332个项目,涉及到十大工程,重点将解决交通、安居工程、生态环保等民生问题,解决长远发展的后劲问题。”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介绍,项目编排半年前即已开始,每一项都经过科学认真的多轮论证。既要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又要切实加强投资引导、提高投资效益,既要积极促进当前经济增长,又要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十大工程分别是安居工程、畅通工程、生态节能工程、品质工程、文化工程、重点片区工程、民生工程、交通能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产业发展项目。
从预计总投资情况来看,产业发展项目占最大比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上农业产业化,明年预计投资484.2亿元。其次为畅通工程,计划投资为223.5亿元。生态节能则是明年投资的第三大工程。
政府1425亿元重点砸向民生工程
张剑飞接受采访时说:“项目(资金)投在什么地方,体现了我们的价值取向。”
占最大比例的产业结构调整,资本主要将来自企业。长沙市政府拿出来的1425亿元,重点将“砸”向跟老百姓利益攸关的民生工程。
比如放在第一位的安居工程,长沙把棚户区改造作为重点,一方面老百姓可以马上改变居住条件,同时又支撑了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反过来说,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又促进安居工程的进一步改善。比如畅通工程项目,则包括10条路、5座桥,4个隧道的建设。
“如果我们的城市到处都拥挤,每天上下班要花很长时间,带来的空间污染、时间消耗都是不利于群众的。”张剑飞认为,长沙市政府的5个倾向原则,体现了5千亿投资的价值取向:向调整产业结构倾斜、向增强城市长远发展后劲倾斜、向民生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倾斜,向生态环境保护倾斜。
项目法人制确保每分钱花在刀刃上
所有这些项目要在长沙落户、落实和落地,投入来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长沙市政府预计投资的1425亿元,只占到总投资的25%,其余资金从哪里来?
陈润儿有自己的算盘:“政府投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带动、撬动、增加社会投资。”
长沙市2009年重大建设项目的投入结构将坚持三个“一起走”: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一起走,金融资本与民间资本一起走,外来资金与本地资金一起走。
真正实施时,所有项目都将实施项目法人制,一部分公共项目实行在建制。“我们要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张剑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