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当万物弥漫着成熟的芬芳时,高斯贝尔再次飘荡出丰收的旋律。 世界第一款神经传导手机在高斯贝尔顺利下线。凭借这款拥有7项专利和神经导音技术的手机,高斯贝尔一举登上了手机行业的技术颠峰。当人们把火热的目光投向“高斯贝尔”时,谁能想到,这距离高斯贝尔获得手机牌照还不到一年的时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面对纷至沓来的国内外订单,此时,高斯贝尔人真正体会到了这句的含意。 聚焦规划激活大棋盘 成长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长久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国产手机就与低质量画上了等号。历经十几年的摸爬滚打,尽管国产手机的质量已经相对稳定、技术方案愈加成熟、ID设计愈加漂亮、成本一降再降,但依然拯救不了国产手机整体销售利润的持续低迷。对于国内生产手机的企业而言,手机市场是一个沼泽,稍有不慎便会滑向深渊。 这种境况同样困扰着高斯贝尔。去年8月,公司获得了湖南省第一块手机牌照后,新成立的手机事业部满怀激情投入手机市场,却遭遇了从未有过的低谷。日益攀升的亏损额、不断积压的成品让集团董事长刘潭爱的额头越蹙越紧。 “凭借公司在卫星电视、数字电视、无线监控的成功经验和整合资源的能力,我就不信做不好手机!”在手机陷入困境的时候,这位高斯贝尔的龙头人物亲自担任手机事业部的总经理,扛起了搏击手机市场的大旗。 经过不断讨论分析,公司总结出高斯贝尔手机的失利原因在于陷入了国产手机发展模式的怪圈:国内手机企业都从设计公司购买PCBA,大多没有自主研发。这种“拿来主义”战略带来的结果是技术方案产品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而模糊的市场定位更加剧了竞争力的弱化。 但是国产手机也不是一无是处。 “国内市场对国产手机的需求越来越大,有些市、县级市场,几乎看不到洋品牌产品。这主要归功于国产手机物美价廉、 市场推广得力。”刘潭爱继续介绍说,“手机行业发展的秘诀是‘新’和‘快’。‘新’指外观、技术创新;‘快’指踏准市场节点,事事领先别人半步。如今,手机已经从一个耐用品和奢侈品逐渐变成一个快速更新的时尚消费品。抓住这些手机市场风向标,才能赢得发展先机。” 一席分析,为高斯贝尔手机的发展拨开了云雾,同时也找到了一块起飞的“跳板”。 “我们要高举民族品牌大旗,做一个有品牌理想的手机‘水货商’。一方面学习‘水货商’的敬业精神和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要团结和引导‘水货商’向正确的品牌方向发展。”刘潭爱话语铿锵。 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也在反复商讨中日趋明朗:在研发方面走差异化道路,既要设计出突显个性的ID,同时根据客户的需求完善定制功能。二是满足多层次的需求,全力打造中低端市场的GOSPELL品牌和走高端市场路线的G尚品牌,用大众化品牌保护高端产品。三是通过卖主板技术和提供售后服务的方式,使更多的大客户团结在高斯贝尔的品牌旗下。 高斯贝尔人的热血沸腾了……对于一个立志在硝烟四起的手机市场成为一方“诸侯”的国产手机企业来说,建立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划比注入多少资本更重要! 主打研发捷足最高峰 手机产业发展的困难在研发,希望也在研发。 打开高斯贝尔手机困境有一个很重要的人,他就是现任手机事业部研发总经理何从华。 2007年9月,刚到公司的何从华面对当时的境况心情特别复杂:没有供应商资源、手机元器件的采购价格较高、没有现成的样机、没有现成的主板,客户资源严重缺乏,手机研发举步维艰。 最初定的两个研发项目———G521和G518就由于启动时客户的缺失而面临着失败的危险。为了打开局面,何从华和营销总监吴伟用电脑画了一个主板图样四高斯贝尔神经传导手机GS920处拜访客户,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最终拿下了2万台的订单。这也成了高斯贝尔的手机研发的特殊现象———项目先有订单再进行研发。“这种先拿订金的做法也让我们降低了项目风险。”何从华介绍说。 G521下线后,销售就以每月2万台的冲势给手机事业部打了一剂强心针。尝到自主研发甜头后,何从华又瞄上了下一个目标———神经传导手机。 经专家评估,神经传导手机研发出来后1一2年内,其全球销售利润将超过上千亿元人民币。这无疑是手机人心目中巨大的财富梦想。 当时摩托罗拉、日本的DOCOM已经在着手研发神经传导手机。那些知名企业都还没能研发出来,高斯贝尔能行吗? 董事长迟疑了,研发再次陷入了困境。 何从华又自己“偷偷摸摸”干上了。同样是一张电脑画的图片,香港黑莓集团听完这个项目设想后,立即把30万订金汇到公司的账户上。 看着何从华进行市场调查后的缜密数据,面对潜在的巨大市场,刘潭爱不禁也折服了,他对何从华说:“你就放开手干吧!” “时间就是金钱。谁先研发出来手机‘神经传导’技术,谁就抢先占领这块金矿。”手机人事部经理张桑说。 为了抢先一步,手机研发团队拧紧了发条,没日没夜地实验。晚上10点多,办公室里依然灯火通明。研发工程师们都熬红了眼。 功夫不负苦心人。历经1个多月的反复实验,神经传导手机终于由图纸变成了现实。消息传出,业界掀起了巨大波澜。 几乎每天都有记者到公司采访,考察的团队络绎不绝,客户蜂拥而至。中央电视台、羊城晚报等媒体的报道中不约而同地都有这样一些激动人心的评价性文字:国产手机新的技术颠峰。神经传导手机还没批量生产,公司就已经接下了150万台的订单。人们不禁惊呼:一个手机产业的新星正在升起! 着力销售扬帆新征程 “高斯贝尔有两台‘发动机’,一个是研发,另一个是销售。我们的手机销售是采取整机和主板销售互补,双品牌运作和内外贸并举战略。”刘潭爱说。 先进军湖南市场,再全力推向全国———高斯贝尔人为自己立下了这样的高度和标杆。在这个引弓待发的格局上,高斯贝尔亟需寻找到有效的销售渠道作为发力点。 在反复衡量比较之后,高斯贝尔人将目光紧锁三大销售渠道:一个是传统渠道,通过省市各级代理商销售,同时直接与手机卖场合作;一个是利用公司的卫星电视销售渠道销售手机;还有一个是新兴渠道,通过互联网和电视购物平台进行销售。如今,高斯贝尔已经与湖南邮政确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借助湖南邮政强大的网络销售手机。 然而5月份,手机事业部却意外遭受了一次挫折。“由于3月份的手机订单达到了10万台,当时头脑就有点冒进思想,备的料特别多,结果5月份出现了大量库存,直接导致整个事业部运转吃力。后来采取小批量下单、多次运转才缓解了资金紧张。”何从华说。 这一次事件给高斯贝尔人敲响了警钟。为了避免手机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风险,手机的生产销售转向了小批量多下单的“小步快跑”方式。 稳健的生产销售政策立竿见影。“现在手机事业部所有的亏损已经减少到20万,下个月我们将努力实现神经传导手机的订单跨过200万台的大关。那样就可以实现扭亏为盈了。”何从华的目光熠熠,“神经传导手机这块跳板已经让我们成功跻身国内一线品牌,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个平台,明年力争跨入国内手机企业前10强。目前,创维、康佳、长虹、UT斯达康等许多国内外企业纷纷与我们洽谈神经传导手机技术的合作事宜,将来我们手机事业部要为高斯贝尔在深圳再添一座新厂房!” 听着高斯贝尔人从滚烫的胸膛迸发出来的豪言壮语,我们相信,高斯贝尔,梦想永远在高处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