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模式提高农民种粮效益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08年10月29日 08:48 【字体:
  
湖南长沙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模式提高农民种粮效益
 
 
 
    湖南省长沙市以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粮食生产合作社为纽带,鼓励农民以稻田入股、租赁等方式,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模式,有效地稳定了粮食播种面积,提高了农民种粮效益。

    长沙市是重要的稻米主产区,全国闻名的“四大米市”之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务工收入快速增长,种粮比较效益相对下滑,在一些地方,稻田抛荒和双季改单季的“隐性抛荒”有所抬头。

    “国家要粮食,农民要效益”,如何破解这一难题?长沙的对策是大力发展优质稻产业化经营,通过一批龙头企业带动粮农由“分散种粮”向“集约种粮”转变、由种普通稻到种优质稻转变,既保障了农民的利益,提高了粮食品质,又壮大了龙头企业,真正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效之间的“双赢”。

    湖南金霞粮食产业有限公司是长沙市最大的优质稻米开发龙头企业之一。这家公司在长沙县果园镇租赁了1000多亩稻田,作为公司最顶尖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当地农民告诉记者,金霞公司租赁的稻田每年租金为600元,高于当地农民自发流转土地所获的租金;当地农民还被公司聘为稻田管理人员,每月工资不低于600元。

    对于金霞公司的做法,果园镇许多种了一辈子田的老农不解,“这么高的成本,还怎么赚钱?”金霞公司负责人谢文辉对此的解释是,公司以高价租赁农民的土地,看中的就是这里得天独厚的温光环境和水利条件,公司在基地完全用有机方式种植的“沁香一号”稻米,在市场上每市斤可以卖到24元,几乎是普通优质稻价格的十倍。公司不但不赔,反而大有赚头。

    “要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关键是让种粮有利可图,大力发展优质稻就是个很好的路子。”谢文辉告诉记者,目前金霞公司已在长沙望城、宁乡以及邻近的岳阳、常德等地建立了14万亩优质稻基地,与5万农户签订了收购合同,优质稻收购价格比常规晚稻高出30%至40%,仅此一项,基地粮农每年增收2000万元以上。

    除直接租赁农户土地和发展订单收购外,长沙市还积极扶持鼓励农民成立种粮合作社,通过合作社作为中介,与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密切联系。望城、宁乡、长沙县等地,这种“农民以地入股、集体合作经营、企业订单收购”的种粮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农民参与。

    在长沙县开慧乡粮食产业园,前来送粮的农户笑开了花。与国家规定的晚稻收购指导价相比,农民卖粮的价格高出了30%。产业园负责人王杜平介绍,开慧乡境内三个村级粮食合作社均为湖南省金山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的优质稻签约生产基地,合作社所有社员均由公司提供稻种、监督种植,再按高于国家指导价的价格统一收购。

    虽然订单收购价格比国家指导价高出30%,可粮食企业并没有吃亏。由于签约合作社的粮食播种、施肥、灌溉、收割均由基地全程监控,粮食的产量和品质得以保证;农户单独买肥料、农机不划算,而基地实行规模化采购、集约化生产大大降低成本。土地集中连片,管理起来也方便多了。

    合作社与农户结成牢固的利益共同体,龙头企业得到了充足粮源和质量保证,迅速发展壮大。据了解,目前长沙市已有盛湘米业、隆平米业、金山粮油、金霞粮食等12家企业被列入国家和省级优质稻米开发龙头企业。在它们的带动下,长沙市优质稻播种面积已占全市水稻播种总面积的75%,全市成立了20多个粮食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3510户,在37个乡镇直接建立优质稻核心企业基地28万亩。

    企业与农民双赢,长期困扰地方政府的抛荒难题随之缓解。长沙市农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长沙市粮食生产呈现播种面积增加、总产量增加、优质稻和双季稻增加,抛荒面积减少的局面。

 

来源:新华社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湖南长沙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模式提高农民种粮效益

7675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