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单位GDP能耗指标全省最低 超额完成任务
长沙市节能降耗工作再创佳绩,单位GDP能耗、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GDP电耗指标均为全省最低水平。在8月7日下午召开的长沙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长沙市统计局副局长周利强透露上述消息。
周利强透露,长沙市单位GDP能耗与2006年相比下降4.69%,全社会共节约能源102万吨标准煤。日前省节能考核督察组在对各市州2007年节能情况检查考核中,长沙节能降耗工作初步评定为“超额完成任务”等级。
新型工业化强力推进促进了节能降耗
长沙市经委主任赵跃驷透露,2007年长沙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降低消耗,一方面增加生产,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了工业整体水平。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39.79亿元,同比增长26.44%,其中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先进工程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86.11亿元,同比增长55.1%;带动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58%,使全市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6.75%,共节约能源70万吨标准煤。
此外,重点行业节能降耗取得阶段性进展。2007年全市规模工业37个行业中,能耗下降增加值上升的有26个行业,占70%;6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中,能耗增幅比上年回落的有:煤炭、建材、化工、造纸、有色金属等5个行业,占83.3%。形成了良好的节能降耗新局面。
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
长沙市经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市第一产业消费能源85.7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48%;第二产业消费能源1080.40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99%;第三产业消费能源459.8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0.27%。
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一产业从2006年的4.62%降至2007年的4.49%,第二产业从2006年的59.55%下降至2007年的56.56%。近年来随着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长沙市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在整个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达24.07%,比2006年上升2个百分点。
此外,能源消费品种逐步优化。天然气、煤气、电、汽油等优质能源在全社会得到了广泛使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煤炭的占比已由2006年的40.68%下降到2007年的33.89%。与此相对应,以电力、天然气、煤气、汽油等为代表的优质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量的比重继续有所上升。
工业节水、淘汰落后产能取得积极成效
2007年,长沙市工业节水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取水量为7246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9.1%,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低7.3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取水量同比下降2.8%,实现节水2239万立方米。
赵跃驷说,淘汰落后产能取得积极成效,2007年以来共关闭小型造纸企业55家,新建了纸业基地,实现了资源整合;支持浏阳市南川河水泥有限公司、永安水泥厂等8家企业淘汰落后产能63.8万吨,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2007年长沙市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66(即长沙国民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耗相应增长0.66个百分点),比上年下降0.01。“这意味着经济增长利用能源效率继续提高。”赵跃驷说。
考核干部节能减排工作,实行“一票否决”
在赵跃驷看来,2007年全市节能降耗工作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高度重视”。长沙市把单位GDP能耗降低率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业绩政绩的硬性指标,实行“一票否决”。
赵跃驷说,此外长沙市还加大了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投入力度。2007年全市建立节能专项资金,制订了《长沙市节能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确立了确立了宣传动员、企业申报、部门初评、专家评审、公示征询、跟踪督察等十道关口,累计下拨节能专项资金2909万元;加大了节能技术研发资金投入,2007年全市安排科技三项经费达1亿元,较上年增加3000万元,重点支持节能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来源: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