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湖南拟增加“民生钱”预算资金
昨日上午,一份“省教育厅、省劳动和保障厅两个部门的2008年预算草案”摆在了14名省人大代表面前,接受代表们的审查。省十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谢勇等领导参加了审查会。
教育、就业、社会保障都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这部分预算的安排,就成了直接关系着老百姓利益的“民生钱”。
“民生钱”安排得如何?代表们对此进行了仔细的审查。
财政资金更多用于薄弱环节
据省财政厅厅长李友志介绍,我省从2000年开始在省直部门全面推行部门预算,目前已经覆盖14个市州本级和近半数的县市区。
报送人大的部门预算逐年扩大,由2001年的3个增加到2006年所有省直部门。
李友志指出,近年来,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体,更多地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据统计,全省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民生民本支出由2002年的191.3亿元,增加到现在的516.7亿元,增长了1.7倍。
2008年省级拟安排18.2亿元,用于推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占新增支出预算盘子的65%。
2008年,将加大教育资金投入,省级教育拟支出预算增加7.57亿元。省级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拟增加6.32亿元。
增加“民生钱”预算资金
“教育和社会保障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直接关系民生,也是各级财政优先保障的重点。”李友志说。
在省教育厅方面,2008年,省财政拟在增加省本级教育部门预算3.56亿元的基础上,增加安排资金约4.97亿元,一是增加安排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拟投入1.87亿元,二是新增安排2008年全免城市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7100万元,三是增加安排建立健全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经费1.89亿元。四是增加安排“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省级配套资金5000万元。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方面,2008年全省预计安排就业补助资金23.7亿元。企业养老保险预计支出195亿元,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省财政将安排补助0.94亿元,省财政将安排省属国有企业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病及非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救济费0.75亿元,另外离退休干部医疗保障补助等方面都有了初步安排。
百姓从公共财政得“实惠”
“就业、保障和教育是改善民生的三大支柱。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徐建中代表对各部门对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高度重视表示感谢。
陈明华代表说,对教育和社会保障的财政的投入,是预算安排的重中之重,省里的预算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他还指出,两个部门的财政支出占到全省支出的三分之一左右,1300亿的财政支出占到了440个亿。“这几年广大人民群众从公共财政的投入中得到实惠,我个人对两个部门预算表示认可。”
代表们对两部门的预算草案均给予较高评价。认为“预算做到了科学合理、精打细算,坚持了保工资、保重点、保基层的原则”。
人大代表追问财政厅:
民办学校为何没有"两免一补"
红网1月22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周华平)"都说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全部到位了,为何我学校还有3000多名农村孩子没有呢?"昨日,来自永州的雷大力代表心直口快,当场追问省财政厅厅长李友志。
代表的眼睛刷地聚到了李友志身上。"为什么会有这种事?"李友志十分吃惊。
"我们学校还有100多个父母伤亡的孤儿,还有2600多个留守儿童,都没有享受到一分政府的'两免补贴',因为我是民办学校。"雷大力说,各种文件、各种政策都说是2007年全部免除农村孩子的学杂费,2008年全面实施城市孩子的学费,到底民办学校是属于农村还是属于城市呢?可结果都不是。
雷大力认为,"两免一补"不是一种奖金,也不是一种资助,而是一种国民待遇,所以民办学校的孩子也应该享受。
"能进'贵族学校'的学生,还要享受政府的补贴吗?"有人发问。
"现在社会上不少人认为,进民办学校读书的是家里发了财。"雷大力激动地说,"不是!政府学校的学位不够,多数一个班有八九十个,在这种情况下才到民办学校读书。还有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出外务工了,公办学校没有住宿条件,安置不下来,所以才到民办学校。他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同在一片蓝天下,同样应该享受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
有人解释说,因为在实施时,不少人提出,"两免一补"是针对农村学生,而进民办学校,也是很多人眼中的'贵族'学校就读的学生,没有考虑进去。
"你学校在哪里?"李友志听完后,立即问。
"在蓝山,也不光是永州蓝山,在别的民办学校也存在,这个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雷大力说。
李友志详细问明情况后,当场表态--春节之后,财政厅将组成联合组,专门调研此事,决不让祖国花朵受到委屈!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