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围绕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普及应用、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三大工程”的全面推进,永州市信息化继续呈现蓬勃发展的新态势,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网络建设实现新突破。全年完成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投资3.2亿元。广电网络实现县区光纤大联网,加快对县区网络改造延伸。铁通初步形成以铁路为依托的骨干网络。移动与广电共同架设移动电广宽带。全年新增移动通信基站118个,移动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至2004年底,全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54.5万户、51.9万户,电话普及率17.6%。互联网用户12.5万户,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54万人。
推进信息技术普及应用工程,效益初步显现。养老保险、劳动力市场、医疗保险实现网络化管理;全市卫生疾控信息网络装备市县57个单位,全面实现网络直报;银行卡联网开通后,月交易额由原来的不足50万元上升到过亿元。双牌灌区被列入全国水管理信息化建设试点灌区和中日合作项目,完成了水管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农业信息网络初步构建,仅菱角塘镇就通过网络帮助农民销售价值200多万元的产品。企业大力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以及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70%的重点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推进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瓶颈问题开始缓解。2004年全市各大中专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毕业924人,新招人数1192人。全市82家电脑网络技术培训服务机构培训410余期次,培训人数达1.8万人。软件资格考试报考人数447人,合格人数44人,合格率 9.8%,为历史最好水平,其中系统分析师通过4人,实现了多年来零的突破。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全市已经建成各类站点219个,其中A级站20个,B级站199个。全市中小学已有上网学校230所,已建校园网116个。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大大拓宽了全市劳动力的就业渠道。据统计,掌握了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实用技能的劳动力就业率高达96%。(永州信息化办 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