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施意见》及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电子政务、软件产业、信息安全等四个政策性文件,推动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和政策措施的落实,最近,常德日报社、常德电视台和“中国常德”政府门户网站联袂就常德市的信息化工作,采访了常德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李长春。
李长春说,省委、省政府四个文件的陆续出台,对搞好我市信息化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市信息化办先后召开了5次专门会议,制订具体的贯彻落实措施,研究起草了四个文件,即《关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全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网络与安全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贯彻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的实施意见》,近期准备向市政府主管领导汇报,并计划在8月中旬召开市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专题研究贯彻措施。
李长春指出,当前,常德市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信息化相互促进,迫切要求发展电子政务,逐步形成新型政府管理模式,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功能,全面提升行政能力。在贯彻落实好四个文件精神的同时,今年乃至将来一段时期,我们的工作重点是以电子政务建设为突破口,稳步推进常德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门户网站建设和网控中心是常德市电子政务建设的示范工程。去年以来,市信息化办把“中国常德”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作为启动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任务、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近三个月的建设,投资近百万元的“中国常德”政府门户网站于去年12月8日正式投入试运行。目前,该站由一个主频道和市民、企业、旅游、投资四个用户频道组成,已有3万多个页面、200多个栏目、400多个模板、30个功能模块,其信息量已达到120个G,是原市政府网站的50多倍。该网站具有三个明显的特色:一是加大了政务信息公开的力度;二是增强了网络互动功能;三是网站的框架结构、栏目设置等方面有创新。今年,“中国常德”政府门户网站荣获“2004年中国优秀政府门户网站”称号,并在全国地市级政府门户网站中名列前茅。
李长春说,常德市电子政务网控中心建设早在今年年初就已确定。市政府十分重视这个项目的建设,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文浩今年以来3次听取了市信息化办的专题汇报,指示我们一定要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逐步实现市直单位的网络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切实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今年,网控中心主要完成四个方面的建设任务:一是购置必需的硬件设备,搭建网控中心物理平台;二是通过租用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单模光纤,实现网控中心与连接市政府办、市计委、市统计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市财政局等5个单位局域网连接;三是架设网络宽带服务器,为接入单位提供统一的互联网访问出口服务;四是建设安全可靠、运行稳定的电子公文交换系统。截至7月底,该网控中心的硬件设备、线路租赁已完成了政府采购,8月上旬将完成设备安装调试、线路敷设和网络联结。
李长春说,为解决电子政务建设中管理滞后的问题,常德市政府已出台了两个规范性文件。一是《“中国常德”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市信息化办从年初就组织力量起草,先后十易其稿,三次召开专题会议征求有关职能部门的意见,4月10日市政府办以常政办函[2004]32号文件形式印发各区县(市)政府和市直各单位遵照执行。该办法对子网站建设规范、信息采集维护机制、信息发布审核、公务电子邮箱使用、互动栏目工作机制、网站运行维护、网站安全、信息保密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目前本市行政区域内副处级以上行政事业单位网站都已纳入到了门户网站的建设管理范围。另一个是《常德市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市信息化办先后八易其稿,市法制办四次召开专题会议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5月23日市政府办以常政办发[2004]22号文件形式印发各区县(市)政府和市直各单位遵照执行。该办法对市直和中央、省驻常行政事业单位电子政务工程的规划、立项、评审、政府采购、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李长春说,在制度性措施出台的同时,我们还狠抓了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贯彻落实和督促检查。今年上半年以来,共有8个电子政务建设项目上报市信息化办,要求解决资金总金额1007万元。经过组织信息化专家评审、审查,市信息化办向市财政局建议这些项目建设资金可控制547万元以内,实际招标金额只有495万元,为财政节约资金51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