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快我省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日前,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施意见》。《意见》分8部分,共24条。要求各市州根据本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推进全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作。
《意见》要求,要统一思想认识,把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作为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首选战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加快我省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要把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力度,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意见》指出,要突出抓好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提升我省制造业水平。立足我省优势,重点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的数控设备、工程机械设备、交通机构设备、电力设施等机电一体化产品,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增加产品的信息技术附加值。重点改造提升卷烟制造、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造纸等连续加工工业的过程控制水平,提高产品深加工能力。积极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实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建立完善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的运行机制。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指导;市场运作,社会支撑;重点突破,局部跨越”的方针,将引导、服务、扶持的相关职责落实到有关职能部门,以推动规划的实施,使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落到实处。着力扶持一批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在大中型企业中积极推行信息化“一把手”责任制,配备信息主管,建立专门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机构。把企业改革改制与信息化结合起来抓,增强企业信息化的内在动力。
《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我省信息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使信息产业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龙头。着力培养信息产业龙头企业。抓住国际国内信息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大力吸引信息产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国内知名大企业来我省投资。突出发展为信息化服务的软件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坚持专用与公用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统一规划和和管理,整合网络资源,扩大网络容量,推进三网融合,努力消除信息化发展瓶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我省信息产业发展实际,实施“园中园”战略,在现有高技术产业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创建信息产业专业园,打造湖南信息投资聚集区。立足彩管生产、视频技术、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计算机技术、新型元器件技术、电子新材料技术等优势,拉长产业链。立足我省应用软件、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产品、新型元器件等产业基础,发展形成配套能力强的产业群。
《意见》指出,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等现代市场服务体系,大力优化工业经济环境。加快综合电子商务系统建设,营造开放带动战略支撑平台。加强商贸流通和金融服务信息化,深化电子通关平台建设,拓展电子口岸功能,继续完善数字认证、在线支付、物流配送、交易规章、安全支撑等环节,发展银行卡业务,为我省进一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提供现代技术保障。特别是要抓住《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带来的区域经济合作机遇,以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核心,建立“泛珠三角”地区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合作协调机制,以信息化的全面合作实现“泛珠三角”地区间的“零距离”协作。
《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开放型、服务型政府。把电子政务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切入点。通过推进电子政务,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网上办公。特别是推行统一办理、联合办理、集中办理行政审批,规范业务流程,加强公共管理和服务,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逐步实现主要业务网络化、信息交换规范化、信息公开制度化、政府工作高效化,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开放型、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整合电子政务网络,构建统一电子政务平台。积极探索运用科学的利益协调机制,打破各级政府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大力推进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等公共基础信息资源库的建设。要尽快依托政府外网的省重点新闻网站,建立湖南对外开放的综合性窗口。
《意见》指出,要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着力建立信息化人才培育使用机制,构建信息产业人才高地。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立软件学院,高职学院和中专学校开设软件专科。同时,要重视知识更新,积极开展企业信息化多种层次的技术培训和宣传教育。要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吸引海内外优秀信息人才,鼓励他们在留学人员创业园、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