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至22日,全国磁性材料生产设备发展调研讨会在长沙召开,来自省内外的磁性材料及生产设备的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陈彰清厅长在出席会议并参观有关单位后说,我省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化优势明显。
这次会议就“十五”磁性材料和生产线设备的发展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并组织代表参观了湖南航天磁电公司、长沙矿冶研究院、信息产业部电子第48所。陈彰清厅长在会上介绍了我省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并就我省电子信息材料的发展提出了初步设想。
会议期间,陈厅长还着重对长沙矿冶研究院进行了调研,并同院领导就电子信息材料方面的有关问题交换了意见。据了解,长沙矿冶研究院在我国材料科研单位中名列前茅,在电子信息材料方面,已在四个方面形成了梯度推进的态势。四氧化三锰已经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规模,2000年生产达6000吨,通过技术改造可达年产1万吨的生产规模,达到世界上最大生产规模。电磁材料(氢氧化镍)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年产已达500吨。防信息泄漏的信息安全材料已具备产业化的技术条件。磁芯正处于设计阶段。
陈厅长对长沙矿冶研究院领导所明确的电子信息材料发展方向表示赞赏,并要求把这些方向作为一个新的增长部位来抓。他指出,我省在电子信息材料方向具有很大的优势。一方面在新型电池领域具有“三强”,即力元新材料生产氢镍电池的骨架,长沙矿冶研究院生产储能材料,湘计算机生产最终产品氢镍电池,三强联合既具有技术优势,又具有资金优势。另一方面从磁性材料工业来看,我省在原样生产、设备制造和成品生产上都具有优势。因此,我省在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化方面,完全可以研发为龙头,带动产业化,形成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