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省工业通信业节能监察中心联合益阳市工信局在益阳长春经开区开展2025年度首场节能诊断进园区活动时,组织两家节能诊断服务机构对17家企业进行了现场节能诊断,共提出节能降碳建议措施34条。
启动会现场
各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落实多项节能技术改造建议措施。截止目前,已落实建议措施15条,总投资3115.68万元,年实现节能量4459.19吨标准煤,实现经济效益1753万元。同时,另有9条建议措施已进入调研论证阶段或已签订了改造合同,预计总投资560万元,企业将在近两年完成技术改造,预计每年可节约877.09吨标准煤,实现经济效益597.1万元。
服务机构开展现场节能诊断
本次活动,中心一是多方协调。与市工信局、园区管委会、服务机构和被诊断企业充分沟通,对诊断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及难点等进行答疑和指导。协调并解决服务机构与企业在对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具体技术问题,确保节能诊断工作顺利推进;二是加强培训。邀请相关专家就零碳园区和工厂创建、人工智能在工业企业的应用进行培训,并对节能节水新技术和新产品进行有针对性推介;三是精准把脉。组织诊断团队分别赴重点企业逐一开展现场诊断,通过分析能量平衡关系情况,查勘重点用能设备等方式,全面摸清企业能源利用水平,因地制宜开出企业节能减煤降碳“良方”,编制“一企一策”诊断报告;四是跟踪落实。针对经节能诊断提出并实施的节能降碳项目,中心组织专家团队及时进行跟踪,并给与技术指导,定期评估服务效果,动态优化服务内容与模式,形成“企业需求反馈→服务精准匹配→成效持续提升”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中心将结合联系服务工业大县的相关部署,充分发挥 “技术、平台、协调、信誉”优势,在节能服务进企业(园区)活动上赓续发力,引导节能服务机构为广大企业开展节能诊断,集中力量打造一批节能诊断精品案例,形成良好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