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或将迎来首次产业化高潮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12年03月16日 15:06 【字体: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将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分析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将在2015年左右迎来第一波产业化高峰,一些汽车企业将推出一批新能源汽车量产车型。
  虽然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已得到长足发展,在国家政策鼓励下前景看好,但是,还存在“电池续航能力有限,电池造价高,充电模式多样”等问题。对此,一些两会代表委员建议,目前应搁置争议,利用市场机制,降低成本,示范运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
  全国政协委员欧阳明高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预计到2015年左右将迎来第一波产业化高潮。“到那时,纯电驱动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有20万到25万辆,加上混合动力在内的各类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比率有望突破1%这个门槛。”
  欧阳明高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目前正处于产业化发展的“前夜”,即由研发向真正的产业化迈进的过渡期。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在2013年到2015年都会推出一些量产车型,包括上汽今年会推出一款量产车型,而东风的量产车型也已经开始生产。
  从国际范围来看,发展以电驱动的新能源汽车是各国政府保障能源安全和转型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欧阳明高介绍,目前,日本、美国等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日本,包括混合驱动类型在内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市场占10%以上。
  但欧阳明高同时也指出,即便如此,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商用阶段要到2020年以后。“因为量产车型出来后还需要市场验证,而主流的商业模式也还需要完善。”
  搁置争议利用市场机制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总体上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汽车专家欧阳慧芳认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蓄电池、电机、电控三大关键核心技术与国际水平仍有差距,缺乏电动汽车整车技术平台。
  其次,在电动汽车如何补给电力方面,是换电还是充电的商业模式并未得到解决;充电站、充电桩等配套设施还不完善,电动汽车全面进入市场的前提条件还不充足。
  再次,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链配套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产业化的生产能力。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待航和续航能力还很有限,技术瓶颈有待突破,电池造价太高,政府配套系统还不完善。这些问题不解决,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和市场普及化将很困难。
  欧阳慧芳认为,破解这些难题,除相关企业要苦练内功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外,还应搁置争议,利用市场机制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比如,关于充电模式,在汽车消费中,消费者对汽车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汽车必须多样化,汽车多样化也就要求蓄电池尺寸、形状的多样化,单一样式的蓄电池也就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因此,电力补给的商业模式不能一刀切,对于大型电动汽车,换电可行,对于中、小型电动汽车,充电也许是最好的选择。所以,最终采用何种电力补给的商业模式,应由市场来决定。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我国新能源汽车或将迎来首次产业化高潮

769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