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电容闯出大世界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10年06月09日 15:32
【字体: 大 中 小】
“这个投资 8000万元的科技大楼将在年内投入使用,届时,这里将生产出世界顶尖的电容器产品!” 6月上旬,记者来到位于益阳市龙岭工业园的“艾华科技园”, 湖南艾华科技集团董事长艾立华指着即将封顶的“艾华科技大楼”,向记者描画他心中的产业蓝图。
科技大楼后面,是数排整齐的现代化厂房。流水线上,工人们正在忙碌着:这里,每分钟可生产出 1万多个电容器;从这里走出的中高档铝电解电容器,占全世界同类产品的 75%,装备德国欧司朗、荷兰飞利浦、日本松下等国际知名品牌。看到这些,你很难想象,这家有如此分量的电容器生产企业,竟脱胎于一个不到 50平方米的小作坊。
1985 年,年仅 28岁的艾立华辞去益阳县电容器厂车间主任职位,靠 3750元起家,与人合伙创办名叫“益阳市资江电子元件厂”的小厂,靠租来的两间平房,开始生产电容器。
经过 2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艾华集团拥有 3000多员工、数十条现代化的生产线,国内外品牌固定客户 400多家,年销售收入超 10亿元。
如此惊人的转型升级,诀窍何在?一个小小的电容器,如何能在国际同行中挺立鳌头?
带着一串的疑问,记者走进了艾华生产车间。
漫步宽敞的生产车间,艾立华感慨万千:创业之初,自己既是老板又是工人,不分白天黑夜吃住在车间,做一批产品,又外出推销,然后用货款购回原材料,如此周而复始,日积月累。慢慢地,开始拥有了固定客户,生产逐步扩大,初具规模。
转眼到了 1997年,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一直合作很好的四川长虹集团要在 9家电容器供应商中精简 5家。与其它大企业相比,当时的资江电子元件厂被淘汰的可能性极大。一旦失去这个主要市场,企业无疑被逼入绝境。
关键时刻,艾立华决定背水一战,将厂子办到长虹家门口——在四川绵阳创办“四川绵阳资江电子元件有限公司”。
“这样既能拉拢客户感情,更能贴身做好服务。”艾立华这一举动感动了长虹:供货量不减反增。
尝到甜头后,艾立华在四川和江苏的几个对口销售厂家门口分别办起了分厂。“这样既减少了物流成本,又能使产品与市场直接对接,抢占了先机。” 2004年,艾立华把多家分厂整合起来,成立“湖南艾华科技集团”。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做大做强不是件简单的事。关键要靠技术进步。”在生产线上,艾立华随手拿起一个口香糖大小的电容器告诉记者,这种专门用于节能灯的电容器,虽然比别人贵,但市场占有率比别人高。其奥秘在于我们比别人先进——其使用寿命是其他厂家的 5倍!如今,欧美国家正在通过大面积推广节能灯来替代原有的白炽灯,“这个小玩意的市场大得惊人呢!”
为了先人一步,艾华集团在我省率先成立了特种电容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聘日本、韩国、台湾专家作技术指导,专注研发各类电容器。当大家都在为普通收音机、电视机生产配套电容器时,艾立华把配套对象瞄向了冰箱、电脑、手机;当同行们在国内市场你争我夺时,艾立华把手伸到了日本、美国、荷兰等国的国际知名企业。
艾立华颇为自豪的是,曾被日本产品占据的国内电容器市场,如今被艾华集团统领;艾华集团生产的中高档铝电解电容器,已大批量出口到美国、日本等传统电容器生产大国,畅销世界 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你们来之前,我正在联系一个意大利的专家,要想办法请他来给我们当技术顾问。”走出车间,艾立华向我们透露一个更大的发展蓝图:公司正在筹备博士后工作站,以强大的科研做后盾,制造“世界上最好的电容器”,力争成为全球前十位的知名品牌。(稿源:湖南日报2010年6月9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