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深入实施“一化三基”战略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10年05月28日 11:38 【字体: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深入实施“一化三基”战略
  
  2010-05-25 09:28:43 湖南省党委中心组学习服务网络平台
  
  
  3月31日至4月1日,省委常委中心组集中学习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题。继续深入学习中央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与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部署,研讨我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举措与办法。通过学习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我省要适应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新形势、新要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的更高起点上深入实施“一化三基”战略,推动湖南科学跨越、富民强省再上新台阶。
  准确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大家在学习中提出,准确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提和基础。大家一致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全局性、支柱性产业,又是适应市场需要、以科技创新为灵魂的新兴产业。比如说,湘菜产业,2009年产值达到了2000亿,其对湖南来说,是全局性的、支柱性的产业,即是战略性产业,但不是新兴产业,因而算不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再如有的领导提出,文化创意产业虽然在湖南经济中所占份额不是很大,但它属于朝阳产业,且已形成湖南品牌和优势,可以考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培育。
  大家一致认为,提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其背景源于对世界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
  一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中相互竞争又相互融合,从而推动全球经济向前发展。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要具有国际视野,以经济全球化作为发展的立足点和着眼点。那么,既然站在全球的角度来进行竞争,就必须有自己比较强大的、能够占领制高点的产业,即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战略举措。金融危机的冲击,实际上是对发展方式的冲击,发展方式引伸到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而经济增长方式又涉及到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个国家在后危机时期,一方面立足于本国的旧实体,另一方面立足于本国将来在全球经济中的市场份额,因而,后危机时代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国应对危机、提振经济、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三是科技创新的必然产物。科技创新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 随着科技创及世界经济的向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然应运而生。
  大家指出,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立足当前、应对危机的权宜之计,更是面向未来、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抉择。
  全面把握"一化三基"战略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
  大家一致认为,"一化三基"战略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局与重点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们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巩固和扩大产业优势,大力实施"一化三基"战略,增强长远竞争力,加快实现科学跨越、富民强省,具有重要的引擎作用。
  "一化三基"是湖南实现富民强省的战略选择,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和湖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一战略在制定的时候充分发扬了民主,现在已为实践所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某一阶段内实现"一化三基"战略的重点。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抓住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重点,就能使湖南在推进"一化三基"乃至整体工作中向前跨进一大步。
  联系实践来看,就更容易理解"一化三基"战略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
  一方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具体体现。我省初步提出的7个方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就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领域,只不过在现阶段,根据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情况,一定要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以着眼于将来形成战略制高点。
  另一方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离不开"一化三基"中的"三基"。"三基"中首先要强调的是交通、能源、电力、通信等,这些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要的条件和保障。如基础产业,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必须要作为基础保障型的产业,是必须要发展的。我省初步提出的7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了现在的基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这些基础产业上的发展。所以,在工作当中千万不能偏废,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
  要把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作为湖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机遇
  大家一致认为,要把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作为湖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机遇。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的机遇应引起重视:
  一是人才机遇。三一重工2008年7月在宁乡建厂,去年产值已经达到了十几个亿,发展前景看好,这个企业的专家队伍中有一部分人来自日本,这些日本专家原先在国际性的大公司,因为金融危机来到三一公司。我省其他企业也有类似的情况。这个现象从表面上讲,它大大加速了湖南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从本质上讲,这是后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在人才引进方面加大力度,在制定产业规划的时候,也不能忽视人才的作用,往往引进一个人才,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二是突破技术瓶颈的机遇。这方面这些年湖南省大有成效。比如ATBT技术,即系统控制技术,还有新能源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引进,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技术能力。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机遇,抓紧时间突破过去我们突破不了的一些技术瓶颈。
  三是"一化三基"给湖南奠定了发展基础的机遇。现在我省战略选择正确,省市县目标一致,精神状态好,这个基础是我们重大的机遇。既要珍惜这个基础,还要巩固这个基础,更要抓住这个机遇。
  同时,有的领导指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亟待突破,有的产业链还不完善,产业规模也不大。为此,大家认为,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紧密结合湖南实际,立足现实基础,努力探索一条具有湖南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子。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手抓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一些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升级,也可以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湖南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具有湖南特色、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努力推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各项工作
  大家一致认为,根据国家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要紧密结合我省实际,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做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各项工作,使我省在新一轮经济、科技竞争中赢得先机。
  要在对接国家政策上抓落实,高起点地制定发展规划。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上,要处理好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的关系,要结合国家层面的战略,寻求认同与支持,从而实现对接。只有对接好了,才能从国家层面上给湖南以更大支持。国家将来可能布局的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我们和它对接,起点要高,视野要开阔,如果我们认为是新兴的,而从国家层面讲它是落后的,或者我们搞出来以后是落后的产能,将来在发展上就会违背我们的初衷。因此,对接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起点更高、更具有国际化和国际视野。
  要立足现有优势和湖南特色。在确定重点领域和制定规划时,第一是要考虑现有基础,第二要纳入全国范围作比较,判定它是不是新兴产业,作出符合实际的规划。比如风电,我们已经初步把它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省现在有优势,但这个优势不可高估。再比如太阳能产业,我省有优势,但在制定规划的时候,要考虑到它的核心技术是光电的转化,全国是什么情况,我省是什么情况。总的来说,既要立足现有优势和湖南特色,又要面向全国,甚至世界,把规划制定得符合实际。
  要以企业为支撑,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在我省企业当前发展的基础上,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吸纳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着力建设"四支人才队伍",即科技型企业家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年轻优秀科研人才、高技能型人才队伍。加大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支持和奖励力度,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要发挥好政府在研判形势、政策引导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出台有力举措,在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土地利用、财税、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完善财税等政策扶持措施,加大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力度。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深入实施“一化三基”战略

7688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