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黑茶过3关入选世博联合国馆 将拓展高端市场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10年05月17日 14:36 【字体:
     湘黑茶过3关入选世博联合国馆 将拓展高端市场
  
  2010/5/17 9:17:19 红网
  
  


  
   随着普洱茶的潮起潮落,“中国黑茶之乡”安化,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真正能代表中国黑茶产业的机会;而“世界茶王”千两茶的生产厂家――省茶业公司旗下的安化白沙溪茶厂,也一直在寻找一个平台与全国顶尖名茶同台共舞。
  当世博会联合国馆评选中国十大名茶展示时,省茶业公司、白沙溪茶厂都相信,这是一个极佳的扬名机会,也是一桩既赚眼前、更利长远的“买卖”。
  经过激烈角逐,省茶业公司旗下的“白沙溪”、“湘益”两大黑茶品牌,作为全国黑茶的标志性品牌,入选世博会联合国馆,这也是我省入选联合国馆的唯一产品。副省长徐明华高兴地说,“湘黑茶入选联合国馆,是湖南的骄傲。”
  那么,湘黑茶如何赢得了世博会联合国馆的青睐?湘黑茶如何借世博良机,拓展长三角城市高端市场?对我省黑茶产业而言,此次作为唯一的黑茶类标志性产品展示,究竟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是湘黑茶入选
  我国茶类分为青、红、白、黄、绿、黑6大类。国内茶界权威、湖南农大的施兆鹏教授称,世博会联合国馆评选中国十大名茶,6大茶类都要有代表,尤其是黑茶,不仅是我国6大茶类之一,而且全世界也只有中国产黑茶。“从世博会联合国馆的‘中国十大名茶’评选来看,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独有的,越是不可或缺的。”
  我国黑茶中,有名的黑茶并不少。除了近年热炒的云南普洱茶,还有四川的康砖、金尖、方包,广西的六堡,湖北的青砖等等。为什么湘黑茶能脱颖而出,选入世博会联合国馆?
  作为全国高等院校教材《茶叶加工学》中黑茶一章的主编,施兆鹏教授对各地的黑茶如数家珍:全国黑茶中,湖南黑茶的品种最全,湖南黑茶有“三砖”,即黑砖、青砖、花砖;有“三尖”,即天尖、贡尖、生尖;还有号称“世界茶王”的千两茶。可以说,湘黑茶极富特色,最有代表性。近年来,湘黑茶开发高档产品,吸引城市消费群体,契合了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施兆鹏介绍,“中国黑茶之乡”的安化,茶树“山涯水畔,不种自生”,这里有独特的云台山大叶种、安化群体种等优良茶树品种,为千两茶、高级茯茶的生产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优良品种资源,决定了湘黑茶的独特口感和优良品质。
  在物质层面的背后,湘黑茶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千百年来的传统经验、工序流程、制作技巧、工艺控制等,成就了湘黑茶精深的非物质文化内涵。以千两茶为例,茶叶用花格篾篓箍严,包装与成型同步进行,前后有30多道工序,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安化诞生出世界第一支千两茶、中国第一片黑砖茶和第一块茯砖茶。历史上的茶马交易,有非“安化”二字不买的说法。“此次经世博会组委会组织的茶界专家考察,湘黑茶作为入选世博会联合国馆的唯一黑茶产品,也是‘名至实归’。”施兆鹏说。
  拓展“长三角”市场的良机
  连续参加好几届北京农产品交易会,记者深深感到,湖南的农字号企业参展总是“循规蹈矩”,会场热热闹闹,场外安安静静,展后无影无踪。这一次,湘黑茶入选世博会联合国馆,终于有了大胆的突破。
  及早动手造势。世博会联合国馆按规定于5月15日开馆。早在4月9日,省茶业公司即在上海豫园开展“迎世博,品黑茶”活动。来往人流如织,白沙溪(湖南)黑茶形象大使的茶艺表演惊艳全场,千两茶的阳刚大气与茶仙子的优雅温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50万元拿到入场券,又交了150万元的展示费,我们不怕场合大、动静大。”省茶业公司分管黑茶的副总经理彭雄根介绍,湘黑茶成为唯一的黑茶类产品入选世博会联合国馆,既要展示形象,更要抓住商机。公司拿出营销方案,“白沙溪”、“湘益”两大精品黑茶不仅要在馆内展示,营销也要在馆外同步火热铺开。
  如何让世博会参展的黑茶产品“落地”?省茶业公司旗下的白沙溪茶厂厂长刘新安介绍,自从拿到了入场券,公司就添购机器,增加人手,开足马力生产,“白沙溪”黑茶的产量从每月不足500吨提升到1000吨左右,源源不断运往上海,确保世博会展销所需。“否则,只有展品,没有卖品,形象再好,宣传再多,也只是徒劳。”
  不惜本钱扩建营销网络。世博会前,“白沙溪”黑茶在上海只有1家经销店。拿到世博会入场券的第二天,省茶业公司即派出有关负责人到上海考察,挑选了离世博会入口最近的一些门店,作为“白沙溪”黑茶经销店,400多平方米的中心店距世博园5号入口不到500米。世博会开幕式前夕,8家装修一新的经销店开张,仅租金、装修的花费就达到了500多万元。
  抢抓世博商机,省茶业公司设在长三角地区的“君山银针”专卖店全部摆上“白沙溪”、“湘益”黑茶,20多家直销店互相调剂货源,便捷供货。据初步统计,世博会开幕的第一周,“白沙溪”、“湘益”黑茶在长三角地区的销售额平均每天15万元,增长一倍多。
  在世博会上,湘黑茶宣传效果已初步显现,全国各地厂家前来洽谈。一家西藏茶商在世博会上看到并了解了湘黑茶后,专门前来洽谈,并签订了合同,在拉萨开店销售“白沙溪”黑茶。
  边销茶“老大”的雄心
  “到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走一趟,作为湖南人无比自豪,因为湖南产黑茶。”世博会前夕,省茶业公司边销部的几位负责人到西北边疆考察回来后,都神采奕奕。
  过去,黑茶又称“边销茶”、“粗茶”,自古以来供应边疆少数民族。我省是国家定点边销茶生产第一省,每年有50万担左右供应西北边疆,占当地6成以上的市场份额,是名副其实的“龙头”。然而长期来,我省黑茶生产企业似乎淡忘了这个“龙头”的位置,直到此次作为黑茶类的唯一产品,进入世博会联合国馆,才激发出雄心与壮志。
  曾经担任过全国农业高等院校教学指导茶学组组长的施兆鹏,早已在黑茶产销大省一路游说:黑茶要凝成一股绳,要走向战略联盟;黑茶营销要制订“游戏规则”;全国黑茶要有整体发展思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产业壮大。
  “以我数十年来对各地黑茶的了解,四川是老牌贵族,湖南在藏茶方面比不上四川;而普洱茶是新兴贵族,市场运作声名大振。但总体而言,湖南的黑茶产量最大,品种最全,产品质量则各有特色。”施兆鹏称,此次湘黑茶进入世博会联合国馆就是一次建立战略联盟、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良好契机。“在全国范围内组建黑茶战略联盟,湘黑茶、普洱茶、六堡茶等业内品牌不要互相拆台,不搞无序竞争。湖南可以牵个头,召开首届黑茶联盟大会,以后各省可以轮流召开。”
  “湘黑茶要借世博会良机,更好地实现内部有效整合,更好地发扬传统工艺,更好地推进标准化生产。”省茶业公司从一开始就制订了这个营销目的。世博会上,“白沙溪”、“湘益”两大主力品牌的产品、规格、包装都基本统一,尤其是“世界茶王”千两茶,不仅有整支千两茶的展示,还有分解而成的颗粒茶、片饮茶、袋泡茶,完全做到了标准化生产。
  “只有标准化生产,才能实现更大的规模、更好的效益;只有实力更雄厚,才能挑得起头,出得起钱,吃得起亏,坐稳黑茶‘龙头’的位子。”彭雄根说,此次入选世博会联合国馆,让我们对湘黑茶的未来发展战略想得更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湘黑茶过3关入选联合国馆
  首先要入围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要获得行业的标志性品牌奖。“白沙溪”就是黑茶产业的标志性品牌。2009年10月,由全国最知名的茶叶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对黑茶进行了评审。到会的专家有:茶业界目前唯一的院士陈宗懋及全国知名茶业专家施兆鹏、陆少春等。
  入围之后,先要交150万元报名费。这是一道基本门槛,规模小的企业首先被淘汰。评选程序非常严谨。如果资质不够,即便出钱再多的企业也不能入选。其中有个小插曲。一开始计划是10家茶叶企业,初评后能确定下来的只有9家。最后一家是经过两个月的酝酿才确定下来,而不是随便挑选的。
  入园茶叶产品还必须经过非常严格的食品安全检验。入园茶叶产品均需由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这是国家最高权威检测机构。本报记者 曹娴
  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精心打造“世博黑茶”
  在世博会联合国馆里,一个高1.5米的大茶柱――安化千两茶最具吸引力。湖南籍“茶仙子”解江琼介绍,千两茶有“世界茶王”的美誉,古时商家为了方便运输,将茶叶紧压在用竹篾编成的圆筒内,不仅有利于黑茶发酵,还带有竹子的清香。一席话引得游客们纷纷凑上前去闻香识茶。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区主要展出13个品种的黑茶,既有茶砖,也有“巧克力片”式的直泡茶,价格从800元至3000元不等。
  白沙溪茶厂厂长刘新安告诉记者,厂里已为世博会准备了5000吨黑茶产品。黑茶分4级16等,专供世博会联合国馆的黑茶是优中选优。此次参会的所有黑茶都要重新定模、重新压制,至少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3至4个等级。专门制作的13个湖南黑茶世博系列产品中,有以“桃花源里”命名的白沙溪精品黑条茶礼盒,呼应湖南馆“都市桃花源”的主题;白沙溪千两饼采用安化高山小产区茶园云台大叶种为原料,从2007年压制3年陈放的“大雅方圆”礼盒;以白沙溪天尖为主的“六和君子”礼盒,采用安化一级毛茶,加工精心,条索匀整。
  入选“中国世博十大名茶”之后,白沙溪茶厂就开展了“我为世博添光彩”的质量提升活动,并进一步改造车间卫生环境。为提高科技含量,公司添置了100多万元的设备。加工过程将黑茶制作的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先是选取安化雪峰山主产区最好的原料。通过色选机械选出茶梗、黄叶,远高于原有的国家标准。色选后还要通过手工把关。因为梗和叶的颜色相近,一些色选机器未辨识的还需人工把关进行精细筛选。因此在选叶环节上增加了300多人进行人工把关,比原来增加了整整一倍。接着是传统的安化黑茶制作工艺,初制、杀青、揉捻、渥堆、发酵、复揉、明火、干燥……还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传统制作工艺中出现的生熟不均、颜色不一的现象,这次的世博黑茶在色泽上保持了一致性。最后,生产出的每一批产品都进行检测,各项指标全部达标,才能包装启运,参加世博会展销。
  湘黑茶:让生活更美好
  自古以来,对边疆少数民族而言,“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黑茶”。
  按照古老发酵、紧压工艺制作出的湘黑茶,色泽油黑,汤色橙黄如琥珀,口感浓醇。早在1000多年前,以牛羊肉为主食的西北少数民族因长年缺少蔬菜,维生素和矿物质得不到补充,黑茶就是他们人体必需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的重要来源。近年研究发现,黑茶中的咖啡碱、维生素、氨基酸、磷脂等有助于人体消化,调节脂肪代谢,咖啡碱的刺激作用更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从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黑茶这种很强的解油腻、助消食功能,正是边疆少数民族特别喜欢这种茶的原因。
  历史上湘黑茶由马帮携带,从湖南入四川,沿“茶马古道”输往西藏、甘肃、新疆、内蒙古,进而销往尼泊尔、印度和中亚、远东, 湘黑茶又号称“古丝绸之路的神秘之茶”。解放后,党和国家把边疆少数民族生活不可或缺的黑茶,当成民族团结的政治任务,以指令性生产计划下达各黑茶主产省,我省是边销茶第一省,省茶业公司旗下的益阳茶厂是最大的边销茶厂,生产的“湘益”茯茶誉满新疆,当地少数民族流传:“喝酒要喝伊利特,喝茶要喝湘益牌。”
  过去多年,行销边疆的黑茶,在内地被看作“粗茶”,其降脂、去腻的功能未被人们所认知。近年国内外很多研究发现,“湘黑茶”在发酵后,有机物产生的“金花”(一种菌类,即“冠状伞囊菌”),能繁衍许多对人体有益的特殊微生物,具有降脂、减肥、暖胃、清理肠道等多种功效,迅速成为时尚保健饮品,日本每年从我省进口的茯砖茶就达数百吨。
  随着黑茶成为时尚保健饮品,黑茶以砖、饼、砣等紧压茶的传统形式需要更新。在边疆,少数民族用斧子劈,用大锅煮,用大碗喝。然而,对现代都市消费者而言,一块1.5公斤的黑砖茶,用锤子敲3―5个洞,还是一整块,给冲泡、品饮带来很大麻烦。针对这一市场“瓶颈”,湘黑茶的主要生产厂家努力更新工艺,新上分解生产线,把砖、饼、砣再分解成小片、小颗、小袋。这次世博会上,湘黑茶的两大主力品牌――“白沙溪”、“湘益”在展销传统产品的同时,专门量身定做了片茶、颗茶、袋茶,一片一杯、一颗一杯、一袋一杯,宜于参观者购买携带,方便冲泡品饮,为广大消费者送去健康,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稿源:湖南日报]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值班电话 0731-88955310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 0731-88955363

湘黑茶过3关入选世博联合国馆 将拓展高端市场

7688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