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工业从0.58亿到近4000亿的跨越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09年08月12日 10:12
【字体: 大 中 小】
长沙工业从0.58亿到近4000亿的跨越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www.hunan.gov.cn 2009-08-12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长沙工业从建国初期的满目疮痍、积贫积弱中起步,在时间的长河中不屈抗争、曲折成长,到今天,终于挺直脊梁,成为长沙经济的第一拉动力。长沙市经济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赵跃驷向记者介绍,1949年,长沙工业总产值仅为0.58亿元;2008年,长沙工业实现产值3230亿元,是1949年的5570倍。
长沙工业几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艰难起步。1978年,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长沙工业开始抖动沉重的翅膀,迅猛增长。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长沙工业跨过百亿元大关后,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摆在面前:一批骨干企业主要集中在老城区,既给当地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困扰,更缺乏产业发展的环境,难以做大做强。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改变过去遍地开花、散兵游勇式的工业发展模式,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实施“园区兴工”战略。150余家国有企业为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加大对企业改制和发展的投入,逐步开始将企业场地由繁华城区向城外搬迁。
目前,长沙市已累计投资150亿元,打造了总面积近百平方公里的“两区八园”,1200余家企业落户园区。2008年,园区工业对规模工业的增长贡献率达55.6%,园区工业产值已占长沙工业的半壁江山,成为长沙经济发展的主引擎。目前,长沙大多数的规模工业企业已陆续搬出城区,工业企业“出城”搬出了生机、搬出了新天地,长沙繁华城区昔日烟囱矗立、浓烟滚滚的景象已再难见到。
专家预计,2009年工程机械产业有望成为长沙第一个千亿元的产业集群。长沙工业的决策者们,把汽车产业谋划为未来第二个千亿产业集群。长沙汽车产业已形成越野车、轿车、轻卡、重卡、客车、工程车、特种车等全系列汽车制造系统。2009年7月25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驾车”亲临长沙,与长沙市经委主任赵跃驷、湖南环保科技园管委会副主任易卫红联手宣告:比亚迪正式落户长沙。今年8月底,陕汽重卡也将在长沙下线。可以预见,长沙第二个千亿产业集群的宏图已越来越清晰。
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长沙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排位由2004年的第24位上升至去年的第16位,增长速度由2003年的第12位上升至去年的第9位。
当年我为长沙工业发展“跑腿”
肖学胜,1946年生,1963年参加工作,曾任建湘瓷厂工人、车间副主任;1980年至1995年在长沙市经济委员会工作,担任过市经委副主任,后任市政府副秘书长7年,协助时任副市长李斌恺主管工业。2007年3月退休。现任长沙市企业联合会会长。
从企业生产一线工人到政府主管工业经济的一名负责人,肖学胜一再低调表示:我只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沙工业发展的一名建设者、参与者、见证人,为长沙工业发展“跑腿”。
其实,熟悉肖学胜的人都说:“他呀,真正是长沙工业的一个实干家!”
肖学胜印象最深的,是1994年底市委召开的一次有关工业发展的常委(扩大)会议。当时天特别冷,会议从当天下午一直开到深夜,持续了9个多小时,专门研究长沙工业如何做大做强的问题。会上,时任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秦光荣拍板:今后长沙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作为工业发展专项资金。要知道,当时长沙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20多个亿,要拿出1个亿支持工业发展要有多大的气魄啊!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做大做强长沙工业,必须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的政策支持。时任长沙市委常委、副市长徐宪平带着他们跑北京争取政策和资金,最多的一年跑了16趟北京。1995年长沙市被列为全国优化资本结构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后来长沙国有企业改制因此享受到了相当多的优惠政策。在肖学胜担任市政府副秘书长期间,长沙获得了国家下拨用于国企改制核销呆坏账等的资金近30亿元,有力推动了长沙国有企业改制工作走向深入。
长沙高新区创建于1988年,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7年经原国家科委批准,调整为“一区四园”(岳麓山高科技园、星沙工业高科技园、隆平农业高科技园、远大高科技园和市内政策区)组成,其中岳麓山高科技园(又称“麓谷”)是高新区直管核心园区,长沙高新区经过几年开发,一座生态科技产业新城拔地而起,目前已形成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四大产业集群。
湖南江麓容大车辆传动股份有限公司无极变速器产业化项目已经投产,2009年要完成5万台套,产值4亿元以上,彻底打破了汽车自动变速器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为轿车工业的发展提供有力配套支撑。
曾经是一片沉寂于农耕文化的土地,经过几年开发,一座生态科技产业新城已具规模。新厂房随新产业拔地而起,以超乎常规的投资效益和成长性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舞台亮出了长沙的名号,这就是长沙麓谷。
高空鸟瞰三一重工生产车间。1994年,以现任董事长梁稳根先生为首的知识分子团队,创建了三一重工。总部位于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混凝土输送设备制造基地,并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标志性企业。
湖南长丰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与广汽集团联手打造“广汽长丰”,2010年将投产全新的“混血新娘”领雅轿车。长丰集团始建于1950年,是全国最大的轻型越野汽车生产厂家,2002年4月,我国最大的高档越野车生产基地在该公司长沙长丰基地建成投产。
长沙工业几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艰难起步。2008年,长沙工业实现产值3230亿元,是1949年的5570倍。陈飞 摄
中联重科麓谷工业园一景。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是中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领军企业,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等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 目前,生产经营基地分布于中国湖南、上海、陕西、广东以及意大利米兰等地。
从空中看山河智能的厂房漂亮美观。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9年,是一家以工程机械为主业的现代化国际性上市企业,公司秉承“修身治业,兴企强国”的核心理念,并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快速发展,迅速崛起。
潇湘大道北段正在进行历史保护的长沙裕湘纱厂旧址。裕湘纱厂是解放后在湖南第一纱厂旧址上建起来的,长沙纺织厂则是在裕湘纱厂基础上更名得来的。2005年,该老建筑被长沙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星辰在线网友 人间春色 摄
长沙第二纺织印染总厂生产的产品曾打入国际市场。图为上世纪80年代的长沙二纺厂区一景。图片出自《中国城市百科丛书?长沙市》
来 源:长沙市政府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