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信息高速路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08年12月17日 10:21 【字体:
     上世纪 80年代,当未来学专家阿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一书传入中国时,人们对书中描述的信息社会还将信将疑; 90年代,当湖南 “900001”的大哥大手机号拍出 30万元的天价时,全国轰动; 2008年,当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问候网友并同网友在线交流时,我们感到亲切自然,不再惊讶,因为,网络时代的概念早已浸入人们的意识深处。
  改革开放 30年湖南信息化的进程,既反映了通信工具的变化,也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折射出社会进步的强劲节奏 ——
  传播方式升级换代令人眼花缭乱
  1984 年 10月 18日 《湖南日报》头版头条《群众要求尽快解决 “通电话难 ”问题》刊登了一篇长沙市民反映 “通电话难 ”的来信,并配发编者按:要坚持改革,勇于打破 30多年来电话业务独家经营的旧框框,促使电信事业尽快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是相对闭塞的。人们获得信息,一靠上级或组织传达,二靠街谈巷议,三是通过广播和报刊。至于电话,可是稀罕之物。据统计资料, 1977年末,全省电话用户不到 6.8万户,平均每千人才有 1.2部电话。不过,拥有电话是一回事,能不能接通又是另一回事。据统计资料, 1984年 9月 24日,长沙市有 827人挂的长途电话打不通,被迫退号销号。
  真正开启中国信息化序幕的,是 1984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书记处分别对邮电发展做出的 “六条指示 ”,进一步明确邮电通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优先发展通信被提上议事日程。
  1987 年 8月,我省首次从联邦德国引进万门程控电话系统,电话开始 “飞入 ”百姓家。不过,当时的家庭 “大件 ”之一凤凰自行车才 200元一辆,个人安装电话的初装费用却超过 2000元。
  而里程碑式的 “大哥大 ”,则在 1992年 7月 17日以令人瞠目结舌的方式降临湖南。让我们通过当时的《湖南日报》报道还原这一现场 ——
  是日,长沙电信局首次向社会公开拍卖 30个特殊和吉祥号码。不到 8时,拍卖现场已挤满了 500多名竞买者。 37摄氏度的高温下,拍卖高潮迭起。 “900888”的底价一报出,第一位竞买者就应价 5万元; “900001”竞价到第十个回合,价格已抬至 12万元! 14个回合, 25万元!到 18个回合,房企老板帅明湘喊出 “30万元 ”,满座皆惊!就此,天价手机号诞生,全国轰动。
  1996 年,湖南接入互联网。这一年,网络启蒙之作《数字化生存》中 “世界由原子蜕变为比特( Byte) ”的描述刚刚刷新国人对互联网的认识。 1997年 1月,面向大众的湖南信息港开通,可提供新闻政治、金融保险、商务贸易等服务,迅即成为访问量过亿的国内知名网站。
  通信工具和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升级换代。不但 “摇把子 ”电话、 “加急电报 ”成为历史名词,连风光湖南 10余载的 BP机,也在 2005年 6月 30日,因湖南无线寻呼最后一个频点的正式撤除而寿终正寝。
  信息化成为经济发展倍增器
  2004 年 7月 4日 《湖南日报》 A1版《全面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报道:省委、省政府日前出台了《关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市州结合本地实际,全面推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
  “.com” 的大旗飘扬在每一个城市的上空,人类开始进入一个更加广阔的信息时代。当互联网消灭了时间差,信息与全球同步,信息本身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能量,逐渐成为释放生产力的倍增器。
  网络作为商业平台的潜质开始显现。早在 1998年 5月 18日,我省已率先在全国开通电子商务中心,首期开办电子银行、电子证券和代缴话费等 3项业务,拥有客户 5万余户,这也是当时全国唯一拥有的实际用户和规模最大的电子商务中心。
  2002 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信息化是加快实现工业化的必然选择。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企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发展之路,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最佳路径选择。
  省委、省政府 2004年 5月 31日颁发《关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施意见》,并明确提出:突出抓好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挥比较优势,使信息产业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龙头;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等现代市场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开放型、服务型政府等。
  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几乎立竿见影。 2006年我省首次发布的信息化发展报告披露,我省工业领域,信息化试点企业生产效率普遍提高 30%~60%,生产周期缩短 20~40%,库存资金压缩 3%~10%。企业信息化带动长、株、潭区域在机械、冶金、石化、食品等行业形成了年产值 300亿元区域产业链和企业集群。
  信息化也为传统产业注入了全新的元素。在浏阳,传统的花炮、花卉等产业无不因信息化改造而受益。浏阳渡头村的苏学辉、苏鸽父子在当地小有名气。当父亲苏学辉刚习惯用电话联系生意时,儿子苏鸽通过聊天软件QQ就能联系到近 400个客户,业务洽谈、接单、下单,全部在网上完成,一年的花卉苗木销售额就达到几百万元。
  信息时代的弄潮儿们则在全新的领域创造着财富。电子信息产业成长为我省支柱产业,基本已形成太阳能光伏产业、软件产业、消费类整机产品和新型显示器件等 4大产业集群, 200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327亿元,同比增长 30%;借助信息技术比较优势,长沙的服务外包如火如荼, 2010年产值有望达到 300亿元;而通过湖南卫视的强势平台,快乐购正被打造成最具活力的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最旺时的分钟产值突破 2.5万元。
  2008 年 12月 2日 ,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暨国家信息化专家论坛择址古城长沙,首次在北京之外的城市举行。中国一流信息化专家云集长沙,研讨中国信息化方略。 “信息湖南 ”成为湖南的又一张名片。
  互联网成为构建 “和谐湖南 ”的新平台
  2008 年 9月 22日 《湖南日报》 A1版头条《一 “网 ”情深》报道,我省各级领导干部运用互联网提高执政能力,把互联网作为听民声、纳民意、集民智的重要平台,积极拓展人民群众建言献策的渠道。
  信息时代给整个社会带来的进步是多样的。 1998年 11月,全国首家 “网上大学 ”——湖南大学多媒体信息教育学院开学,不进校园门也可以拿文凭了; 2000年,我省金卡工程完成,省城 9家商业银行全部成功向社会公众发卡,拿张类似于电话卡的东西就能直接取钱了;同年,我省首位个人宽带用户在常德诞生。个人上网条件日益改善,更多网民得以涌入信息时代,互联网开始展现出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性。
  网络构建的虚拟世界,让人们超越现实生活的原有人际关系,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存状态。同时,网络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连接和影响现实世界。
  越来越多的公众通过网络对社会公共事务发表意见,与此同时,网络的 “舆论场 ”作用,也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及肯定。 2006年全国 “两会 ”,温家宝总理会见中外记者时,公开肯定了网络作为 “民意直达高层直通车 ”的作用。
  网络逐渐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 2006年,我省在第九次党代会召开前夕开展 “迎接党代会,共谋新发展 ”献计献策活动,利用包括网络的各种媒介广开言路。三个月时间,共收到信函 11768件,其中电子邮件 3398件,网络在线提交 2611件。我省大胆引入网络平台集中民智的做法,在全国引来好评如潮。
  今年 8月,我省 “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省,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启动,中南大学博士生陈杰人 9月 1日在网上发表《致湖南省委:做足 “人 ”的文章,实现三湘腾飞》的帖子,省委书记张春贤迅速作出重要批示,并刊登在《湖南日报》等新闻媒体。张春贤指出 “对网络民意的重视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
  如今,我省各级和各部门都开通了政府网站,今年 10月,我省还开通了国内首个省级政府英文门户网站。网络已成为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交流的桥梁,成为构建 “和谐湖南 ”的崭新平台。
  (摘自《湖南日报》 2008年 12月 6日)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驰骋信息高速路

768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