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以信息化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08年12月09日 08:53
【字体: 大 中 小】
党的十七大要求我们,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这是党中央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做出的科学判断和战略部署。河北省省委提出了城镇面貌“每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的任务要求,把加快城镇化建设放在活跃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强力推进。这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增强区域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对把河北省建设成具有实力、活力、竞争力的沿海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正快速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城镇化建设对信息化提出了迫切需求,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河北省各级信息产业与信息化主管部门,正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目标和任务要求,切实优先抓好城市信息化建设,为全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提供支撑,以信息化助推和提升城镇化水平。在具体工作和实践中,就是要立足现状、找准问题,理清思路、明确定位,抓住主线、重点突破。
立足现状 找准问题
近年来,河北省信息化建设紧紧围绕全省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深化应用、创新发展的思路,扎实推进,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形成了大容量、高速率、覆盖全省城乡的信息通信网络,综合通信能力显著增强,各种信息终端不断普及。二是电子政务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省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初步建立,有效地提高了综合监管和公共管理能力,促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河北省网上审批系统已向社会提供 50 个省直部门 564 项行政许可项目办事服务。三是社会服务与城市管理信息化发展迅速。社会保障系统已基本建立起省市两级企业养老保险数据库,邢台“五险合一”模式在全国推广。综合教育信息系统覆盖了全省所有农村中小学,网络规模和资源总量处于全国首位。廊坊、唐山等市采用了城市网格化管理。四是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河北省 27 家重点企业进入 2007 年全国企业信息化 500 强,近 3.5 万家中小企业应用了“信息魅力”服务平台。组织实施了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工程,河北国大、秦皇岛晨砻等一批企业形成了网上订货、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五是社区综合服务与管理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入。保定市建设了覆盖所有社区的社区信息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秦皇岛光彩社区服务产业集团在海港区构建了覆盖全区的社区服务自动呼叫系统,在全国率先建成了智能化社区服务体系。
尽管在城市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信息化与城镇化发展结合得不够紧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理念和方式不适应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二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相关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存在各自为政、自成体系、信息不共享等问题,制约了信息化在促进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三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够、标准与法规建设滞后、投融资渠道不畅、人才缺乏等,阻碍了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理清思路 明确定位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人口和财富的聚集高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城市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升城市功能和城市管理水平,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应重点围绕优化城市整体功能、增强产业聚集能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切实抓好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企业信息化、城市管理信息化、公共服务与社区信息化等建设。
城市信息化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区域信息化的范畴。河北省城市信息化的发展重点在各个设区市,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信息化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具体工作中要把握好思路、方法和规划站位:一是要根据国家和省城市化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构筑河北省城市信息化体系框架,明确每一类城市信息化的战略目标。二是要从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和布局城市信息化。既要考虑现有产业和经济特点,又要结合城市的功能定位;既要考虑城市现有布局和发展基础,又要把它放在京津冀都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圈这样一个大的区域内去把握。三是要把开发支撑城市运转的信息资源作为城市信息化的基础工程和首要任务,谁最先解决了这个问题,谁就拥有了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先机和主动权。四是要注重培育和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实现产业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五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协调作用,实施统一领导、统一规划,避免部门之间的各自为政与重复建设。要加强标准与法规建设,制定人才、投资等一系列激励机制,实施绩效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城市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
抓住主线 重点突破
以全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总体目标为主线,广泛应用 3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全球定位系统 GPS 、卫星遥感 RS) 、城市网格、网络通信、智能控制等信息技术,构建覆盖城市环境监管、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空间规划、城市公共服务、城市应急处置等各方面,适应信息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功能完备、运转高效、反应灵敏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城市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现代化水平。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实现突破:
围绕明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加快钢铁、建材、石化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息化改造,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减排。以“双三十”工程为重点,建设全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该系统将实现对全省 726 家重点排污企业联网自动监控,能有效控制全省污染排放总量的 85% ,空气和环境质量将明显改善。
围绕显著提高城市承载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多种形式的宽带接入,扩展网络功能,积极推进“三网融合”,构建覆盖广泛、安全可靠、支撑多业务发展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鼓励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有条件的市开展无线城市试点;积极推广信息技术在交通、水、电、热、气等生产和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市政公用设施和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
围绕大大改善城市居住条件,建设城市住房保障、房地产管理等信息系统,为实施廉租住房制度、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提供信息支持。在城市拆迁改造、规划建设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提高拆建效率和规划水平。整合社区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构建社区综合便民服务信息平台,提高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改善社区居民生活方式,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品质。
围绕彰显城市现代魅力,从四个方面增加城市现代要素,打造靓丽、现代的城市名片:以电子政务营造政府的服务魅力,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网上审批、电子监察以及各类业务协同监管系统,构建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管理科学、依法行政的服务型政府。到 2010 年,河北省各级政府机关面向公众的服务事项上网率要达到 60% 。以社会信息化营造社会和谐魅力,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构建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环境;继续完善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信息系统,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积极推进医疗机构信息化,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健康医疗保障;继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电子商务营造市场的商务魅力,加快电子商务政策法规、信用服务、安全认证、标准规范等建设,大力发展集网上交易、电子支付、现代物流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应用,活跃市场主体,构建现代商务流通体系。以信息产业发展营造城市的产业魅力 , 把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强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抓手,紧密跟踪高端领域、高新技术、高精产品,着力把信息产业打造成为全省第四大战略支撑产业。
围绕大幅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开发建设城市规划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城市规划、建设、土地综合利用等业务的信息共享和统筹管理;积极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加快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与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实现城市管理、社会综合治理、应急处置等工作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促进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和规范化。
当前,河北省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加快城镇化步伐,对继续积极推进全省工业化进程,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矛盾,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坚持走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融合发展的道路,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渗透、倍增和创新作用,使信息化真正成为促进河北省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倍增器和提升机,为促进河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沿海强省建设作出新贡献。
(摘自《中国电子报》 2008 年 12 月 4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