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党委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08年11月21日 10:43
【字体: 大 中 小】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理论创新的重大丰硕成果,已成为指导我们各项事业的“魂”,统领各项建设的“纲”。党委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载体和运行手段,推进党委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程,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
一、积极推进党委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必须以提高党委班子能力素质为前提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党委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各项建设走上“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轨道。实现这一目标,离开了党委班子较高的能力素质这个前提,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无从谈起。
一是抓学习,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一级党委和一名领导干部,如果不注重和善于进行理性思维,就很难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就很难在艰苦繁重的任务面前,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就很难在迅猛发展的信息浪潮面前,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很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面前,担当起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我们党历来重视通过抓学习,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当前,党委抓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抓好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贯彻,使班子成员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精神实质、重大意义、基本要求的认识理解;使班子成员不断强化“全面发展、以人为本、质量效益、系统协调、求真务实”的思想观念;从而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成果,转化为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转化为促进各项建设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整体提高的科学思路;转化为以建设“两型”社会为契机,促进娄底“后发赶超、富民强市”的思维方法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是严党性,提高把关定向能力。看一级党委和一名领导干部,党性观念强不强,就看他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项建设中的把关定向能力怎么样。实践证明,凡是党性观念较强的党委,所在地方的各项建设的基本方向就不会出现偏差,反之,就会出现集体违规违纪的现象。凡是党性观念较强的领导,个人也就不会犯大的原则性的错误,反之,就会给个人的成长进步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的各项建设面对“社会阶层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思想动态多变化”的综合影响,面对“对敌斗争复杂期、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期、暴力恐怖犯罪高发期”的严峻形势,面对“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后发赶超”的艰巨任务,从强化党性观念入手,提高党委班子把关定向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各级党委必须把用科学理论特别是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锤炼党性,作为党委班子能力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和长期性战略任务来抓,确保我们的各级各类成员能始终高举旗帜、维护权威,确保我们的各项各类决策能始终服务中心、服从大局。
三是谋全局,提高统筹谋划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党委决策必须做到放眼全局、统筹协调。放眼全局,就是要求我们各级党委想事情、定决策胸怀要宽广,想大事、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一切在大局下行动,在全局下思考。把是否有利于坚持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绝对领导,是否有利于推动全市的整体建设,是否有利于促进全市人民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作为衡量党委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依据。统筹协调,就是要求我们在抓地方的各项建设中,必须妥善处理好抓中心与抓首位的关系,抓硬件与抓软件的关系,抓眼前与抓长远的关系,抓大事与抓小事的关系,抓务实与抓务虚的关系,抓继承与抓创新的关系,抓全面与抓特色的关系,只有这样,党委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才能得以真正体现,全市的各项建设才能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四是重实践,提高解决棘手问题的能力。党委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在我们的各项建设的实践中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那些影响一个地方全面建设的棘手问题中来体现的。因此,解决棘手问题既是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领导干部在实践中提高能力素质的有效平台。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一定要重实践,办实事、求实效,把解决棘手问题作为党委决策的重中之重,作为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实践活动。解决棘手问题,一定要有很强的政治责任感,坚决防止和克服怕事、躲事、推事和把矛盾上推下卸的错误做法,勇于同一切不良的现象做斗争。一定要有很强的原则性,不当“老好人”、不做“和事佬”,分析问题依据事实和政策说话,处理问题做到有理有利有节。一定要有很强的灵活性,在政策规定允许的范围内,能解决的问题要尽量给予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把理由讲清楚,决不能感情用事。一定要着眼长远,注意从根本上多想办法,不能图眼前省事省心,对付一阵算一阵,那样只能使棘手问题越拖越复杂,越拖越难处理。
二、积极推进党委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必须以端正党委班子的决策思想为基础
正确的决策思想就是决策时所遵循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委决策离开了正确的决策思想做基础,党委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就不可能成为现实。科学发展观集中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才能发展、怎么样评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为推进党委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各级党委必须以此为指导来确立我们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一是要紧扣“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回答好“为什么决策”的问题。紧扣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是各级党委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根本目的之所在。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与相当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的头等大事和重中之重。特别是我们娄底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乡镇多、贫困人口多、下岗待业成员多、各种潜在的经济利益矛盾多,各级党委一定要抓住国家设立“长株潭---3+5”两型社会城市圈这一大好时机,围绕经济建设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为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后发赶超”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是要扭住“执政为民”这个根本,回答好“为谁决策”的问题。当前,党委决策受社会环境、地域情结和利益驱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较大,回答好“为谁决策”的问题是我们各级党委和每名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各级党委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搞劳民伤财的“风景点”,不作虚头滑脑的“假文章”,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使各项决策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要牢固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认真按照胡锦涛同志“八荣八耻”的标准和要求,自觉做到“知荣明耻、扬荣抑耻、褒荣贬耻”,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感情所困、不为金钱所动,使各项决策经得起党纪军纪的对照。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把“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作为掌权用权的行为准则,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议事决事的基石基点,经常了解群众的想法、全面倾听群众的呼声、真正体察群众的疾苦,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使各项决策经得起广大人民群众的评判。
三是要用好“集中民智”这个渠道,回答好“靠谁决策”的问题。集中民智作为发扬民主的有效渠道,是我党群众路线在党委决策中的具体运用和延伸。集中民智,就是要坚持集体领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决策思想。集体领导是党委领导的最高准则,群众参与是科学决策的基本形态。只有坚持坚持集体领导和群众参与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扬民主,集中群众的智慧,保证党委决策的质量和效果。去年我们纪念娄底地级建制三十周年活动中举办的“献计娄底”大型征文活动,就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集中民智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各级党委必须结合娄底“后发赶超”的新的实践和任务,将这些好传统好做法加以充实完善和发扬光大。
四是要贯彻“求真务实”这个方针,回答好“如何决策”的问题。贯彻求真务实这个方针,党委决策就是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以坚持实事求是为基础,以弘扬科学精神为支撑,求经济建设规律之“真”,务经济发展绩效之“实”。要强化科学发展观念,无论是谋划部署,还是指导落实,都要充分考虑基层的承受能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盲目蛮干。要强化持续发展观念,着眼各个地方的长远建设,不“急于显功”,克服短期行为,既要有“前人裁树、后人乘凉”的胸怀,又要有一年干一件事的实劲,更要有几年干一件事的韧劲。要强化效益观念,不搞“虚高政绩”,少做单纯以数字、典型、特色“论英雄”的“显绩”,多做虽然难以显现,但却真正解决问题、让老百姓长远受益的“隐绩”。总之,我们想事情,定决策,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
三、积极推进党委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必须以规范党委决策的运行程序为保障
科学发展观强调尊重事物发展的基本逻辑步骤,按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就党委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来讲,按客观规律办事包括两层意思:首先,党委决策的问题是重大问题,党委决策必须遵循重大问题的客观发展规律;其次,党委决策作为党委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运行程序和规律,我们必须认真按照这一运行程序办事。从工作实践来看,遵循党委决策的运行程序,必须紧紧抓住以下几个必不可少且不容顺序颠倒的环节。
第一步:深入调查研究、科学确立议题。这是党委决策的起点和基石。“没有调查就没有以言权、没有决策权、没有领导权”。确立议题要搞好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防止被歪曲事物本质的假象所迷惑,做到胸中有数,拿出多套方案供党委讨论研究;要围绕事关全局的问题,确定并及时向党委提出需要集体研究决定的重点和难点,确保党委始终管大事、议大事、抓大事;要充分体现民意,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建议当作“第一参考”,确保党委决策能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小康社会建设的积极性。
第二步:召开正式会议、充分研究讨论。党委决定重大问题必须召开党的正式会议。正式会议包括党的代表大会、党委全会、党委常委会。凡是不经这三个层次之一的会议决定的重大问题,既是无效的,也是违规的。什么时候召开什么样党的正式会议,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的有关精神及《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有关规定办事。这三个层次的正式会议之中,党委常委会必须服从党委全会,党委全会必须服从党的代表大会,它们之间的相互隶属关系不能颠倒。召开正式会议前要出“安民告示”,搞好“个别酝酿”。要在会中进行充分讨论,通过相互启发、提示,把原来没有搞清楚的地方搞清楚,把原来没有搞准确的问题搞准确,在反复比较权衡中鉴别真伪,提高党委决策的科学性。
第三步:把握火候时机、果断进行表决。表决是党委决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和法定程序。表决要在各委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在意见比较集中的基础上果断进行,既要坚决防止和克服决而不议的现象,也要坚决防止和克服议而不决的现象;表决时正副书记不要先声夺人,防止把个人意见强加于人,防止其它委员随声附和;表决要形成决议,决议必须要有书面的、正式的文字记录,以备有据可查可考。这里面有一个尊重少数人意见的问题。对少数人的不同意见,一定要认真记录在案,防止简单票数的倾向。
第四步:确立工作标准、制定落实措施。决议确定后,要制定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执行方案和措施。方案和措施要坚持高标准。坚持高标准要依据党纪国法、要依据上级的指示命令、要依据地方的实际情况、要依据群众的能力素质立标准,要把责任区分到具体人的身上,做不到这一点,党委决策就失去了应有价值和意义;坚持高标准不是拔苗助长,方案和措施超越了群众的承受能力和地方的实际情况,落实起来就有困难和阻力,困难和阻力大了,党委决议最终就是一纸空文。总之,就是我们常讲的一句话:各项决策要让官兵“跳一跳,够得着”。
第五步:注重分工协作、抓好跟踪问效。跟踪问效要处理好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的关系,克服“党政不分、职责不清”的问题。党委决策的落实要通过分工负责来实现。但是有的党委在运作上,弄不清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区别,大小不分,事无巨细,包揽行政事务;还有的在个人意见被否定后,不是无条件地执行党委决议,而是消极怠工,散布自由主义言论,甚至顶着不干、拖着不办。各级要切实做到党要管党、政要务政、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齐心协力抓好决策的督查落实。
(作者系娄底市委讲师团办公室主任)
(稿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