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两化融合六大实现途径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08年05月07日 08:34
【字体: 大 中 小】
党的十七大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方针,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它对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和信息社会的建设将产生巨大影响。对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而言,两化融合无疑是对信息化、工业化两者本身及两者关系认识的深化,是对我国完成工业化任务并不失时机地进行信息化的客观规律的把握。
工业化是一个过程,是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壮大的过程。信息化同样也是一个过程,是信息在国民经济中逐渐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再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信息技术已逐渐渗透、融入经济、社会、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情况下,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已明显加速的趋势下,在先期工业化的国家已开始迈入信息社会的情形下,对于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大国,是否一定要按照已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所走过的历程亦步亦趋,是否有可能缩短这一进程,从而缩小与先进工业国家的差距,应该说这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需的。
我国国民经济正步入快速发展轨道,连续数年的高速增长,使我国国民经济总量已名列前茅,但就人均水平而言,我国仍处于世界中游水平。不仅如此,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已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经济、社会的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广泛、有效应用,无疑使人们的各项经济活动,在时空方面大大加速了、缩短了,在物质消耗方面大大减少了、有效了,在环境影响方面大大降低了、和谐了。两化融合正是使我国的工业化不再沿袭先行工业化国家的进程,而是真正走一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两化融合又使经济、社会信息化提前进入人们的视线并适时进入社会转型,大大促进了经济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就我国实际情况看,工业在 GDP 中的比重相当高, 2005 年工业在 GDP 中占 41.8% ,这几年这一比重还在增加,而制造业又占工业的 80% 左右。因此,在我国实现两化融合,最大的领域在制造业,最为紧迫实现两化融合的领域,也是制造业。因此,制造业信息化是两化融合的切入点和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