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绍史:必须深刻认识我国的资源与环境形势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08年04月23日 08:26
【字体: 大 中 小】
徐绍史:必须深刻认识我国的资源与环境形势
在4月22日第39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国际地球年中国全委会主席、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是“国际地球年”,我国纪念“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同国际地球年中国行动主题一样――“认识地球,和谐发展”,目的是普及地学知识,使公众深刻认识我国资源与环境形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形势,总的来说,‘当前矛盾突出,今后压力很大’。我国特殊的资源国情是: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矿产资源总量大、人均少、禀赋差。我国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徐绍史说,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矿产资源人均探明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开发利用粗放浪费加剧了国土资源供求紧张状况,形成土地紧约束和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总体不足的局面。
“认识地球,和谐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保障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徐绍史说,必须树立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统筹兼顾资源、资产、资本多重属性,从注重数量管理到数量、质量、生态综合管理,走出一条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新路子,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双赢。要彻底改变重微观轻宏观、重审批轻监管的状况,努力建立完善以规划和标准控制为前提、以政策约束激励为导向、以监管考核为保障、以有偿使用和市场配置为基础的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制度。
“认识地球,和谐发展,必须坚持开源节流,严格土地调控和监管,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徐绍史说,要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努力提高土地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握调控节奏和力度,管住总量,严控增量,优化结构,有保有压。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避免擅自减少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规模的倾向。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严格审查规划修改,严格新增建设用地审批和监管。从严控制工业用地,坚决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用地。
“认识地球,和谐发展,必须切实加强地质勘查,争取找矿突破并做好地质环境工作。”徐绍史说,和谐发展离不开资源保障,离不开地质环境支撑。要努力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提高资源保障能力。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十一五”规划,进一步推进矿区环境恢复治理,切实做好地面沉降防治,不断加强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积极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
“认识地球,和谐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海洋工作,发展海洋经济。”徐绍史说,海洋占地球面积的2/3,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空间。我国是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1.8万多公里,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公里。这些“蓝色国土”是我们的资源宝库。要深化改革,强化监管,健全规划,完善法制,切实加强海域和海岛的使用管理,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权益,促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认识地球,和谐发展,必须加强地球科学研究。”徐绍史说,近年来,我国在地球科学基础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初步总结出反映我国矿床形成特点的成矿、找矿理论和模式,在指导找矿勘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离全面认识我国复杂地质背景下的成矿作用还远远不够。信息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利用,但尚未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监管网络,仍需加速信息技术攻关和应用,构建中国完整的“上天、下海、入地”科学技术体系。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全球性资源和环境危机,要求世界各国采取一致行动。”徐绍史说,我国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既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伟大复兴的宏伟战略,也是关系世界和谐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国愿与全世界携起手来,提高认识,尊重规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更好地保护和善待地球,更好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