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省医药食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08年03月05日 11:03
【字体: 大 中 小】
2007年全省医药食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 2007年医药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07 年,全省规模医药工业生产与效益快速增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
(一)全省医药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与特点
1 、生产快速增长。全省规模医药工业全年累计完成总产值 178.7 亿元,居全国第 15 位,较上年上升 1 位,同比增长 36.8% ,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12 个百分点,居全国第 3 位。工业增加值完成 62.3 亿元,同比增长 28.1% 。
2007 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分月完成情况
2000 - 2007 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完成情况
2 、经济效益大幅度回升。全省医药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63.4 亿元,同比增长 46.3% ;实现利税 21.6 亿元,同比增长 57.2% ;实现利润 13.5 亿元,同比增长 84% ,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30 个百分点,居全国第 8 位。
3 、大多数市州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除娄底外,其他 13 个市州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均在 2 位数以上,其中:岳阳、怀化、益阳、邵阳、张家界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在 50% 以上。
2007 年各市州主营业务收入完成情况
4 、医药工业经济总量向重点市州集中。长沙、岳阳、衡阳、常德、邵阳、株洲等 6 市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占全省医药工业的 84.2% 和 90% 。
2007 年重点市在主营业务收入中所占比例
5 、医药子行业生产都保持 2 位数的增长速度。医药器械、卫生材料、化学原料等子行业增速都高于全省平均增速,制药机械和化学药品制剂等子行业生产增速基本保持稳定,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行业等子行业生产增速缓慢。
2007 年医药子行业产值完成情况
(二) 2007年医药工业生产效益同步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1 、发展环境改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2007 年,省经委将生物医药作为重点扶持的五大产业及产业集群之一,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激励一批企业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实现了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一批新产品投产和优势产品进行了扩能改造,培育发展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2 、化学原料药价格上涨,效益大幅增长。全省化学原料药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36.2 亿元,同比增长 77.6% ;实现利润 2.7 亿元,同比增长 105.5% 。
2007 年化学原料药产量月度完成情况
3 、亏损企业数减少,应收账款回笼良好。 233 家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 21 家,同比下降 27.6% 。应收账款净额 17.5 亿元,同比增长 9.8% ,比上年同期下降 14.5 个百分点。
4 、重点企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效益来源呈多元化态势。 30 户重点企业实现利润 8.2 亿元,同比增长 98.1% ,占全省医药工业的 60% 。与此同时,上市企业投资收益拉动了企业利润增长 21 个百分点。
(三) 2008年医药工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 、有利因素:一是医保扩容将扩大药品需求。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建立,政府将投入大量资金到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对药品的需求会继续增大。二是政策导向发生转变。政府将调控重点转变为加强监管、鼓励创新、促进产业集中度提升,行业竞争环境将明显改善。
2 、不利因素:一是市场竞争形势更加严峻。跨国公司将加快实施全球化战略,外资在中国医药行业的介入程度加深。二是药品监督管理更加严格。新修订的《药品 GMP 认证检查评定标准》比原标准有所提高,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使大批主要依靠仿制药品盈利的企业生存将更为艰难。三是国家《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很有可能实施,这将直接抬高原料药生产企业的生存门槛,可能会造成企业新一轮洗牌。
(四) 2008 年医药工业经济运行调节重点与目标
2008 年,将继续按照“大公司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做大做强我省医药产业。预计全省医药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 232 亿元,同比增长 30% ;工业增加值完成 78 亿元,同比增长 25% ;实现利税同比增长 28% 。
二、 2007年食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07 年,全省食品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调控目标。
(一)全省食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与特点
1 、食品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2007 年,全省食品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 1194.6 亿元(含烟草),同比增长 32.2% ,占全省工业的 14.3% ,居全国第 9 位,中部地区第 2 位。其中食品工业完成总产值 837.4 亿元,同比增长 38.3% ;烟草工业完成总产值 357.2 亿元,同比增长 19.8% 。完成工业增加值 502.1 亿元(含烟草),同比增长 20% ,占全省工业的 18.9% 。
2007 年食品工业增加值分月完成情况
2 、主要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2007 年,大米 277.3 万吨,同比增长 30.9% ;鲜冷冻肉 19.9 万吨,同比增长 34.8% ;成品糖 8.3 万吨,同比增长 125% ;食用植物油 72.3 万吨,同比增长 26.1% ;乳制品 17 万吨,同比增长 15% ;罐头 43.1 万吨,同比增长 24.6% ;一类卷烟 219.3 亿支,同比增长 38.3% ;白酒 3.5 万千升,同比增长 10.1% ;精制茶 13.9 万吨,同比增长 37.6% 。
3 、经济效益较快增长 。 全省食品规模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1149.7 亿元,占全省工业的 14.1% ,同比增长 37.3% ;实现利税总额 328.8 亿元,占全省工业的 31.9% ,同比增长 31.2% ;实现利润 99.6 亿元,占全省工业的 21.7% ,同比增长 51.8% 。全省规模食品工业亏损企业数为 56 家,同比减少 9 家;亏损企业亏损额为 1.5 亿元,同比下降 34.1% 。
4 、行业结构调整得到优化。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507.9 亿元,占全省食品工业 43.3% ,比上年同期提高了 2.9 个百分点;烟草制品业完成 357.6 亿元,占全省食品工业 30.4% ,比上年同期下降了 3.2 个百分点。
5 、大多数食品子行业生产保持增长态势。除乳制品加工业外,谷物磨制、肉类、罐头、食用植物油等 13 个主要子行业生产都保持 2 位数的增长,其中水产品加工业、软饮料制造业、食用 植物油加工业、谷物磨制加工业、饲料加工业等子行业的增速达到 40% 以上。
2007 年食品工业主要子行业产值完成情况
6 、大多数市州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较快。除郴州外,全省其它 13 个市州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都保持 2 位数以上的增速,其中益阳、娄底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分别达到 112.9% 和 98% ,高于全省食品工业平均水平 75.6 和 60.7 个百分点。
2007 年各市州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情况
(二) 2007 年全省规模食品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因素分析
1 、规模食品企业数不断增加。全省规模食品企业达到 1114 家,占全省规模企业数的 11.5% ,比上年末增加了 166 家;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 15.8 万人,占全省的 8.8% 。新增食品规模企业促进了全省食品工业经济总量的增长。
2 、农副食品加工业发展提速。农副食品加工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 44.8% ,高于全省食品工业平均水平 12.6 个百分点,拉动全省食品工业增长 17.4 个百分点。其中,谷物磨制、肉类、食用植物油、饲料加工等主要行业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 47.3% 、 39% 、 48% 、 43% 。
3 、烟草制品业利税比重仍占绝对优势。烟草制品业实现利税 278.4 亿元,占全省食品工业 84.7% ,同比增长 29.1% ,比上年同期增幅高 12.3 个百分点,对全省食品工业利税增长贡献率为 80.3% ;实现利润 71.5 亿元,占全省食品工业 71.8% ,同比增长 50.9% ,比上年同期增幅高 24.3 个百分点,对全省食品工业利润增长贡献率为 70.9% 。
4 、饮料制造业利润大幅上涨。饮料制造业实现利税 11.4 亿元,同比增长 79.8% ;利润 4.5 亿元,同比增长 167.4% 。其中,酿酒业实现利税 4.7 亿元,同比增长 81.7% ,利润 0.9 亿元,同比增长 265.3% ;软饮料制造业实现利税 4.9 亿元,同比增长 100.2% ,利润 2.5 亿元,同比增长 66.8% 。
(三) 2007 年食品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原材料价格上涨对食品工业的影响。一是造成成本增加。全省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 40.6% ,比主营业务收入增幅高 3.3 个百分点。二是缩小了部分行业利润空间。如罐头制造业实现利润 0.9 亿元,同比增长 10.3% ,而其同期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43.7% 。
2 、部分子行业发展不平衡。液体乳、啤酒等产品产量增长缓慢,分别为 0.5% 、 1.2% ;粉丝粉条、鲜冷藏肉、方便面、瓶(罐)装饮用水、软饮料、黄酒等产品产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 51.4% 、 24.2% 、 19.6% 、 11.9% 、 10.2% 、 2.4% 。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控的影响,味精、发酵酒精等产品产量增长较慢,分别为 1.6% 和 8.8% 。
3 、壁垒政策导致部分子行业出口交货值下降。受欧美针对我国食品出口实行“壁垒政策”的影响,全省水产品加工业出口交货值为 0.7 亿元,同比下降 28% 。
(四) 2008 年全省食品工业发展展望
1 、机遇:一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有利于刺激和促进消费。二是国家食品政策和新税制的实施,为食品工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促进中部崛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实施,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由于企业新税法的实施,大部分食品企业所得税将从目前的 33% 降低到 25% ,从而使绝大部分食品企业获利,特别是白酒行业。
2 、挑战: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随着国内外生物能源的高速发展,粮食作物的需求急剧增长,加上粮食生产成本抬高,以粮食为原材料的饲料以及下游产业链的肉类、蛋类、水产品和奶制品等成本不断提高,可以预见 2008 年,食品工业仍将面临原料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压力。二是技术壁垒的影响。食品是当前国际技术壁垒的重点,而在食品技术壁垒中,最重要的是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2007 年底,印尼、巴西、美国等国颁布新规定,进一步提高了中国食品出口门槛。三是烟草制品业的增长难度加大。目前,全国卷烟产量已接近市场的实际需求量,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加入 WHO 框架协议于 2009 年生效,卷烟总量增长余地已不大,我省烟草工业将可能步入低速增长期。
2008 年,预计全省规模食品工业(除烟草)完成总产值 1050 亿元,同比增长 30% ;工业增加值完成 288 亿元,同比增长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