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故事之九 手机汉字输入标准:打破洋码垄断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08年02月28日 08:19
【字体: 大 中 小】
市场上 90%的手机中汉字输入法技术被外资手机输入法垄断的尴尬局面,引起了多位全国政协委员的关注。对此,信息产业部于去年 10月做出了《信息技术数字键盘汉字输入通用要求》 (GB/T18031-2000)最新修订草案,并指定广东国笔科技公司为“汉字输入国家标准起草单位”,参与《信息技术数字键盘汉字输入技术通用要求》标准的修订工作,意在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优秀汉字输入法企业,更好地维护汉语言尊严,维护民族历史的传承和发展,使其能积聚实力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挺起手机中文输入的脊梁。
手机汉字输入法需进口
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手机软件工程师小王最近心情不好,他上中学的小外甥问了一个令他尴尬的问题:“今天我才知道,原来我们一直使用的手机汉字输入法是进口产品,信息时代中国人的手机汉字输入法要靠进口,太荒唐了吧?”
令工程师小王感到难过的是,他所在的企业每年因进口汉字输入法要向国外软件企业支付几百万元人民币,而企业每年的赢利才几千万元,买汉字输入法几乎花掉企业 1/10的利润。更令小王感到痛心的是,目前国内 90%的手机生产企业都在从外商处进口汉字输入法,国家为此每年要支付 7.8亿元专利费。
“其实进口汉字输入法并不适合汉语言习惯,许多常用语设置不合理,需要多次输入才能造句,为什么不把这些钱省下来搞研发,开发适合汉语言特点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汉字输入法呢?”作为手机软件工程师,小王希望国家信息产业部门能重视这些问题。
无独有偶,今年两会期间,来自新闻出版界的全国政协委员陈铎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刚刚开始时,就手机输入法问题提交了一份准备了很久的提案,这份提案颇引人注意。陈铎在提案中写道:“很多人都遇到过发短信时在手机里找不到对应汉字的情况,那么,手机里到底缺多少汉字?汉字输入的国家标准是 27484个,手机里的编码字只有 6763个。我国的手机用户排世界第一,可手机里的汉字还不到总数的 1/4。长此以往会造成汉字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