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水质比去年好转 下半年将启动综合治理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07年08月14日 06:39 【字体:
     湘江水质比去年好转 下半年将启动综合治理
  
  昨日,省环保局蒋益民向省人大进行了汇报。 湘江河畔的株洲清水塘、衡阳水口山工业区、湘潭竹埠港工业区等三大工业区环保问题整改带来利好消息,湘江水质也因此好转。今年一季度与2006年同期相比,湘江流域符合或优于Ⅲ类水质断面的比例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全省饮用水源地达标率比上年同期上升17%。下半年将启动湘江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株洲清水塘:汞超标问题基本解决
  目前,清水塘工业区重金属污染排量大幅削减,汞超标问题基本解决,湘江枯水期水环境安全问题得到缓解。关停了120多家排放有毒有害重金属企业和生产线。
  针对清水塘工业区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有10个污染项目被列为省“十一五”环境治理重点项目,省环保局还向省科技厅推荐了清水塘区域重金属治理三大科技攻关项目,组织了对清水塘工业区污染的综合治理,并推进和指导该区的工业企业制定了污染治理方案。去年,我省对清水塘地区11家重点污染企业实施了关停,2家停建,34家限期治理,对26口被重点污染的水塘进行了彻底治理。其他企业也各自采取措施,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与此同时,发现并查处了一批环境违法行为。
  衡阳水口山:排污口安装监控系统
  衡阳水口山位于湘江流域中游。针对衡阳水口山污染情况,省环保局等相关部门指导并编制了《水口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以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水口山冶金化工有限公司“三废”治理为重点,对水桦地区生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实施关闭,对一批违法企业进行查封,对环保手续不齐备、环保设施不完善的企业,分别下达了限期补办环评手续和限期达标验收的决定。
  今年上半年,常宁市、衡南县人民政府针对辖区内污染状况,对水口山地区开展了大规模整治。同时,改进工艺流程,减少污染。另外,四水厂重建了废水处理系统和硫酸废水预处理工程,对排污口进行规范化整治,并安装了在线监控系统,现正在进行环保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六厂完成了含铍废水处理站改造,水口山冶金化工厂有限公司停用硫精矿制酸,采用含砷较低的硫铁矿制酸,并安装了废水在线监控系统。
   湘潭竹埠港:污染物排放量下降三成
  湘潭竹埠港工业区位于湘潭市东北郊区,毗邻湘江,距离湘江下游长沙市饮用水源35公里。是较严重的工业污染区。
  如今通过湘潭市近三年的整治,环境污染现象大有好转,该地区污染物排放量下降了三分之一,湘江湘潭段水质恶化趋势已得到了有效遏制。为促进该工业区经济持续发展,湘潭设立湘潭新材料工业区,包括原竹埠港工业区,重点发展电化学材料、精细化工材料、耐高温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淘汰现有的传统型化工企业,并建新项目入园的产业与环保专家评审制度,投资五亿元用于该区的环境整治。
  洞庭湖:关闭234家厂后水质好转
  红网8月15日讯(潇湘晨报记者周华平)洞庭湖区236家造纸企业除2家产能和环保达到要求外,其余234家造纸污染企业全部关停。关停后,水质明显好转。
  环境监测显示:受造纸企业废水污染的局部水域已由原来的Ⅴ类上升到Ⅲ类。随着水质改善,生态环境出现了可喜变化,最近已经连续多次在洞庭湖发现了江豚,说明湖区生态环境正在恢复。促进了造纸企业结构调整,对洞庭湖产业结构调整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4月5日召开的第二届长江论坛上,与会国内外专家和官员对此高度评价,认为这次关停小造纸企业,其意义不仅仅是对湖南,对中国,而且是对世界的,因为洞庭湖是世界上重要的湿地。
  中央拿上亿元治长沙铬渣
  红网8月15日讯(潇湘晨报记者周华平)铬渣是盘踞在湘江河畔的一大毒瘤。此毒瘤现在正在解毒之中。昨日,省环保局向省人大汇报了铬渣的整治情况。
  我省列入铬渣污染综合整治的有3个企业,共需治理的铬残渣有64.4万吨,其中原长沙市铬盐厂堆存铬渣42万吨、湖南铁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堆存铬渣20万吨,原衡阳市松海冶炼厂堆存铬渣2.4万吨,这三个铬渣治理项目均进行了整治。
  原长沙市铬盐厂属国有企业。位于距湘江仅数十米的敏感地段。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铬渣污染问题早在1987年就引起了长沙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1989年该厂筹集2000万元进行三废治理。但铬渣排放量大,治理成本高,导致污染问题没有得到彻底根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老大难问题。2003年10月,全国人大环资委和国家环保局的督办下,在省市人大常委会督促下,长沙市政府下决心关闭了长沙铬盐厂并依法实施破产。2006年7月,国家发改委同意采用铬渣水溶除毒综合利用法工艺建设6条解毒生产线,年处理能力19万吨,并要求第一期先建设1条生产线。2006年8月,项目正式启动。完成了项目现场防治污染扩散的前期配套工程。12月,第一条铬渣解毒生产线正式开工。2007年2月,完成第一条铬渣解毒生产线土建工程。4月7日,一次投送试车成功,4月13日,解毒后的铬渣自检合格并投入试运行。该条生产线日处理能力100吨。7月10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相关函,安排中央预算资金10840万元。下一步工作重点:第一条生产线正式投入运行,加快铬渣治理设施其余5条线的建设和调试,力争2008年初投入使用。
  来源:红网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湘江水质比去年好转 下半年将启动综合治理

768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