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良性互动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03年04月21日 00:00
【字体: 大 中 小】
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形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良性互动。
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良性互动,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为先导,以基础产业和传统产业为支撑,使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辅相成,协同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这要求既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跨越式发展问题,又要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发挥基础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支撑作用,又要以现代科技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既要使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起到战略性、主导性作用,又要
扶植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扩大就业;既要利用资本市场,发展虚拟经济,又要重视实体经济,增加物质财富,防止泡沫;既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积极参与国际大分工,又要立足国情,努力提高综合国力和产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工业化和信息化良性互动的实质,是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产业创新的系统集成。这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所在。
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良性互动必须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当今世界,任何基础产业和传统产业只要注入新的技术,就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焕发出新的活力。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又是以基础产业和传统产业为支撑发展起来的。能否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坚持技术创新,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因此,网络经济发
展与通信产业相互促进,现代物流伴随交通运输业发展,推进企业信息化工程离不开企业现有水平和实际运作。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有力地推动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良性互动。
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良性互动必须以组织创新为保障。实践证明,高新技术辐射基础产业和传统产业,促进结构升级,迫切需要企业和产业的组织创新。这就产生了通过并购重组,推动产业组织创新的新潮流。在组织创新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劳动者。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便成为组织创新的重要基础。劳动力资源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资源,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通过组织创新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形成高新技术产
业、基础产业及传统产业并举的合理格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良性互动才能得以实现。
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良性互动必须以产业创新为方向。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良性互动是产业创新、产业融合,这就是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产业之间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进而不断生成新的产业,带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从总体上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良性互动可以有三种情形。
一是个别互动。这是在微观的企业层次上展开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良性互动首先反映在企业战略选择上。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上生存与快速增长,企业或者通过生产和营销的集约化、规模化,追求规模经济效益;或者通过内部成长或外部扩张,盘活所属的工厂及营销、管理部门的资源,节约单位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不可忽视的是,无论追求哪一种经济效益都是需要技术性条件的。就企业追求规模经济效益来说,先决性技术条件是在现有产业或在新的产业领域中技术领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发展的后劲。因此,必然选择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不断替代传统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走专业化道路。而企业的对外扩张必须以存在能够吸纳的信息技术为前提,最引人瞩目的是通信信息产业。正是由于集成电路的小型化、大容量化,电子计算机的大型化和小型化并存的趋势及大容量化、运行高速化,光通讯、卫星通讯、移动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造就了整合相关领域或非相关领域,出现了追求更大范围、更大经济效益的超大型企业和相互之间的并购重组。个别互动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良性互动最基础的模式。
二是局部互动。这是以个别互动为基础,在中观的产业层次上展开的。比如,就传统的通信产业和新的网络产业的良性互动而言,一方面形成IP电话、电子邮件等新的通讯方式,逐步发展成为新的信息通讯产业;另一方面传统的电话以及邮政通信仍然存在。由企业层次上的个别互动必然波及产业层次上的互动,形成产业集群。集群内部的产业之间形成新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既克服产业内在的惯性与僵化,又加快
竞争要素的创新,将目标集中在科技投资、信息、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上,带来整个产业及区域的更大的经济收益。产业集群的良性循环正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良性互动的体现。
三是全面互动。这是宏观层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