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发力强根基 银城智造筑高地——“十四五”期间益阳高端电子元器件产业交出亮眼答卷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25年11月10日 17:18 【字体:
  

奥士康一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操作专业设备。(图片由该公司提供)

  电子元器件是支撑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十四五”期间,湖南省委、省政府精准锚定益阳产业优势,出台支持益阳高端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益阳市委、市政府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将高端电子元器件产业作为“334”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先进制造业的主攻方向,从政策扶持、主体培育、创新驱动三维发力,推动高端电子元器件产业规模持续扩张、发展质效稳步提升。目前,益阳铝电解电容器产业占全国市场份额达30%,电子电路板(PCB)产业占全省产值份额达80%,位居全国十大新型PCB产业基地第7位,一幅“产业集群化、企业品牌化、技术高端化”的高质量发展画卷在银城大地徐徐展开。

  真金白银送政策 筑牢产业发展“强支撑”

  产业发展,政策先行。“十四五”期间,益阳深刻把握高端电子元器件产业技术密集、人才密集、资金密集的发展特性,出台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以真金白银的投入、务实管用的举措,为产业发展减负松绑、赋能增效。

  在政策体系构建上,益阳先后出台各类相关核心政策,配套推出“产业人才20条”“人才新政25条”“都谷极16条”等专项政策,以及推动电容器、PCB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形成覆盖产业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引育、降本增效等全链条的政策支撑体系。其中,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自2021年首次实施以来,历经两次修订完善,不断优化奖补标准、扩大覆盖范围,已累计兑现奖补2.27亿元。

  降本增效方面,益阳推出用电、用水、用气、用地、用工、融资、物流等八大类18条硬核举措。例如免收企业红线外用电、用水接入工程费用,对月用气量超5万立方的工业企业实行阶梯优惠、下降工业蒸汽基准价格等方式,让企业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同时,量身定制的人才政策也为产业注入“智力活水”:“产业人才20条”对能实现成果转化的一流科学家及团队给予最高1000万元综合支持;“人才新政25条”为符合相关条件的博士研究生、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最高20万元购房补贴和每年3万元生活补贴;“都谷极16条”对税前年薪30万元以上的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给予最高9万元生活补贴等。多层次的人才政策体系,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此外,益阳积极对接金芙蓉基金,筹资1亿元参股先进制造子基金,争取1.2倍返投比例支持PCB、电容器产业发展,并争取省级对益阳成立产业投资基金的支持。资阳区设立3844万元PCB产业引导专项资金,2021年至2024年累计为区内企业争取政策扶持资金3227.77万元;赫山区设立1000万元数字化引导资金,着力打造数字化标杆企业和智能智造生产线。

  真抓实干强主体 锻造产业发展“主力军”

  企业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集群是产业壮大的必由之路。“十四五”期间,益阳一方面做强做优本土龙头企业,一方面精准招商补链强链,同时大力培育中小企业梯队,形成“龙头引领、骨干支撑、小微跟进”的良性产业生态,推动高端电子元器件产业主体实力持续增强。2024年,全市以电容器、PCB为主导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达376.3亿元,占全省比重8.7%,位列全省第3位;税收5.9亿元,占全省比重5.3%,排全省第4位。

  龙头企业“领跑”作用凸显。益阳聚焦电容器、PCB两大核心产业,全力支持艾华集团、奥士康等“链主”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产业发展“领头雁”。艾华集团作为全国铝电解电容器行业的标杆企业,其产品占国内铝电解电容器市场份额的8%左右,位列全球节能照明用铝电解电容器产销量第1位,2024年实现营收38.68亿元。奥士康的超厚铜小间距PCB关键技术居全国首位、进入全球前五,2024年营收达38.4亿元,位列全球PCB百强第35位、中国PCB百强第22位。两大龙头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形成了强大的产业辐射力。

  骨干企业“护航”效应显著。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一批细分领域的骨干企业快速成长,成为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电容器产业领域,信维电科成功研发300nm、150nm高容以及非安全类车规等系列高端产品,可量产料号17个;万京源、鹏程等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细分市场占据重要地位。PCB产业领域,明正宏电子突破800Gbps 5G光模块量产技术,产品出口日韩及欧洲市场,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达42%;维胜科技高精密长尺寸挠性印制电路板加工技术进入全国前三、全球前十。截至2024年底,全市高端电子元器件产业营收过亿元企业达60家,过6亿元企业21家,15家企业成功融入华为、比亚迪等行业龙头供应链,产业协同效应持续释放。

  企业梯队“雁阵”格局形成。益阳坚持“引进来”与“育起来”相结合,成功引进信维电子科技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6家、省级绿色工厂12家、数字化转型等品牌49个。截至2024年底,全市以电容器、PCB为主导的电子信息制造业拥有规模工业企业120家,占全省比重7.6%、排全省第5位,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活力充沛的企业梯队,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真帮实扶促创新 激活产业发展“源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四五”期间,益阳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通过建强创新平台、深化校企合作、攻克关键技术,全力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推动高端电子元器件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创新平台建设持续发力。益阳聚焦产业创新需求,全力打造多层次、高水平的创新平台体系,为企业研发创新提供坚实支撑。目前,全市高端电子元器件产业拥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重点实验室共24个,省级新材料中试平台1个、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2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高新技术企业58家。同时,全省首个国家电容器质量检测与认证中心在益阳建成并试运行,为产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益阳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搭建校企合作桥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一方面,鼓励企业主动对接大校大所引进或联合开发高质量科技成果,对经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并在益阳落地产生经济效益的标志性科技成果给予补助。另一方面,支持企业与益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合作,开设电容器、PCB等核心专业课,经论证认定后,按每课时800元给予学校补助,并鼓励企业专业技术骨干到校授课,按每节课500元给予授课补助。通过校企合作,企业解决了一批技术难题,院校人才培养更贴合产业需求,形成了“产学研用”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

  关键技术攻关成效显著。在政策支持和平台支撑下,益阳企业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卡脖子”技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一批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艾华集团突破高比容电子铝箔、薄膜电容等核心技术,拥有“光箔+腐蚀箔+化成箔+电解液+铝电解电容器”的完整产业链;信维电科成功研发150nm卡脖子料号并通过华为测试,打破了日韩对高端高容MLCC的垄断,实现国产替代;奥士康超厚铜小间距PCB关键技术居全国首位,网格屏蔽结构的阻抗计算方法填补了国内理论空白;三立诚导热金属基板技术排全国第二,产品广泛应用于LED照明、汽车电子等领域……截至目前,全市高端电子元器件产业累计主持或参与制订标准32项,已授权发明专利413项。

  产业规模稳步扩大、主体实力持续增强、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十四五”规划收官之际,益阳高端电子元器件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接下来,益阳将乘势而上、接续奋斗,用好用活用足专项政策,以更强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着力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创新能力,持续做大做强做优高端电子元器件产业,为建设现代化新益阳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三维发力强根基 银城智造筑高地——“十四五”期间益阳高端电子元器件产业交出亮眼答卷

33845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