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基因技术产业跑出加速度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25年10月28日 09:49 【字体:
  

  10月10日,《湖南省细胞和基因产业促进条例》及长沙配套政策落地实施仅十天,广东图博生物便签约入驻湘江数字健康产业园,计划打造总投资超10亿元的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中心。在干细胞临床转化与再生医学领域,长沙成功迈出从“技术储备”到“产业应用”的跨越步伐。

  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在现代产业“未来赛道”——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基因技术等领域的角逐中,长沙始终摒弃简单的线性跟跑模式。如长沙基因技术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中布局生命科学未来产业的核心赛道与新质生产力培育关键引擎,长沙通过推动“研发-转化-制造-服务”全链条生态构建和关键技术攻关,筑牢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根基、助力产业规模冲刺千亿级,更以技术融合与协同创新联动医疗器械、中医药、医药流通等产业链,形成错位发展的产业集群,成为串联创新资源、民生需求与产业升级的重要枢纽。

  产业蓄势

  锚定基因科技“长沙坐标”

  按规划,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中心将于今年年底正式投用,为长沙基因技术和生物医药产业链注入“技术赋能”新动能。作为项目承载地,湘江数字健康产业园由湘江集团统筹开发运营。其中,长沙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孵化基地单项目投资约10亿元,已建成标准化实验室、GMP生产车间等专业配套设施。

  自2025年10月《湖南省细胞和基因产业促进条例》正式施行以来,湘江新区凭借“临床资源富集+政策红利先行”的双重优势,吸引多家细胞与基因领域企业签约入驻。

  作为湖南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长沙不盲目追求企业数量,而是聚焦基因与细胞诊疗、合成生物等四大前沿方向,依托3所“双一流”高校、25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打造“基础研究在高校、中试转化在平台、规模生产在园区”的协同格局。

  走进长沙隆平产业开发区的基因编辑水稻试验田,沉甸甸的稻穗印证着中国在农业基因领域的硬实力——中国在杂种优势利用、基因组选择、倍性育种、细胞与染色体工程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转基因和基因编辑技术创新方面实现国际先进并跑。

  长沙拒绝“同质化竞争”老路,在基因技术和生命科学相关产业上提出“两区两谷两心两翼”空间布局实现错位发展——做强湖南湘江新区、浏阳经开区两大生物经济产业集聚区。前者打造国际生物经济智造高地和企业总部基地;后者瞄准医疗器械产业园、智能化制剂生产基地等项目,加快形成国际一流的生物经济集聚区。“种业硅谷”依托隆平高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建设种业全产业链;“细胞-基因谷”围绕细胞和基因精准检测与治疗,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链;建设“南部融城片区”“岳麓山大学科技城”两个生物科技研发孵化中心;在湘江西岸打造生物服务高地,同时发挥金霞医药物流园等示范作用,建设中部医药物流枢纽中心,在城市东部插上生物物流之羽翼。

  技术破壁

  龙头企业勾勒“创新图谱”

  在长沙这片创新热土上,基因技术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热潮持续涌动——8月,源品生物斩获全球首个“绝经综合征”干细胞药物临床批件,依托全链追溯数字平台实现安全可控,彰显长沙在干细胞临床转化领域的全国领先地位,推动“实验室-病床”通道实质性贯通。

  不久前,湖南诺合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A轮数千万元融资。其完全自主研发的pFolia植物表达平台,包含瞬时植物表达平台和稳定植物表达平台,通过基因工程将植物转化为“绿叶工厂”,可高效生产单克隆抗体、胶原蛋白、工业酶等高附加值产品,覆盖整株植物、植物细胞、无细胞体系三大产线,填补长沙基因技术产业的植物源重组蛋白技术空白。

  作为国内干细胞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湘江新区的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曾诞生全球第一个人类治疗性克隆胚,现拥有550余株具独立知识产权的胚胎干细胞库,为肝衰竭、新冠肺炎、银屑病等多种难治性疾病提供再生医学新疗法。200余项发明专利、未知病原体筛查机制的多次实战应用,印证了“产业高度永远由科研深度决定”的真理。

  楚天科技积极布局细胞治疗领域,2022年成立子公司楚天思为康基因科技(长沙)有限公司,以实施楚天科技在细胞治疗领域相关技术与产品的运营发展,致力于为细胞药物制备提供高效、高质、经济的整体工艺解决方案。近年来,楚天科技产品系列不断向生物医药与生命科学领域纵深挺进,自主创新研发了一系列新产品,并结合楚天科技生物工艺技术,构建起涵盖细胞治疗在内的生物医药与生命科学多个细分领域的工艺解决方案,成为长沙基因技术产业与智能制造结合的范例,更成为关联产业集群发展的标杆。

  业内人士乐观预期:短期看,长沙干细胞治疗、植物源生物制品等领域将涌现一批临床成果与量产项目;长期望,这里有望成为衔接华中、辐射全国的基因产业创新策源地,在全球细胞治疗与生物制造领域占据重要席位。

  政策托举

  破解“死亡谷” 的长沙方案

  2023年6月,省委书记沈晓明在岳麓峰会上提出 “把长沙打造成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同年,长沙明确打造 “全国有影响力的生命科学科技创新高地”,为基因技术和生命科学产业量身定制的“导航图”,引导长沙产业实现从“技术应用者”向“规则制定者”的跃迁。

  从政策体系看,湖南省和长沙都明确了人才配套支持、金融信贷倾斜等保障措施,进一步助力本地破解产业发展中的人才短缺、资金不足难题,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培育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为长沙在细胞和基因产业赛道实现高质量、快速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下半年起,星沙海关部署推行C级特殊物品远程属地查检模式改革试点,实现即报、即查、即放,生物基因企业产品通关查验时长从传统模式的2-3天压缩至1小时,大幅提升企业通关效率。

  在基因科技和生命科学领域,“实验室到病床” 的距离,曾是横亘在创新与应用之间的“死亡谷”。长沙的破局思路,不是单点突破,而是构建政策和市场联手布局的发展生态。

  浏阳河智谷的用地创新提供了新路径。通过灵活的新型工业用地政策,这里不仅集聚华夏源华中研发总部、诺奖得主工作站等优质项目,更设立生物医药创新服务站,将专业审批时限压缩到极致。

  资金的精准注入同样关键。湘江国投与圣湘生物2023年发起的4亿元产业基金,聚焦基因检测、细胞治疗等上下游领域。湘江圣湘CVC基金已完成4亿元规模投资,投资了英国QuantuMDx、美国First Light、加拿大Sepset、深圳安赛诊断等6个生命科技领域全球技术领先项目,其中5个落地长沙并进行相关产业转化,不仅助力圣湘生物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布局与联动,更撬动本土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集聚与跃升。

  长沙市工信局消费品工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将一直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带头作用,确保来长沙的基因技术和生物医药上中下游企业技术有指导、生产有保障、产品有销路,由此激发出优质企业的集聚效应。

  基因技术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创新与规范的博弈。长沙的应对之策,是构建“全周期保障体系”:研发阶段,对国家级项目给予最高300万元配套;转化阶段,“湘江未来科学家”计划为顶尖人才提供最高1000万元奖励;产业化阶段,实行3年税收返还。同时,对创新药械临床试验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政策既有给创新“松绑”的力度,也有为安全“兜底”的温度。

  在基因技术筑就的产业链上,长沙正以“先手棋”的智慧、“生态局”的格局,在生命科学的未来赛道上,书写属于自己的发展答案。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长沙:基因技术产业跑出加速度

3383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