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北斗产业聚势成链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25年09月22日 10:55 【字体:
  

金秋九月,世界目光再次聚焦制造名城。9月24日—25日,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将在株洲盛大举行。

时空信息产业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当今支撑各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前沿技术力量。而北斗规模应用,是时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几年,株洲作为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的持续承办地,以办好峰会链接资源、以场景应用牵引创新、以构建生态集聚产业,特色和优势越来越明显。

短短4年时间,株洲时空信息产业集群发展从无到有,迅速聚势成链,链上企业达17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100家),2024年规模产值达171亿元,增长38%,其中北斗核心产业规模过40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北斗核心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4.37%。“天上星星参北斗,北斗园区看株洲”的品牌效应正在加速形成,北斗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彰显。在株洲,初步形成了从部组件研制、整星制造、星座运营到北斗终端制造、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条。

抢抓历史机遇,从起步到起势

2017年10月,株洲经开区挂牌成立。但对经开区的主导产业定位,却历经了文旅、大数据、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多次选择。

2021年,湖南加大北斗产业建设力度。考虑到株洲的产业基础和承载能力,省委、省政府决定将北斗产业园布局株洲,构建以长沙、株洲、岳阳为产业核心聚集区,辐射带动全省北斗产业多域联动。

2021年12月,株洲北斗产业园落户经开区。“椭圆时空”“赛德雷特”“太空星际”……各路北斗“先锋”抢滩株洲,第一时间加入北斗产业园大本营,株洲北斗产业从起步就进入快速发展的“高速公路”。

表面上看,北斗产业在株洲是从无到有。实际上,株洲却有诸多发展北斗产业的先天优势。

湖南是北斗核心技术策源地和北斗技术创新引领区,聚集国内北斗产业80%以上的核心技术资源。依托国防科大在北斗领域的大量核心资源,湖南北斗产业起步早、有特色。株洲紧邻长沙,正好借力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的人才、研发优势。在产业基础上,株洲是制造名城,轨道交通、中小航空发动机制造两大优势产业,与北斗产业天然适配。株洲的规模应用根基深厚,每年生产的20万台新能源车、公交车、物流车,均装有北斗系统。毗邻株洲经开区的职教城,汇聚了10所职业院校,是我国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基地,可以为北斗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近年来, 株洲坚持把北斗产业作为“新三样”之一,集中资源重点培育,推进北斗产业发展提质增速,实现了北斗产业从起步到起势的快速进阶。

产业加速集聚

从单一到全链条

进入2025年,株洲北斗及卫星产业迎来井喷时刻。

9月17日,可复用不锈钢液体运载火箭研制基地项目在株洲经开区开工。该基地将生产AS-1号火箭,箭体直径4.2米,运力达到15吨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打造“株洲星、株洲箭、株洲发”的完整生态链,实现火箭制造、关键系统研制、地面设备配套到终端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为星座组网提供火箭发射服务,有效支撑株洲打造长株潭航天产业核心区、国内商业航天产业高地。

5月21日,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湖南赛德雷特卫星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研发、制造的“XR-11”卫星搭乘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升空,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也是株洲自研自造的首颗遥感卫星,展示了制造名城的科技创新实力。

不单单是卫星、火箭制造领域,北斗产业相关领域也呈现全面爆发之势。

6月27日,湖南北斗天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新产品发布暨揭牌仪式举行。株洲首条北斗智能穿戴产品和北斗终端产品生产线启用,标志着株洲在北斗应用产业领域迈出重要一步,填补了株洲北斗产业链终端制造的空白,开启北斗智能穿戴产品与终端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新征程,为完善株洲北斗产业链注入强劲动力。

8月29日,在株洲经开区北斗产业园,华镁钛液晶相控阵天线自动化产线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填补了国内液晶超材料相控阵天线产业化空白。

项目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引擎和推进器。在梳理产业图谱、开展企业招引的同时,株洲注重对已入驻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形成更多更好的项目落地成果。今年上半年,北斗产业园签约引进热数科技、千寻位置、星瀚宇航、宇石空间、鸿星科技、巡天千河等8个项目,在谈项目6个,重点在谈项目2个。园区在产项目18个,园区在建项目12个。4年来,北斗产业园累计签约引进企业40余个,初步形成了从部组件研制、整星制造、星座运营到北斗终端制造、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条。

整合资源,打造最优产业生态

9月21日,湖南时空信息数据有限公司在株洲北斗大厦揭牌成立。公司定位为“时空信息数据运营商”,将依托株洲在北斗时空信息数据领域的产业基础,让时空信息数据真正赋能千行百业、服务千家万户,为全国时空信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株洲样板”。

株洲既没有发展北斗的经验,也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在“红海”角逐中,如何脱颖而出?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主动对接北斗领域顶级团队,借智借才、借势借力,围绕产业、技术、人才、平台“四个制高点”,积极打造产业生态要素保障体系。

从人才团队来看,株洲利用举办北斗峰会的契机,从全国行业部委、高校院所、头部企业等单位,遴选42位在北斗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院士、专家、企业家,由5位院士领衔,组成专家委员会,为峰会提供智力支撑,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创新平台看,株洲组建了由国内权威院士专家领衔的株洲北斗时空信息研究院,打造北斗产业发展的“参谋部、发动机、推进器”;建设时空信息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填补省内空白;推动湖南工业大学成立空天技术学院,高标准建设北斗湖院士科技小镇,让北斗顶尖人才能够安心落户、放手创业。这些平台,成为株洲北斗产业未来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配套政策来看,株洲出台《加快北斗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配套措施;组建北斗集团,设立总规模15亿元的北斗时空产业基金,赋能产业发展。同时,成立市北斗规模应用指挥部,以北斗规模应用牵引产业发展,推动北斗产业创新成果转化和生态集聚。

更重要的是,北斗峰会将在株洲持续举办,峰会效应以乘数级无限放大。北斗产业,成为制造名城又一张烫金名片。


主办单位: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13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路467号    邮编:410004
备案号:湘ICP备10004984号-4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值班电话(24小时):0731-88955310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530号

  • 信访问题服务电话:0731-88955363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3:00-6:00)

株洲北斗产业聚势成链

33809207